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024327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 学案 鲁人版必修5.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平明湖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二.考纲解读: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本考点的要求:一是“常见”;二是“在文中”。三、基础知识梳理1、字音辨识胡龁 ( ) 觳觫( )( ) 忖度 ( )( ) 舆薪 ( )便嬖( )( ) 商贾 ( ) 庠序( ) 孝悌( )2通假字无以,则王乎? (通“ ”, )王说 (通“ ”, )为长者折枝 (通“ ”, )刑于寡妻 (通“ ”, )盖亦反其本矣 (通“ ”, ) (同“ ”, )行旅皆

2、欲出于王之途 (通“ ”, )皆欲赴愬于王 (同“ ”,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通“ ”, )是罔民也 (通“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 ) 3、一词多义舍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舍南舍北皆春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诚 诚有百姓者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子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之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牛何之臣闻之胡龁曰4、指出下列划线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 无以,则王乎? ( ) 权,然后知轻重 ( ) 度,然后知长短 ( ) 朝秦楚 ( ) 危士臣 ( )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 (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 ) 小固不可以敌大 ( ) ( ) 5、古今异义(1)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2)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古义: 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6、指出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1)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 ) 译: (2)百姓之不见保。 ( )译: (3)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 译: (4)臣未之闻也 ( ) 译: (5)牛何之? ( ) 译: (6)构怨于诸侯 ( ) 译: (7)申之以孝悌之义 ( ) 译: 四、助读资料链接 “亚圣

4、”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五、精要解读1、从文章内容看,齐宣王对孟子的言论是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如何达到这种

5、效果的呢?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宣王“保民而王”的,可以看出孟子论辩的什么特点?3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你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对“推恩”的认识。六、素材积累 以民为本 文本回顾: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君与民同忧同乐,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现实社会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党和政府始终贯彻“以民为本”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近年来的免征农业税、学杂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

6、场管理费以及开通党务、政务热线不是以民为本的最好表现吗?【应用角度】“以民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民同乐”等七、知能提升训练(每小题5分,总计50分)(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胡龁(h) 觳觫(h s) 衅钟(xn)B.褊小(bin) 忖度(cn d) 便嬖(pin b)C.吾惛(hn) 邪侈(ch) 庠序(yn)D.赴愬(s) 莅临(wi) 厌恶(w)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以,则王乎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D.盖亦反其本矣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7、一项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挟太山以超北海今恩足以及禽兽何可废也,以羊易之无以,则王乎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4.对下列句子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王坐于堂上(“于堂上”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 B.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C.臣闻之胡龁曰(“之”后面省略了介词“于”)D.将以衅钟(“以衅钟”是介词结构,后置于动词谓语之后)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_,_;幼吾幼,_:天下可运于掌。(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_。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课内阅读阅读

8、课文最后两段,完成610题。6.下列各项对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不敏:不敏捷B.俯不足以畜妻子 妻子: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 是男子的妻子C.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D.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是故:就是这个缘故7.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其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臣请为王言乐 仰不足以事父母 申之以孝悌之义A.两个“请”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B.两个“请”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C.两个“请”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两个“请”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明君”之治的一组是( )惟士为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A. B. C. D.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仁政”主张,这正是孟子的目的所在。B.孟子在谈话中首先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这二者的关系是在施“教”的基础上有“养”。C.为了进一步说服齐宣王,孟子在谈话中提出了田宅桑畜直到礼义庠序的王道仁政模式图。D.孟子的这一番话,充分体现了其善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三)、语言表达10比喻论证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