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冀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006642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冀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冀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同步测试(时间90分钟 分数12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裨益(b)酝酿(ning)广袤(mo)履园(f)B镌刻(jn)褒贬(bo)殉职(xn)聘请(pn)C归省(shng)汲取(j)裸露(lu)澄清(chng)D蓑衣(su)应和(h)自诩(x)蓦地(m)2. 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分)A、长年累月随声附和一筹莫展栩栩如生B、雷励风行侧隐之心如法炮制鬼鬼祟祟C、莫名其妙肆无忌惮浮想联篇刚愎自用D、卑躬曲膝混然一体素味平生惹事生非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他父亲思想开明,对儿子和女儿等量

2、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B.艺术结构不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因为它是一种创造,是每个作者必须认真探索的一个问题。C.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D.进入高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他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直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每天课外活动,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纷纷踊跃参加体育活动B2005年第十二届桂林市全国旅游交易会在桂林隆重举行C国外的旅游者来到中国是要领会我门这个古老民族的文明,风情的D森林能够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5下列各项搭配不正确的是()(3分)CA板桥题画二则郑燮清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3、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C水调歌头苏轼唐D话说中国画冯骥才当代作家6默写:(4分)(1)八百里分麾下炙, 。(2) ,弓如霹雳弦惊。(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4)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7小明要参加诗歌朗诵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明啊,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小明谦虚地说:“张伯伯你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努力。”(4分)张伯伯说话所强调的是:小明理解的意思是:二、阅读理解(50分)(一)(17分)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

4、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8本文选自,作者,号,朝家、人。(3分)9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浮动()遂有画意()倏()独画云乎哉()自尔()10. 翻译句子:(4分)(1)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2)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11看看你对中国画了解多少?(4分)“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

5、、。其中,郑板桥以写画最为著名,名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在破岩中。,。”12从板桥题画的态度我们可以怎样理解本文蕴含的哲理?(3分)(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8分)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空灰蒙蒙的,风没有消息。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着很难受。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车站周围的一切他最熟悉不过了。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他厌倦了这样奔波的生活,他最急于见到的是上小学的儿子。一想起儿子,他浑身就有力量。正是由于自己整天漂泊,妻子和儿子才能过上安逸的日子,儿子才能上寄宿学校,受到良好的教

6、育。想到这些,他的心情舒畅些。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声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可怜可怜,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大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了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向过路人乞讨,说不定这些大

7、人就站在附近观察,更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了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家就要挨处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黑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白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

8、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儿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20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

9、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20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13读了上文,你认为多尔先生是在什么情况在下掏出一美元硬币给了“小乞丐”的?(3分)14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是上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

10、描写小男孩的具体一例进行简要分析。(4分)15上文最后写到“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你认为引起他内心强烈冲击的原因是什么?(4分)(1)(2)16说说题目风雨中的菊花在文中的含义.(4分)表层含义:深层含义:17读了上文,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写15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断(可以是内容的评论或感受,也可以是写作特色的点评)。(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5分)月湖随想杨东标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比如说西湖对于杭州,可以说杭州正是凭借西湖的名声而飞扬起来的。月湖当然没有西湖那样烟波浩淼,但是小有小的玲珑,小有小的妙处,何况它还在闹市的中心。魏明伦有宁波月湖铭曰:“喧喧闹

11、市之间,叠叠高楼之下。芳园留翠,保存静静一湖;曲径通幽,形若弯弯半月。”生动地誉之为“街心净土,市内桃源”,是的,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我最早认识月湖,还在年轻的时候。那时我在县城工作,每次出差到宁波,总会在月湖边走走。看浅水环环,波光粼粼,春花秋月,点缀其间。湖水温柔得可爱。湖边石阶上,总有一些女子曲着身子在洗菜浣衣,给人一幅宁静温馨的生活图景。其实,这座城市早就有了自来水,但是家庭主妇们还是喜欢到湖边来,自由自在,声息相传,捣杵声里传递着人们对自然的亲和。这幅图景就像一幅老照片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人们认识月湖以及周遭的公园,更多的还停留在景观

12、的审美意义上。月湖真是宁波独特的一景。但是,仅仅这样来说月湖显然是不够的。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崛起。人们忽然感到水泥钢筋的堆垒,实在有点沉重,人居越来越密集,空间越来越逼仄,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减色,连晚上的星星都不如昔年的明亮了。人们这才悟到,一个绿色的生态的城市面貌,对于现代人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有一年我在德国柏林的市中心走着,前面忽然出现一片有点原始野性的森林来,古树苍苍,落叶森森,踩在松软的落叶上,仿佛踩在历史的深处,让我真真切切地惊喜了一回。我忽然觉得,城市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构建的。其实,森林也罢,湖泊也罢,绿地也罢,其意义无不一样。一个刚性的城市,因为有了它们的

13、存在,才会显得丰富和柔软。宁波因为有了月湖,才平添了几分灵气和妩媚。无论是曙色初明的清晨或华灯闪烁的晚间,我们若去月湖走走值得一说的是,如今的月湖早已今非昔比,二十世纪末,市政府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斥6亿巨资历时两年大规模地改建了月湖景区,3000余户居民迁离月湖,鳞次栉比的旧宅夷为平地,景区、水域大大拓宽,一个集绿地、花草、亭榭、碧水、桥堤、古宅为一体的大公园跃然于市中心那是一个多么气派的公园啊!空气变得清新,流水变得明亮,满眼绿树掩映,亭阁错落其间,人们在此或习拳,或起舞,或散步,或放歌,真是难得的和谐!月湖那一汪清凌凌的湖水就这样甜甜地滋润着宁波人的生活。当然,月湖的美妙还在于为我们

14、展示了文化层面的意义。月湖的湖水并不深,却映照着太深太深的历史,它是甬城历史文化的蓄养地,也是浙东文化的中心点。唐宋以来,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讲学授课,一个个诸如贺知章、王安石、史浩、杨简、万斯同、全祖望等等名人大儒,都曾在月湖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至今还保留着大方岳第、贺秘监祠、高丽使馆、银台第、水则碑亭,还有菊花洲、芳草洲、芙蓉洲等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现在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月湖犹在,岁序已新,我们能为月湖以及这座城市的文化做点什么呢?(选自2007年1月23日宁波日报)18

15、文章开头说:“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月湖对于宁波这座城市不仅具有景观审美意义和人居休闲意义,还具有意义。(2分)19第段“刚性”一词的具体含义是。(3分)20. 本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赏析下面这句话。(3分)示例:句子: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用“一波波湖水”比作“一页页史书”,形象贴切地写出了驻足月湖的名人大儒之众多,月湖历史文化底蕴之丰厚。句子: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赏析:21阅读第段,说说如今月湖的“和谐”具体体现在哪里。(2分)22阅读文章结尾部分,纵观全文,你从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的神态中,读出他们怎样的感情。(2分)23依据下面资料,探究“水则碑”的相关问题。(3分)(1)“水则碑”中“则”的意思是。(2)水则碑不是碶闸,那么它在当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资料一: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有这样一些义项:准则。乃,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