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思考_大学教育.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003605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思考_大学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思考_大学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思考_大学教育.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思考_大学教育新形势下,党中央在各级党组织中相继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将全面从严治党渗透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将学习教育从党内“关键少数”拓展到广大党员,将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学习延伸,凸显党员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强化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党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观念、新方向、新运动,它强调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研究所有人类的正向心理,用积极思维来应对困难,它注重正常人的心理功能,致力于人类优势美德的识别和理解,引导人们挖

2、掘自己的潜能和发挥优势,增强幸福感,进而获得健康快乐的生活。从目前来看,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个人特质、积极社会关系为三个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并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积极心理学和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前者主要研究如何关注积极方面提升生命质量,后者主要探讨如何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提升品德和修养,但二者的最终目标都是挖掘和培养人的积极特质,奉献自身的价值,塑造和追求健康快乐的人生。积极心理学对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借鉴指导意义,如果把组织要求转变为积极主动的适应,并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那就是最高境界的内化学习,

3、最能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如果把那些虚无缥缈、不严不实、心理本不舒坦的“形式主义”转化为实实在在、真心实意、发自内心的心灵再现,那就是“最实”的生动表现,呈现出“做人”和“做事”的“本”和“真”。一、高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的现状在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中,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依据各高校的特定情况,认真开展专题教育学习和研讨,特别是针对教育教学、服务师生、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不严不实问题,积极查找、立行立改,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一些高校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专题学习教育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一

4、)积极主动性发挥不够,学习实效与党组织要求有差距。开展专题学习教育,要深入学习党章和党的政策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但是,高校少数党员干部往往认为这些理论与自己的专业、学术无关,只是在党支部组织专题学习的时候才想到学习,看过了就以为是学习了,没有深入内化。对学习的重视不足、自觉性不够,只是完成了学习任务而已。(二)积极品质的修炼不够,党性修养与政治规矩上有差距。在实践中少数党员干部还存在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纪律约束不严、政治敏锐性不足等问题,缺乏对各种错误思潮的鉴别力,缺乏对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敏锐性。有些同志党性观念淡漠,政治规矩概念模糊,讲话随意,甚至人云亦云。有的领导干部在处

5、理一些重要问题时,不按程序办事等。上述这些一定程度上说明某些党员干部政治规矩意识模糊、积极品质修炼不够。(三)忽视在工作实践中的积极体验,工作作风与求真求实有差距。学习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党员干部不仅在思想政治素质上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实实在在为民谋事。要立足于工作岗位,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认清岗位所肩负的责任、能干事、干成事。可是仍然有少数干部还存在不严不实的工作作风,口头讲一套、背后另外做一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就去做,与自己无关的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阳奉阴违、应付工作的情况出现,其工作情形与党员干部身份格格不入,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威信。二、积极心理学视阈下促进高

6、校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措施积极心理学以帮助个体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发掘内在的积极力量和卓越品质,用积极的价值观去诠释人类的心灵和获得幸福的生活为目标。专题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学会建构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积极的体验和一种积极的行为特点,通过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按照制度和规则行使权力,实实在在做人和为民做事,真正将专题学习从内心转化为行动,并看成是一种情绪愉悦和幸福体验,注重培养拥有感受快乐的能力,注重培养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学会探求学习中的真谛,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一)重视学习积极性的构建,在严于律己上树标杆。首先,树立常态化的学习理念。开展“两学一做”专题

7、教育,是党思想建设常态化的开始。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做到“全天候、不间断”。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自觉常态的行为,树立积极、常态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领悟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快乐和愉悦,而非即时性、应付性、强迫性的行为。其次,在思想上要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重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等知识的学习,积极响应“两学一做”要求,用共产党员标准来严格约束,进一步明确要学习哪些、理解哪些,进而明白实际工作中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经常性地反思个人的言行,约束和警醒自己,筑牢思想上的坚固防线。再次,在行动上要严守规矩。行动上的自觉自愿和积极体验来自政

8、治上清醒;也只有在政治上坚定,才能在行动实践中经受住考验。因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的行动指南,应自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的: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维护团结;自觉遵循组织程序;自觉服从组织决定,不跟组织讨价还价等。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达到行动自觉,做合格共产党员。(二)重视积极品质的熏陶和历练,在严以修身上下工夫。习近平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道德、情操、修养”等这些是人内在的积极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培育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绝好路径,就是增加个体的积极

9、情绪体验。积极情感情绪能够提升和拓展人的行为,高校党员干部的品行和特质,会渗透于领导与教师、领导与学生的交流之中,从而促进教师、学生等其他群体的幸福体验的生成,成为教师、学生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强化党性修养,闪现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首先,修炼对党忠诚。“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共产党人必须对党忠诚老实,而对党忠诚最重要的是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党员干部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任何时刻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情形下都对党忠诚老实,塑造忠厚老实的积极品质。其次,历练党性修养。党性是党的根本属性,共产党员的党性就

10、是他对待事业、群众、组织的根本态度,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工作的敬业意识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之中。也就是不管在何时、何地处理事情的时候都要不忘组织、不忘宗旨、不忘纪律,切实使自己自觉按照党性原则办事,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行事。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注重从自身做起,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操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科学性。最后,提升人格魅力。人格是人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行为的和谐与统一,它代表着一个人的社会形象,是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修人格的关键是立德,要用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价值观镶嵌在内心

11、深处,树牢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高尚的师德师风,树立公正的学术道德,提升教师师德和个人品德。(三)重视工作实践的积极体验,在求真务实上讲实效。从积极心理学层面来看,能让党员干部感到幸福和快乐的关键之所在,就是激发和唤醒党员干部身上所有的积极力量。当党员干部本身关于严格、务实、信任、创造、成就、责任、担当等积极体验不断增强的时候,他们的幸福体验指数也会随之增高,这种幸福体验会贯穿在党员干部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渗透到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因此,高校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要积极践行“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既要内化于心,领会精神要义,又要外化于行,做到以学促做,用行动来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在工作中应当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地开展工作;注重问题导向意识,善于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注意把工作目的和工作对象的意愿相结合,把工作强度和个人能力相结合,把学术诚信与科研创新相结合,着力提高学术钻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要为人师表、学为人范,做诚实之人,说诚信之话,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参考文献】1新华社评论员: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EB/OL.(2016-04-06)2016-06-01.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