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0石钟山记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021474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0石钟山记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10石钟山记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10石钟山记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0石钟山记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0石钟山记名师导航 鲁教版必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石钟山记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石钟山,位于江西省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的叫下钟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楚,记叙、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咬文嚼字 1.字音蠡(l) 枹(f) 铿(kng) 磔磔(zh)噌吰(chng hng) 罅(xi) 窾坎(kun kn) 莫(m) 镗鞳(tng t

2、) 识(zh) 无射(w y)2.多音字3.形近字4.通假字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汝识之乎(“识”通“志”,知道,音zh)5.一词多义6.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义:实际上,副词)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义:到去。今义:适合,舒服)空中而多窍(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7.词类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坐船)事不目见耳闻(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亲眼,亲耳)微风鼓浪(名词作动词,鼓动) 而此独以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动用法,使鸣)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 1.水经云:“彭蠡

3、之口有石钟山焉。”剖析:这是文章开头的一个语句。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并不是对石钟山位置质疑的文章,而是探究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这样看来,这句话似乎就有些莫名其妙:作者为什么要引用水经中的话?这句话是不是多余?其实,当我们深刻思考后就会明白: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山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据。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安排文章思路是大有讲究的 2.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剖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这种说法,我尤其

4、怀疑。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然而惟独这个地方以钟来命名,是什么原因呢?”在这句话中,我们要首先了解其中特有的文言语法现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有定语后置的现象,“石之铿然有声者”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应为“铿然有声”的“石”,其中“者”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所在皆是也”一句中,“也”字表判断;“是”字不表判断,是代词,意思是“这样”。“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名”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命名”。其次,这句话在文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尤”表示更加怀疑,与前文的郦道元的说法一同提出质疑,为下文写自己对石钟山的探究作好了铺垫。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剖析:这句话的意思是:

5、“事情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说的,就主观臆断它的有无,能行吗?”这是本文的中心句,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可以这样认为:苏轼写此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事情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说的,就不能主观臆断它的有无。这句话的提出,是在作者进行了一番亲身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是真理性的结论,也是下文作者抒发议论的基础。但是我们今天看来,这句话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目见耳闻的事物,我们就能断其有了吗?许多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假相也能蒙蔽人的视听。要彻底地了解一个事物,除了目见耳闻之外,还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和全面地考察研究。二、重点语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至“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

6、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剖析:这段文字是写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的,充分表现了苏轼实事求是的精神。为了释“疑”,作者亲往石钟山进行考察。面对“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的解释,作者“笑而不信”,从而更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此笑表明了作者敢于怀疑、善于探索的态度。在夜游石钟山时,作者通过对“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惊飞的栖鹘、似欬且笑般怪叫的鹳鹤等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的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环境气氛,充分烘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正在“心动欲还”之际,却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声音:“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在“将入

7、港口”处,又意外地查明了“窾坎镗鞳”的声音:“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的确是不虚此行。释疑后的苏轼轻松愉快地笑了:“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此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和兴奋,充溢着欣喜和自豪之情。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不主观、不武断、实事求是的科学处事态度。 审美鉴赏行文波澜,有缓有急 本文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一段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清代刘大櫆评这篇文章时说,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