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 《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011302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 《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 《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 《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 《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 《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 《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 《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人教版谈骨气想和做同步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一.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6分。每小题2分)1. 读音有误的是( )A.踱步(du) 卑劣(li) 随声附和(h)B.投奔(bn)迸裂(bng) 不辍劳作(chu)C.凫水(f) 惩罚(chng) 永垂不朽(xi)D.狭隘(y) 魁梧(w) 精神矍铄(ju)2. 加点字解释一致的是( )A. 机会;日理万机 随机应变B. 更加:精益求精 老当益壮C. 名声,莫名其妙 名不副实 D. 渡口:无人问津 津津有味3. 下列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与日俱增应运而生峥嵘岁月同周共济B. 嗟来之食申张正义拍案而

2、起高官厚禄C. 陈年累月劳而无功漂亮温驯无暇顾及D.生性恶劣慷慨无私英雄气概伦理道德4. 下列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热衷猎取歧途汗青A.内心猎获小路书本B.热情猎获小路史册C.内心夺取分岔史册D.热情猎获分岔书本5.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陆、台湾血脉相连,期盼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 。 最近,有关部门联合行动,迅速 黑网吧,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建立一个短期有人照料、长期 飞行的小型空间站,是中国人的又一个飞天梦。 A.心愿 取消 自由 B. 心愿 取缔 自主 C.心思 取消 自主 D.心思 取缔 自由6. 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关联词语正确

3、的一项是(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 有些人 喜欢用肉眼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认识一棵树, 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只从细微末节着眼,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 A但 却 如果 便 B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 D但 就 因为 就7.下面语序排列最正确的一项是 (1)还有摇荡的水草 (2)游人从桥上望去 (3)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4)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 (2)(3)(4)(1) B. (3)(1)(2)(4) C. (2)(3)(1)(4) D. (2)(4)(1)(3)8. 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

4、是( ) A春、最后一课、谈骨气的作者分别是老舍、都德、吴晗。 B李白和白居易都是唐朝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东晋人。 C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D范仲淹的渔家傲、温庭筠的梦江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宋词中的精品。二. 默写填空(共4分)9.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朝晖夕阴, 。(岳阳楼记) ,失道者寡助。(孟子二章)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岳阳楼记)三. 文言文阅读(共10分)醉翁亭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

5、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0.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A. 佳木秀而繁阴 蔚然而深秀者B. 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C. 而乐亦无穷也 太守之乐其乐 D. 朝而往,暮而归 杂然而前陈者11. 翻译:(4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2. 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13. 这段文字写了四个方面的意思,请用文

6、中的话进行概括总结(2分) 、 、 、 。四. 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落叶,完成第1420题。(15分)落叶第一片落叶在窗口悄然飘落,我听见自己有着二十个年轮的心中隐约响起了薄如蝉翼的窸窣声。那一刻,我想象着秋天的原野有着莫奈笔下的金黄,那种绚烂。我还拟想暮色渐浓的窗外,秋林的深处,有一座尖塔顶的大庄园,轮廓模糊、温情脉脉地静默着。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本外国小说里的主人公简爱,踩着一路秋叶,朝着不明的诗意感动,甚至有一分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渴望奇遇的幻想。许多个秋天在心中日复一日地堆积着落叶。写字台上压着英国米莱司的那幅落叶,我大概就像画中那位提着竹篮捡拾满地落叶的少妇。画中站在女人一旁的男孩子手捧一

7、只红苹果,寓意女人从春天走向秋天;而我儿子的出生便是我青春的瓜熟蒂落。 一个秋天的清晨,在梳妆台前端坐的我蓦地发现了镜中那团黑发里耀眼的一根白发,心猛地一紧。虽然只是白发,但我还是想起了李白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诗句。再对镜察看,眼角竟也若隐若现地有了细细的皱纹。这时候,阳光经了百叶窗的过滤,以一种纯金的颜色,斑斑点点地洒了我一身,但还是有薄雾自心底漫起。我已真切地感觉到微凉的秋意。我想,那个清晨是一道栅栏。走过去,便有丁香一样芬芳的年华,自阳光下躲进身后僻静的深巷。而在前方,延伸着一条飘满秋叶的小径,我将夜夜枕着青春的背景入梦,梦醒时分被清冷潮热的露水打湿双肩。无法想象生命尽头最后的

8、门槛,它的后面究竟有什么。但我想每一棵临近它的生命之树,都将最后一刻飘飞最后的一片叶子。我曾听见最后的叶子坠落的声音,在那间小屋里,木质的老床前,我至亲的外公竭力睁开一双干涸的眼睛,迸发出最后的“噢噢”。然后,他举在空中向亲人求助的手没有任何重量地落下。我听见了生命崩塌和灵魂散架的一声訇响。最后的落叶飘向冥冥世界,归于沉寂。我感到一种彻骨的痛。天地苍茫,而生命是多么微小,多么脆弱。 一个人行将衰竟的生命中一片落叶,而落叶的触角是深入很多事物的。比如昙花,在子夜烂漫的一瞬走向枯败;比如长虹在辉煌地划过晴空的一刻即将隐退,还有晶莹剔透的雪花,与大地拥吻的一刻,便注定了生命的流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挽回

9、一片落叶,让它重回枝头,鲜绿如初。这是一种流逝,一段自然的过程,生命如斯。落叶最后深入泥土,化为淤肥,滋养另一个新的生命,这是它自身的延续和超越。由此看落叶,心中就少了几分萧瑟。对人而言,从初生婴儿到耄耋之年,从满头青丝到苍苍白发,可谓时光如飞,少不了感叹、无奈,甚至惧怕,那是出于对生命的挚爱和不舍。知道了这是一种必然,也就多了一份坦然和豁达,并有了惜时如金的态度。认认真真地做人,实实在在地生活,在老将至的时候,无论多么平凡,都可能修得正果,这是多么大的安慰。 想自己对秋伤怀,这于在三十出头的女人是常情,却大可不必久久黯然。明镜中容颜易退,却也能映出曾经的烟花三月,草长莺飞。纵使长发鼓浪、团酥

10、握雪不再,却也有稚儿绕膝、笑语盈盈的天伦之乐,乃至一份朴素的爱情和倾心耕耘的事业,于是有了释然,就像我曾经填写的那阙词:“对明镜,额头忽见横纹隐,横纹隐,青春易逝,秋不初映。花开谢随天性,情怀独放心花永,心花永,芬芳岁月,笑扬秋径。”心空朗朗,就有落叶如歌,这该是一种心境。14. 第一片落叶在窗口悄然飘落,作者想到了什么?(2分) 15. “还是有薄雾自心底漫起。我已真切地感觉到了微凉的秋意”这句话有何含义?2分 16. “这是一种流逝,一段自然的过程,生命如斯。句中“这”指代什么?生命与之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 17. 写出作者对生命有独特感受的句子。(2分) 18. 你怎样理解“心空朗朗

11、,就有落叶如歌”?(2分)19. 对于落叶,可以深入泥土化为淤肥,这是自身的延续和超越。怎样才能有自身的延续和超越?(2分) 20. 文中“落叶”有何寓意?(2分)(二)阅读要成为你自己,完成第2426题。(15分)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

12、越深。 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

13、最关心的是什么? 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

14、,清新而感人。 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 注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21. 这篇文章叙写了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