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5.3.4《论厄运》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023252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5.3.4《论厄运》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5.3.4《论厄运》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5.3.4《论厄运》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5.3.4《论厄运》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厄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的主旨,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 摘录文中精彩语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积累“逆境”话题的名言警句 3. 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体裁和行文风格。 教学重点: 2、3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始检测:检测导学案2、3填充情况。二、 导入新课:人生苦短,风云难测,我们难以想象海伦凯勒的世界,那是怎样漫长的黑夜;我们难以窥探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时最初的心境!病魔束缚了霍金的躯体,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飘洒着灵动的音符,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的哲理散文论厄运,深入体会苦

2、难中的尊严。三、作者介绍: 培根: 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注意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和哲学家。培根论人生是他文学上的代表作,问世400余年,几乎被翻译成成人类所有语言。文章见解深刻独到,分析周密严谨,文风老辣锐利,体现了他“高度的阅历,丰富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开创了英国散文的传统,影响极大。 四、解题: 厄运:即中国所说的逆境。 五、文本研习1.自读论厄运,找出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2)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

3、能可贵。 (3)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4)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2.从“论厄运”的角度用自己的话整理作者的观点。 明确:(1)战胜厄运是奇迹,令人惊叹。 (2)战胜厄运需要坚忍的品质。 (3)厄运不会把我们击跨,反而能显示出我们最美好的品格。 3.根据观点句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第一层:(开头“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引用名言与神话指出“战胜厄运令人惊叹”,对厄运无所畏惧的人才是 “真正的伟人”。 第二层:(“幸福所需要的美德”“比对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用圣经.圣诗指出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 第三

4、层:(“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结尾),用比喻与对比说明厄运中孕育着希望,更能显示出我们最美好的品格。 3. 理解:“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明确: “刺绣”人生,生活;“花朵”美好的品质;“背景”苦难.厄运。 4. 作者在本文中主要谈论的是关于“厄运”的什么? 明确:厄运的价值与意义。 六、拓展延伸阅读直面苦难比较两篇文章论述中有何异同点? 提示:思考角度可以有谈论的话题,双方的观点.态度,涉及的内容,谈论的角度 相同:围绕“逆境”这一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不同:(1)角度不同:培根谈的苦难英雄是富有古典浪漫主义气息的。 周国平则

5、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平常苦难”。 (2)对“逆境”的价值态度不尽相同:培根认为战胜厄运能显示我们的品质与美德; 周国平认为不能美化苦难,也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 (3)涉及的内容不同:培根谈的是逆境的意义与价值。 周国平谈的是人应该以软弱的天性尊严地承受苦难,正确看待苦难的作用和苦难英雄 (4)说理方式不同:(两文虽都有浓郁的思辩色彩和哲理性,观点见解鲜明有力度) 论厄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分析,周密严谨。 直面苦难不求论证的环环相扣,而是用诗一般跳跃的语句,具象化的阐发,直接点明思考的结果。 七.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王蒙的人生三境,写一段文字谈对人生中逆境的看法,或为自己拟一句相关的座右铭。 2.搜集有关“厄运”“逆境”“苦难”的名人名言,加以摘录。 3.完成学习与评价的相关练习。 - 2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