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纠错练习.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139628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纠错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纠错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纠错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纠错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纠错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语文B部纠错练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B部语文纠错练习1、下列加点的词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落榜落地落色落在家里叶落归根 B、把持对峙侍侯有恃无恐严阵以待c、账簿怅然涨潮张皇失措为虎作伥 D、培训问讯谦逊徇私枉法以身殉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经过首都中西医科研单位6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世界上首个专门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方“金花清感方”成功研制出来了。B从网上舆情看,超过98%的广大网民坚决支持和拥护市委、市政府扫黑除恶的正确决定,高度赞扬公安机关取得的重大成绩。C在全球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一枝独秀,关键是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

2、力起了决定性作用。D虽然我国粮食连续六年大丰收,但机械化水平不高,种粮的比较效益还是较低,同时还面临着极端气候增多、生态环境恶化。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这位油画家的高原风貌主题油画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他不轻易创作,因此,他挂在画廊墙上待价而沽的作品并不多。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C.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以便我们度过难关

3、。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企业公共关系”中“双向交流”的四项内容,每条不超过6个字。(4分)信息双向交流在企业公共关系中非常重要。要使企业与社会公众相互间达到充分的了解就要沟通企业的情况。有的企业十分注重情感投入,通过建立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友善关系,以求得社会公众的理解与信任。有的企业积极确立适应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观念,进而通过沟通取得社会认同与支持。当然,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相处也取决于双方在价值导向上的一致性。在这方面,企业还要通过沟通引发和指导社会公众,以提升社会公众生活质量、指导消费并改变生活方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悲 秋 南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

4、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楚人:宋玉九辨中有云:“悲哉,秋之为气也”。(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 。(2)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2分)答: 。(3)黄公度的这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尾联作简要分析。(4分)答: 名句名篇默写(8分)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2)

5、,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3)有善始者实繁,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6)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史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吴主以太子亮幼少,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于武昌。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咸谓之失言。诸葛恪至丹阳,移书(公文)四部属城长吏,令各保其疆界,立其部伍;其从化

6、平民,悉令屯居。乃内(调遣)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俟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旧谷既尽,新谷不收,平民屯居,略无所入。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拘执!”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暂出,伉缚送诸府。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吴主嘉其功,拜恪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徙屯庐江皖口。虞喜论曰:夫托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吕侯,国之元耆(元老),志度经远,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

7、见拒;此诸葛恪之疏,机神不俱者也!若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殒首殿堂,死于凶竖之刃!世人奇其英辩,造次(仓卒之间的应对)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闻长宁之甄(鉴别)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节)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俟其谷稼将熟 俟:等待B再思可矣 再:第二次C但缮藩篱 藩篱:屏障,文中代指防御工事D岁期人数,皆如本规 本规:原来计划的、规划的8下列各句中,全都说明诸葛恪“朝臣之才”的一组是:(3分

8、)( )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遗旧恶民,困迫暂出,伉缚送诸府老幼相携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 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 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 A B. C. 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要接受管理天下大事的托付,又要以大臣的身份行使君主的权威,因此吕岱告诫诸葛恪做每件事都要”十思”,诸葛恪认为他失言,看轻了自已的才能.B.诸葛恪在丹阳任职时,让所属各自严密防守疆界,却不与山越交兵,而是想方设法安抚教化山民,吴王虽然曾认为他刚愎自用,但是对这些做法还是比较认同的.C.拒绝吕岱的“十思”告诫是诸葛恪的疏漏,不广泛地征询了解当时社会的事务,不能采纳善言听取谏议,更是错上加错,难免丧身殿堂,死于凶恶小人的刀下。D世人注重诸葛恪的仓促之间的应变才能,但不考虑安危、不思虑始终,难以辨别凶兆和灾祸发生的成由,这也是为后世借鉴的地方。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3分(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3分)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分) 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