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092344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幻灯片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时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基 础 梳 理,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1 民族工业,考点聚焦,1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得到初步发展。 2短暂的春天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状元实业家:张謇。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 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创办了18个企业,参加9个公司的投资。在一战期间,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获利丰厚。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张謇的企业也开始走下坡路。 (3)其他实业家:周学熙和荣宗敬,周学熙与张謇齐名,人称“南张北周”。,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

2、基础梳理,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前期中国的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2)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摧残。 (3)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纷纷破产。,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2 近代社会生活,1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 (2)近代邮政的开办和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3)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 2大众传媒的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新 闻广播事业产生并得到发展。报纸、广播 等大众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 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3社会习俗的变化

3、:鸦片战争以后,特 别是辛亥革命期间,易服饰、剪发辫、 改称呼等成为社会潮流。,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3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1)侯德榜是著名化学家, 被称为“世界制碱权威”。 (2)1926年,主持生产出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一批纯碱,注册商标为“红三角”,并在世界上获奖。 (3)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这种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使中国制碱技术跃居世界前列。,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4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新式教育 (1)

4、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 (2)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 (3)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4)近代后期,我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教育家,如蔡元培、陶行知、徐特立等。 3文学艺术 (1)近代文学成就,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艺术 戏剧:田汉的名优之死;曹禺的雷雨和日出。 音乐: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绘画:徐悲鸿的奔马等;齐白石的花鸟虫鱼写意画;张大千的泼墨技法。,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

5、点5 现代科学技术,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火箭专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 (2)1960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制近程导弹;196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1984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袁隆平在国际上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3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1)1958年,我

6、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银河”巨型计算机和联想超级计算机,说明我国计算机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华光激光照排系统”为汉字印刷告别铅字开辟了通途。 4863计划 (1)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向党中央建议对中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进行论证。 (2)邓小平同志批示,同年底制定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3)为纪念科学家们的建议,这个计划纲要被命名为“863”计划。,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6 现代教育、文艺、体育和社会生活,1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教育制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制定“科教兴国”的国策,确

7、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国家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规。 2文学艺术的繁荣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文学:优秀小说青春之歌红岩芙蓉镇平凡的世界等。 (3)戏剧:昆剧十五贯、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红灯记和话剧茶馆等。,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4)绘画、音乐、舞蹈:绘画作品开国大典、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5)体育 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取得28枚金牌,金牌总数居第三位。 2001年,北京

8、申奥成功。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行。,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3社会生活 (1)日常生活的变化:服装多样化;饮食结构变化;居住条件变化;交通、通讯现代化;日常消费追求质量,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充实。 (2)就业制度的变化:打破“铁饭碗”,干部终身制正在废除,就业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兴办各种社会福利院。,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针对演练,扶一把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航天技术的

9、垄断,我国决定() A建立人民空军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研制“两弹一星” D实施863计划,C,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我国的核工业成就,即“两弹一星”,故选C项。,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送一程 1.2013年房改政策: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全面落实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的任务;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房市价格调控来看我国社会生活变化,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房市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楼 房逐渐减少 B农村

10、人口增多,建房用地越来越少 C加强市场监管,禁止购买二手房 D控制房市价格一方面要发挥市场资 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要政府宏观调节,D,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下图是绿色食品的标志,在以下几种关于“绿色食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食品外观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食品的外包装为绿色的食品 C天然、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D各种肉类均不是绿色食品,C,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3下列关于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历史意义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B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C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

11、要意义 D可以对威胁我国安全的国家使用核武器,D,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 合 拓 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重难解读,1我国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 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尤其是军事上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核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安宁的生活。 2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靠知识、靠人才。政策上的失误易纠正过来,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所以要抓教育,而且要从娃娃抓起。

12、从长远观点看,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大计,因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又依赖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曾指出:“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历史感悟,在封建势力阻挠、帝国主义压迫、官僚资本的排挤下,实业救国之路在中国行不通。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发展科技要靠教育,科技兴国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改善民生、保障民权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综合拓展,基础梳理,应用示例,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13、,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从袁隆平的个人理想、主要事迹等方面综合解答。,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答案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类似亦可) 主要事迹: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杂交实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类似亦可),综合拓展,基础梳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