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八课 奇妙的撕纸︳湘美版 (10)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39056153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八课 奇妙的撕纸︳湘美版 (1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八课 奇妙的撕纸︳湘美版 (1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八课 奇妙的撕纸︳湘美版 (1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八课 奇妙的撕纸︳湘美版 (1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八课 奇妙的撕纸︳湘美版 (1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八课 奇妙的撕纸︳湘美版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八课 奇妙的撕纸︳湘美版 (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奇妙的撕纸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题奇妙的撕纸版本湘美版课程一年级 第8课作者 课时1课时类型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任务是凭借随意撕出纸片的各种形状激活学生对生活经验中形状相似的事物的联想,然后通过纸片,把联想形象表达出来,是综合了撕纸、联想、粘贴、的学习活动中。形的联想是关键,它上承随意撕纸的结果,下启添画成形的效果。撕纸时,让学生大胆肆意不受形象约束的随意撕。随意撕并非随便乱撕,而要服从预定的要求总体面积大小、形状等等。形的联想时引导学生将纸片当作生活中熟悉的各类事物媒材去联想。同时,将纸片转动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更多联想。贴画时,依托纸片已有形状完整造型,这样用手工的方法既降低了绘画

2、的难度,又增加了在整个活动中绘画的越味性,不需要事先设定主题和形象,主要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将废纸片变成一件艺术品。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不失去一种巧妙而又有效的综合能力训练,课的有效学习将为今后的记忆画、想象画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方式、手段:本课教学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熟知的事物通过大胆地想象,用随意撕纸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在大胆、有趣的想象创作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发现艺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求异创新的思维和综合运用造型表现的能力,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和积极关注。因此教师需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多展示撕纸的形象,让学生们有想像有模仿,从而将胆量变大主

3、动学习。学情分析学生情况: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高,想象力极其丰富。但孩子小,动手能力较弱,生活认知有限。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征出发,尽可能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孩子积极、大胆地创造,不必过于要求纸形的“像与不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识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并能巧用材料,通过撕纸,使学生初步掌握撕纸、粘贴等综合作图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学生对纸形有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体会想像的乐趣,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抓住事物的形状特点,把握物体外形

4、轮廓,直接整体地撕出物体图形。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就着纸上的纹理去展开联想抓住事物的外形特点去进行创作,撕纸后贴画表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范作若干。学生准备:各种有纹理、薄而易撕的纸张、固体胶等。教学过程(设计意 图)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一些使用过后的废弃彩纸,提问:多么漂亮的彩纸啊,就这么扔了真是太可惜了,这可怎么办?2、你们能帮她想个好办法吗?(学生自主发言)3、揭示课题:奇妙的撕纸设计意图:提问导入,并请孩子们一起来出出主意,帮帮忙,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揭示课题。二、尝试表现,探究方法1、拿出一张碎纸片让孩子们说一说这个图形像什么?2、初步尝试:从桌上

5、的纸堆中选择出你喜欢的形状,和你的同桌一起把你们选出的图形来拼摆成一个新的形象。3、借用孩子们拼凑出的形象粘贴成一幅美丽的画来,由此引导出拼贴式撕纸画并欣赏作品,让学生感知。4、提问:当我想要的形状废纸里没有可怎么办呢?5、孩子们讨论回答。6、小结:当出现没有的形状时我们可以选取类似的大形,然后再进行小形的修改。7、课件展示两种撕纸贴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8、教师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着重的演示如何撕纸、并且简单介绍下剪影式撕纸画。(儿歌:大拇哥,二拇弟,并排紧紧把纸拈,你向前,我向后,撕一撕,转一转,看看我能变啥样?)9、再次尝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喜欢什么形象,然后找出相似的大形进行撕制完成

6、。(提示:当形象过于复杂时也可先画再撕。)10、将完成的作品在组内进行展示。设计意图:学生多次的尝试实践,既可以让学生在练习尝试中发现问题,也可以一起来开动脑筋解决问题。再结合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突破重点,降低难点。三、对比欣赏、拓展思路1、课件出示优秀撕纸作品,并通过对比进行欣赏。2、引导欣赏并进行分析:a、抓特征、夸张表现;b、注意细节处理;c、可适当撕贴背景。3、试一试:学生尝试撕出直边和弯边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能够学会取长补短,从而激励孩子大胆的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四、构思画面、共同创作1、和你的同桌一起,共同合作制作出一幅有创意的撕纸画;

7、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指导。3、将撕下的废纸片收好下课时丢入垃圾桶。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充分的体验感受撕纸艺术的魅力和乐趣,并能快乐的参与到美术学习实践中来。五、欣赏评述、小结拓展1、学生作品展示;2、师生进行互评;3、小结、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撕纸贴画。其实面对碎纸,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把它们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作品,并能够学会废物利用和爱护环境,达成教学目标。作业要求1. 试一试:撕出直边和弯边的纸条,练习怎样控制撕的方向;2. 分小组完成一副有创意的撕纸画,并注意色彩的搭配;3. 将撕下的废纸片收好下课时丢入垃圾桶。教学评价根据个

8、人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尝试通过撕、拼摆、粘贴的形式来造型;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与操作表现能力。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师生体验表演、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尝试创作并评价等教学方法和形式。通过教学实践,反观教学的设计、策略、过程、效果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1、注重师生的互动性,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整个教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教师教的较灵活、朴实,传统衷又有创新,学生学的主动、投入、兴趣浓厚。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着重运用生动的语言、大方的表演,感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难易适当的作业练习安排,使学生能顺利的体验艺术创造的成功感,有利于

9、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习惯的养成。3、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尝试。教师没有对造型技能进行简单的传授,而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创设情景、提供思路和条件,充分地让学生进行体验感受和尝试表现。从而主动得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4、注重美术教学的艺术直观性。教师通过示范、课件展示、实物投影演示、学生作品展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既具有艺术性,又一目了然、简明扼要,学科特点明显。 反思和总结1、启发学生对动态感受的教学环节过多,可减少一些环节。直接或早些进入撕纸、拼摆的环节。2、在动态人物的体验与表现教学上,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表现人物头部和身体的动态变化,使多数学生忽视了对头和身体的生动表现。3、进行拼摆人物动态纸块的教学不够深入,拼摆的变化太少。学生上前拼摆纸块的体验不足,使学生作业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不强。4、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教学缺乏创新,而且评价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不够强。是整个教学较薄弱的环节,值得以后多加探索和研究。教学拓展美术无处不在,小小一张纸,通过画、撕、贴,大家还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布、线、壳等材料来创作一副撕贴画。延伸课堂知识,激发学生迁思维,引导其自觉拓宽视眼,更加关注生活。教师诱发学生运用本节课内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提,将所学知识为其所用,体现创造性学习的新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