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不能没有真爱.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105083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不能没有真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不能没有真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不能没有真爱.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不能没有真爱杨珊珊 青年钢琴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雅马哈艺术家。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师从于吴迎教授。2001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师从于伊丽莎白国际钢琴比赛前评委会主席Daniel Blumenthal教授,2003年取得钢琴演奏硕士学位。2000年,代表中国参加第14届波兰华沙肖邦国际比赛。2003年,获法国ANDRE? DUMORTIER国际钢琴比赛唯一大奖,同年获比利时EXCELLENTIA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与比利时皇家室内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第27号钢琴协奏曲。比利时Chapelle musicale报纸评论道:“这位中国的女钢琴家光辉而细腻地诠释了莫

2、扎特作品,与指挥家菲利浦?加德的合作,使音乐会堪称为优美与才能的最好结合。”2010年,获美国洛杉矶好莱坞“金钥匙”荣誉。2011年,受肖邦协会邀请赴奥地利加明市参加“肖邦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演奏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为当今乐坛活跃的青年钢琴家,杨珊珊先后在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汉堡艾尔下载乐音乐厅、美国洛杉矶帕莎迪娜剧院、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奥地利加明市音乐厅、菲律宾文化中心、北京音乐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广州星海音乐厅、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成都娇子音乐厅、湖南音乐厅、武汉编钟音乐厅、杭州大剧院等国内外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并录制个人钢琴专辑如此珊琴柏林爱乐音乐厅音乐会现场实况及

3、双钢琴专辑黑白印象。2015年8月,赴日本东京录制全新个人专辑肖邦24首前奏曲。2016年,入选华夏琴音全球9位华人钢琴家音乐季。自200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担任钢琴主课教学工作以来,多次荣获各类钢琴比赛中的“最佳指导教师奖”。所教学生多次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获奖,如2011年俄罗斯第9届霍洛维茨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第3名、2013年第1届普萨卡国际钢琴比赛第1名、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键盘类器乐演奏比赛一等奖、2014年CCTV钢琴大赛银奖、2014年中央音乐学院“学院杯”第1名及“雅马哈年度奖学金”、2014年第4届深圳钢琴公开赛专业少年第3名等。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师生音乐会

4、和大师班,包括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深受一致好评。2011、2014年,先后两次担任CCTV钢琴大赛钢琴专业组评委,并多次在各大赛事中担任评委,如中央音乐学院“学院杯”钢琴比赛、香港金紫荆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雅马哈”全国钢琴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杨珊珊是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青年钢琴家,她的演奏个性鲜明,色彩丰富,富有感染力,热情豪爽又不失细腻诗意。曲目涉猎广泛,对各个时期的作品性格把握准确,同时又诠释新颖。特别是多年潜心研究肖邦作品,对肖邦作品的演奏有着深刻理解和诠释,并曾多次受到肖邦作品演奏权威大师的指点。提起歌唱家王宏伟,可谓在国内久负盛名,他很多

5、荡气回肠的声乐作品让人印象深刻。近年来,王宏伟也在尝试着将民歌与西方伴奏艺术结合,将民歌艺术带入音乐厅。在这条尝试的道路上,有一位重要的人物,这就是他的妻子青年钢琴演奏家杨珊珊女士。夫妻二人的结合既丰富了彼此的生活,又影响了对方的艺术造诣,并由此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二人合作的系列音乐会弹琴说爱,一架钢琴与民歌的对话,夫唱妇随的舞台形象令人难忘。听过他们夫妻二人音乐会的人,都会为这对舞台伉俪珠联璧合的演出而感动。杨珊珊表示,她作为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副教授,主要的工作是培养钢琴演奏人才,为爱人伴奏完全是偶然的尝试,没想到无心插柳的举动,竟然促成了二人在艺术上的合作和创新。不知不觉中,杨珊珊默默地

6、为中国民歌的表现形式开辟了一条新路,提升了民歌的艺术格调。杨珊珊说,这辈子只为王宏伟伴奏。她计划明年出版一本民歌伴奏集,每首伴奏都是她?H自编写。部队文艺大院“泡”大, 5岁定向学钢琴杨珊珊来自南京,是地道的南方人,但她语速很快、笑声爽朗、性格幽默,有点北方姑娘大大咧咧的性格。谈及她学琴的过程,她颇为感慨:“我上世纪80年代出生在南京前线歌舞团部队文艺大院里,我爸爸是部队演员,妈妈是医生。我学琴完全是受我姑姑的影响。我姑姑曾经在部队学习过竖琴、钢琴,后来转业了,没有继续从事钢琴艺术,所以她希望我能学钢琴,走上专业道路。”那个年代,社会刚刚掀起学琴热。尽管有热度,但是学琴的条件还很艰苦。当杨珊珊

7、5岁时,为了学琴,爷爷和外公各出了一半钱,给她买了一台聂耳牌钢琴。毕竟那时候钢琴对家庭来说属于极其高档的奢侈品,仅仅靠爸爸妈妈的工资还是不够的。不过她很幸运,就住在部队文艺大院,找老师很方便。她的启蒙老师是吕青宝,他和钢琴家殷承宗是同学,所以她的钢琴启蒙很规范。另外,由于杨珊珊的邻居们都是歌舞团的职工,谁家孩子练琴怎么样,大人们都了如指掌,也就形成了相互比着学的环境。在部队文艺大院里,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杨珊珊从小就接触了国内优秀的艺术作品,有舞蹈、声乐、话剧等,耳濡目染地就被大院的艺术氛围熏陶着如今南京前线歌舞团还流传着一句话,一个部队大院培养出了两位钢琴家,一位是秦川,一位就是杨珊珊。杨

8、珊珊称,当年秦川是他们大院里孩子们的偶像,后来她也成为别人的偶像。她说道:“学习钢琴的道路真的很辛苦。但我比较听话,钢琴弹得不错,很多家长总是拿我作参照,说他们家的孩子有多么的不刻苦,所以私下里,我经常被同学挤兑。我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练琴,每次到学校就有同学过来埋怨我怎么又这么早练琴,明天你晚点再练。到了第二天早晨,我就磨磨蹭蹭不练,我爸喊道怎么还不练呢,我只能乖乖地开始练琴,结果上学后又遭到了同学的埋怨。”父母对杨珊珊的家教是很严格的。5岁起,她每天就坚持练琴4个小时,从没有懈怠过。有一次,她的手臂摔断了,心中窃喜,以为可以不用练琴了。但是妈妈说了一句:“你另外一只手没坏,接着练。”听到这话,杨珊珊只能乖乖地继续练琴了。在这样的严苛训练下,杨珊珊一步步地向着专业的道路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