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课时 周测 月考》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109172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课时 周测 月考》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课时 周测 月考》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课时 周测 月考》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课时 周测 月考》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课时 周测 月考》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课时 周测 月考》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课时 周测 月考》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月考测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满分为150,答题时间为15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36分)一、(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熨帖(yn) 悄然(qio) 充塞(s) 昊天(ho)B甲胄(zhu) 襁褓(qing) 蹒跚(mn) 藏匿(n)C霎那(sh) 窒息(zh) 执著(zhu) 瘦削(xio)D粗犷(gung) 啐掉(cu) 斑斓(ln) 凝眸(mu)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暴躁 咆哮 杀戳 言简意骇B厄运 跌宕 暴露 芸芸众生C吞噬 狙击 呆滞 烟熏火燎D蜕变 瓦砾 虔诚 臭名昭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

2、的一组是( )现代信息的大潮中难免泥沙俱下,作为21世纪的进步青年,我们要能够自觉抵制各种有害思想的 。机动车销售量不断增加及燃油价格一路 ,使燃油消费成为了拉动北京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今年以来,该公司加大了吸引保险行业精英的力度,争夺人才的范围 了行业中个险、团险、实际服务、理赔等多个业务部门。A侵袭 飙升 覆盖 B侵袭 升高 涵盖C侵蚀 飙升 涵盖 D侵蚀 升高 覆盖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恺撒、西赛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B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能把花瓶画得像样,能把文字描好。C

3、现在这段铭文还依旧历历在目:“流浪人,你若到斯巴”。D1945年,臭名昭著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渐减退,使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B身为中国人,不能熟练地使用母语进行思想、文化和生活上的交流,不懂得珍惜母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历史价值,难道不是很悲哀吗?C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D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我一直崇拜爱因斯坦。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

4、正确的一项是( )A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10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B“该死的,”司机大声地回答道,“你们已经解除灯火管制了吗?”C我又闭上眼睛想,“你一定要弄清楚,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D.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义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5、, 。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 B C D8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被称为“用轮椅来丈量自己生命的作家”。B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作品有我生活的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C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和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D欧亨利,英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羊脂球等。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喜雨亭记

6、苏 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造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

7、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以雨名,志喜也志:记。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治:修建C农夫相与忭于野忭:喜乐。D以属客而告之属:通“嘱”,叮嘱。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方共瞻玩,一

8、鸡瞥来B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D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用来说明“喜雨亭”命名原因的一组是(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一雨三日,伊谁之力?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叙写详略疏密有致。写修亭,笔墨极为简省,盼雨心情的描绘也仅寥寥数语。但对下雨经过则层层铺叙,不厌其详。B第三段作者运用主管对话的形式,一问一答,从正反

9、两方面论述了雨的重要性。C一场“三日乃止”的甘霖让当地官民兴奋异常,作者为此也特意建造了一个亭子,并命名为“喜雨亭”,体现了作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D本文以三“忘”字为经,以八“名”字为纬,以四“民”字为纬,忧乐同民之意隐然言外,颇见匠心。第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三、翻译与鉴赏(1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岁之春,雨麦于歧山之阳,其占为有年。(3分)译文: (2)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4分)译文: (3)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3分)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

10、江南 超然台作苏 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 寒食,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1)词的上片从多个角度写景,请选取一个角度简析。(4分) (2)下片“休劝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8分)第二次冒险退休教授安德鲁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遭遇,就会激动地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的入迷。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

11、空投了伞兵,安德鲁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找不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红色屋顶的人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的几句法语。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妇女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慌地盯着他。“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就把美国兵推进壁炉边的一个

12、大碗橱里。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们搜查也很彻底,转眼这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德鲁,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是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棚屋后面,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德鲁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要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女主人很快地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关回壁炉的碗橱里。德国冲锋队员再也没有到这户农家搜查。15.“言语不多”的安德鲁为什么讲到那回遭遇就“滔滔不绝”?文中对法国夫妇的简短的语言描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