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报告公路工程k0+000k1+00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045279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业分析报告公路工程k0+000k1+00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行业分析报告公路工程k0+000k1+00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行业分析报告公路工程k0+000k1+00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行业分析报告公路工程k0+000k1+00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行业分析报告公路工程k0+000k1+00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业分析报告公路工程k0+000k1+00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公路工程k0+000k1+00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省道S*县城区段改线工程S*标 K0+548.652K1+842.660 路基工程开工报告目 录第1章、编制依据- 1 -第2章、工程概况- 1 -一、工程概况- 1 -1、主要工程特点- 1 -二、施工组织- 1 -1、施工准备情况- 1 -2、施工便道- 2 -3、取、弃土场- 2 -4、施工组织机构- 2 -第3章 施工方案- 2 -一、路基土石方工程- 2 -1.施工前准备- 2 -2、施工技术工艺- 5 -2.1、软基处理- 5 -2.2、路基挖方- 8 -2.3石方开挖方案- 11 -2.4路基填方- 12 -2.5低填浅挖路基施工方案- 17 -第4章 质量保证体系- 19 -

2、一、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9 -1、质量方针、目标- 19 -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9 -3、确保工程质量的自检体系- 21 -4、质量保证措施- 22 -第5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2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3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4 -3、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24 -4、消防工作管理制度- 24 -5、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24 -第6章 环境保护措施- 27 -1、水冲刷或水污染- 27 -2、污水、废油- 27 -3、废物和垃圾- 27 -4、灰尘- 28 -5、噪声- 28 -6、临时驻地环境卫生的管理- 28 -第7章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2

3、8 -1、环境保护体系- 28 -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图- 29 -3、水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9 -4、环境保护及粉尘的防治- 30 -K0+548.652K1+842.660路基工程开工报告第1章、编制依据 1、施工承包合同书; 2、施工设计图;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4、施工现场实地踏勘; 5、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试验段总结报告; 6、召开的标前会议和进场后的技术交底会的精神; 7、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有关技术、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及其他工程施工的类似施工经验;第2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省道S*县城区段改线工程S01标(K0+5

4、48.652K4+200.000)起点位于*实验学校以东约900m的S304转角处,交叉桩号为K0+548.652,路线沿县城东郊规划区边缘向北跨过牛坪溪,与规划支路、规划琼中大道相交,终点接省道S*县城区段改线工程S02标。本项目为城市东部的重要城市主干道,黎母大道公用路线走廊。规划路相交城区道路通过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普通公路合理结合,实现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的有效衔接。 1、主要工程特点本工程沿线涉及各类管杆线较多,需要改线迁移,对施工及工期影响较大,施工前必须协调好各种管线的改线迁移。交通导行组织复杂,S304、南丰农场、营红路、牛古湾路被交段施工时还要承担道路的通行任务。本工程施工时,

5、分为涵洞与土方两大部分组织交通,分阶段进行围挡。二、施工组织1、施工准备情况(1)内业准备项目部根据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技术资料目录,按照该目录备好有关国家和交通部现行建设标准、规范、技术规程、各种图纸、设计文件及有关资料等;做好施工日志、测试记录及试验表格、施检表、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质量检验评定等表格准备工作,确保满足施工需要。(2)外业准备 测量队人员已对标段内控制点进行了复测,征地红线放样和地面线复测工作也已完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业主、总监办、驻地办、设计单位等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保证测量控制点准确无误。在复核过程中,对控制点桩位进行必要的加固和保护,并在点位设置明显标志。2、

6、施工便道施工便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利用原有村道路作为施工便道,以进入红线范围;b、在现有路基上修建施工便道,并满足施工要求。3、取、弃土场取、弃土场的选取本着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尽可能的恢复自然景观的原则,对取土、弃土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取,弃土后进行必要坡面防护、排水。为节约临时征地,结合本标段具体情况及地质、试验情况,在K1+990和K4+000处左侧50m处征用两个弃土场,主要弃掉淤泥,腐殖土和多余不能利用的废弃土,另外设计图在K1+580与K3+000左侧50m处征用两个取土场用于路基的施工。4、施工组织机构我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下设财务部、工程部、机材

7、部、协调部、测量队、试验室、综合安保部和经营部,分工负责管理本项目的各项工作。 第3章 施工方案一、路基土石方工程(一)、工程概述本段路基挖土方174606.6m3,路基填土方194942.7m3(其中外调2473.9 m3、外借17862.2 m3)。施工过程将根据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土质、运距、环保以及运输过程中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等因素进行调配,考虑到本工程的特点,为确保工期,设1个路基土方施工作业队,多点施工平行作业。(二)、施工方案1.施工前准备根据已完成试验段报告以书面形式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程序为:施工段总工项目专业工程师施工队长班组长,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认真贯彻施工意图。安全技

8、术交底随同任务单一起下达到班组。1.1施工测量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1)、导线复测导线复测采用全站仪,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标定,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前需进行加密,其精度要满足规范要求。导线复测前,需与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并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在施工前采用交点法加以固定。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超过1/15000。(2)、中线复测路基开工前采用坐标法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3)、核对及增设水准基点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进行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水准点闭合差

9、为20mm,在人工结构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地形复杂地段增设临时水准点,其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4)、路基开工前,对纵横断面图进行检查核对,并进行工程量复测。1.2路基放样(1)、路基施工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放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基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间隔为2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表示挖方。(2)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每挖填2m复测中线桩,测定其标高及宽度,以控制边坡坡率的大小。1.3施工前复查和试验(

10、1)、路基施工前,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进行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2)、挖方用作填料的土进行如下试验项目,其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办理。、 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指数。、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含水量试验。、 密度试验。、 相对密度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强度试验(CBR值)。、 有机质含量试验及易溶盐含量试验。1.4场地清理(1)、施工前按设计图纸标出的施工用地红线进行测量放样,设置边界桩确定现场工作界线。(2)、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既有房屋、道路、洞沟、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坟墓及其它建筑物,协助有关部门事先拆迁和改造。(3)、对路基范围

11、内的树木、灌木丛进行砍伐或移植清理,并挖出红线范围征地沟。(4)、在填方的原地面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根据种植厚度决定,清出的种植土集中堆放。场地清理拆除及回填压实后,重测地面标高。并将填挖断面和土石方调配图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5)、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后,应整平压实到规定的要求,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在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6)基底处理:基底填前需按要求挖台阶再分层回填压实。1.5已完成的试验路段试验结论及有关填筑参数:根据试验路段的试验数据表明,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有:土质的含水量、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功能及碾压速度等因素。当天然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

12、(2%),状态下宜直接摊铺碾压,松铺厚度为30cm(机械利用率最高),采用XSM220 20T振动压路机(碾压速度24Km/h)进行振动碾压,93区先静压1遍,再振动碾压3遍,最后静压一遍;94区先静压1遍,再振动碾压4遍,最后静压一遍;96区先静压1遍,再振动碾压5遍,最后静压一遍;当土质含水量过大时,要摊铺晾晒,绝对不宜直接进行摊铺碾压,否则只会出现大面积翻浆;当土质含水量过小时,要洒水闷料,绝对不宜直接进行摊铺碾压,否则只会出现松散、碾压不密实;当然填土的松铺厚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压实度,一般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最佳填筑参数如下:1.土方填筑松铺厚度30cm;2.土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

13、量2%范围内;3.93区路堤填筑时,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3遍,最后静压一遍;94区路堤填筑时,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4遍,最后静压一遍;96区路堤填筑时,先静压一遍,再振动碾压5遍,最后静压一遍;4.压实机械采用XSM220 20T、碾压速度23Km/h;5机械组合:挖机2台、自卸汽车4台、推土机或装载机1台、XSM220 20T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平地机1台。6人员组合:施工负责人1人、质检员1人、测量员1人、试验员1人、安全员1人、施工员1人、挖掘机司机1人、自卸式汽车司机4人、推土机或装载机司机1人、XSM220 20T压路机司机1人、杂工4人。2、施工技术工艺2.1软基处理本合同

14、段内软基主要沿线分布于山间谷地中的稻田、荒田或水塘中,分布范围沿线路约1.5km,一般层厚0.30.6m,最大揭示层厚2.4m。花岗岩残积土:沿线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广泛分布花岗岩残积土,沿线浅部残积土以砂质黏性土、黏性土为主,偶见砾质黏性土,其中砂质黏土土含砂量约510%,砾质黏性土含砾约2530%,残积土结构松散,透水性强。主要是软土,基本位于山间洼地、水稻田或水塘位置,软土厚0.32.4m,工程性质较差。处理措施:填方路段,清除表层腐殖土,换填透水性好的材料。低填或山坳路段,换填透水性材料至地下水位以上50cm。增设碎石盲沟和渗沟排水,填筑时先进行开沟、拦截、引排地表水,疏干和晾晒后进行压

15、实及路基填筑。沿线水(鱼)塘底部一般都有厚度0.52.0m不等的淤泥,其腐植质含量较大,压缩性高,土质力学性质指标差。处理措施:清除塘底淤泥后,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塘底清淤后有渗水的鱼塘,塘底换填50cm厚砂砾等透水性材料,之后进行塘底填筑;填石路堤可在碾压后直接填筑路基。当路基边坡可能产生冲刷时,应在常水位加一定安全高度以下部分采用M10浆砌片石全防护,防护厚度35cm。2.1.1土围堰施工方案1、围堰的填筑由于水塘水位较低,本工程量围堰采用土围堰。土方采用河岸线以内的基坑开挖土方。围堰填筑用土,由挖掘机在河道两侧上层挖取,用自卸汽车运至围堰填筑地点,再由挖机自两侧向河道中推碾填筑,直至合拢并达到设计高程及顶宽。施工围堰不仅仅是临时挡水堰体,而且是确保工程顺利施工、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围堰的填筑施工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并逐层碾压密实,及时检测,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围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