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002873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荆轲刺秦王一. 学习目标:1. 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3. 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二. 教学重难点: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正确评价人物形象。2. 学习文言知识,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三. 知识分析:1. 文学常识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以国别记事的史书,秦汉间编纂,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是

2、先秦时代历史散文发展的高峰,直接孕育了汉代的史传文学。长于叙事,长于细腻描写,长于人物性格刻画。叙事情节生动,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2. 了解背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3. 把握结构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部分(2):故事的开端。荆轲请求刺杀秦王以报太子。第三部分(38)故事的发展。荆轲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第四部分(916):故事的高潮。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第五部分(1718):故事的结局。荆轲刺

3、杀秦王不成被杀。4. 写作特点(1)完整而集中的情节(2)感性化的人物形象 【典型例题】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 偏袒扼腕而进。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 秦王必说见臣。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 拜谒(y) 督亢(hng) 戮没(l) 谬误(mi)B. 偏袒(tn) 扼腕() 厄

4、运() 濡染(r) 怯懦(ru)C. 淬火(c) 猝然(c) 忤逆(w) 铁杵(w) 拊心(f)D. 创伤(chung) 创办(chung) 瞋目(chn) 箕踞(j) 目眩(xun)4. 解释下列多义词。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又前而为歌曰 乃朝服,设九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使使以闻大王 箕踞以骂曰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皆白衣冠以送之A. B. C. D.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之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 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一)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

6、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9.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秦武阳奉地图函 通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通 (3)秦王还柱而走 通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通 (5)秦武阳色变振恐 通 10.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

7、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收成)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用做动词,成就功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年老无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繁殖)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取下)其环 (做耳饰的玉),至老不嫁,

8、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的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是指未加封号)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子仲,齐国的隐士)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下不治其家,中不索(求)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战国策齐策四)11. 对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的“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2)臣奉使使威后A. 使与使相同,使与使相同B. 使与使不同,使与使相同C. 使与使不同,使与使不同D. 使与使相同,使与使不同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和例句中加点的“

9、以”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A. 苟无民,何以有君? B.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13. 对“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B. 难道把卑贱的百姓放在前面,而把我们国君放在后面吗?C. 难道是先轻视我们国王而后再尊重他吗?D. 难道是把你们国君放在前面而后再尊重我们国君吗?14. 对“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平安无事吧?B.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吧?C.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没有生病吧?D. 北宫的女婴和儿

10、子没有生病吧?15. 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得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A.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B.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C. 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D. 赵威后认为齐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是因为齐王不重视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不能举贤任能,不在齐国提倡孝道。E. 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生活才能安定;人民生活安定了,国王的统治才能巩固;贤能的隐士被任用了,老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答案:1. C、E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11、卒猝;G. 说悦2. 析:A. 涕: B. 币: C. 穷困: D. 提: 3. D 析:A. 亢 kng B. 懦 nu C. 淬 cu,杵 ch 4. 顾 只是,不过; 回头辞 辞别; 推辞微 假如,没有; 暗暗地引 身子向上起; 举起发 打开; 出发就 成功,成; 靠近,登上析:积累文言词汇,注意区别词语含义。5.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6. (1)袒露一只臂膀 (2)宫廷的侍卫 (3)不得志,走投无路(4)宽容,原谅 (5)近随,近侍人员 (6)殿前的台阶下(7)有德行的人析:落实双基,积累文言词语7. (1)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2)事情所以不成,只

12、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析:翻译时应注意词语释义的准确,例如,“然则”“乃”“欲”“以”8. (1)稍微 (2)断 (3)跑 (4)没有用来的办法析:积累重点文言词语9. (1)“奉”通“捧” (2)“见”通“现”(3)“还”通“环” (4)“卒”通“猝”(5)“振”通“震”析: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10. (1)以:按照,做介词 (2)之:他,做代词;于:在,做介词(3)因:于是,做连词;之:的,做助词(4)其:他们的,做代词析:积累重点虚词的释义,并能举一返三。11. B 析:考查一词多义。使做名词时,当“使者”“使命”讲。使做动词时,当“让”“派”“出使”讲。“使”与“者”字构成“者”字短语,是“出使”的意思。“使”与“奉”连用,是“使命”的意思。12. D 析:考查词多义,多词一义,例句中的“以”与D句中的“以”都用在目的复句中,当“来”讲。13. A 析:翻译时注意语境。“贱”译成卑贱的,次要的。是形容词做名词用。14. B 析: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注意此句中“婴儿子”即“北宫之女”。15. B、C、E 析: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