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竖笛进音乐课堂及其有效性.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001133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竖笛进音乐课堂及其有效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谈竖笛进音乐课堂及其有效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竖笛进音乐课堂及其有效性.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谈竖笛进音乐课堂及其有效性摘 要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而乐器演奏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鉴于学生比较喜欢和乐于学习乐器演奏,于是,把小器乐竖笛进入课堂作为深化音乐教学改革的一项举措。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深受学生的喜欢,对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培养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小器乐;竖笛;音乐教学对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

2、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在解读这一课程标准时,我们感到,贯彻执行这一标准,切实上好这门必修课,就必须在这“三性”上做文章。鉴于乐器演奏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比较喜欢和乐于学习的音乐表现形式,于是,我们把小器乐进入课堂作为深化音乐教学改革的一项举措,并选择了竖笛。此举充实了音乐教学的内容,调动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深受学生的喜欢,它开发了学生的音乐潜能,对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情操,培养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体意识。竖笛进音乐课

3、堂,尽管是一个小小的改革,但它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兴趣引入音乐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提高审美能力,增进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在美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美好情操、健全人格。欲达此目的,就要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兴趣一经被开发,就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及主动学习音乐的意识,有了这样的心理状态,那就有了高屋建瓴之势。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发挥聪明才智,能否获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兴趣与爱好。我们把器乐带进音乐课堂,充分地发挥器乐的直观生动性,易使学生们产生更大的兴趣去上好音乐课。(一)把枯燥的识

4、谱变得生动有趣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组织演唱、演奏、聆听都离不开识谱。而单纯地讲如何识谱,总是显得枯燥。让学生把学习识谱与演奏等活动密切结合,借助竖笛,在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要比单纯进行专门的“读谱训练”“视唱练习”其效果要好得多。音唱不准是学生识谱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竖笛有固定音高,音准反应在听觉、指法上,有鲜明的直观性。学生在吹奏中听到了音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音准感。因此,竖笛吹奏对视唱练习很有帮助,对把握不准的音高,可借助乐器,吹一吹,让竖笛帮助找到准确的音高。练习视

5、唱时,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吹奏乐器,一组唱曲谱,唱奏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视唱兴趣。把竖笛引入音乐课堂,改变了以往课堂的刻板、单一。学生手头上有乐器,就好像手上有盒五颜六色的水彩笔,它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音乐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定能把一张白纸描绘得五彩缤纷。通过竖笛的演奏,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还能通过反复的听音训练,使学生在聆听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能力。这比填鸭式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克服识谱这一困难的自信心和学习音乐的兴趣。(二)利用器乐把合唱教学化难为易竖笛进入课堂,使学生的合唱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合唱歌曲在

6、音乐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歌曲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合唱水平不高的班级就更是难上加难。而学生手上有了竖笛以后,合唱歌曲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音准解决了,再学歌词就不成问题了。熟练后,可以相互交换角色进行合奏、合唱,或者部分学生用竖笛伴奏,部分同学合唱,对歌曲进行巩固练习,这样,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改变了学生害怕合唱的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合唱水平。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利用竖笛,感受到了独立地把陌生的曲谱变成了悦耳乐音的自豪,这使他们有一种渐入佳境之感;音准、音程的准确掌握,合唱水平的显著提高,又使他们充分体验了同学协作的愉快和温馨,这都使他们对上音乐课的兴趣大大增强。所以,以丰富多彩的教

7、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对音乐的感情,这对每个音乐教育工来说十分重要,做到了这一点,取得音乐教学成绩,那就有了前提,一切将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二、在结合上下功夫(一)竖笛演奏与唱歌教学的结合演奏乐器是学生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声乐和器乐是构成音乐艺术的两大门类,因此,单纯唱歌并不能反映音乐教学的整体,而从音乐教学实践来看,喜欢并尝试进行演奏联系,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在音乐教学中,为了避免传统音乐教学中单纯唱歌形式的出现,运用小器乐为歌曲伴奏,更能体现出对音乐教学活动的整合。小学音乐教育有其特殊性,小学生的嗓子娇嫩,易疲劳,如果用小器乐练习演奏,既能减轻学

8、生声带负担,保护嗓子,又能调节课堂气氛。练习时,一般可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一组演奏,一组演唱,交替进行。还可以让学生伴奏或齐奏等。在歌唱教学中,可借助竖笛演奏来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音程,解决演唱教学中学生歌唱音准的问题。利用小乐器伴奏进行歌唱教学,可以让演唱的学生和伴奏的学生,相互聆听,了解伴奏乐曲与主旋律的区别,最后合二而一,演绎出伴奏和歌唱的完美结合。伴奏和歌唱的两组学生可以互换角色,交替练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节奏感、协调感和音准的训练。通过课堂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歌唱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歌唱能力。(二)演奏与创作教学的结合在指导学生进行旋律创作时,学生可能对创作的旋律不能准确视唱,同时,

9、又无法判断是否流畅、通顺。此时,可用竖笛将创作的旋律试奏,这样,就能判断旋律创作是否正确。譬如,让学生按指定节奏和要求完成某一旋律,在旋律完成后,教师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检查。(1)让学生把创作的旋律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视唱,唱不准时,用竖笛吹一吹,感受旋律进行是否通顺。(2)让同桌两人用上述方法交换检查,检查各自创作的旋律是否通顺,是否流畅,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创作。对创作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对优秀的创作旋律要给以及时的表扬。(三)演奏与欣赏教学的结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贯彻关注学科综合的原则,许多欣赏的内容可以通过演奏来加深体验和加深理解。进行欣赏教学时

10、,单一地欣赏作品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影响学生欣赏的兴趣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将竖笛吹奏运用到欣赏教学中,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这能适应学生活泼好动、善模仿的特点,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在这样愉悦的欣赏活动中,学生能全身心地体验、感受、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优美效果。学生熟悉了乐曲的主题旋律,非常有助于对全曲的欣赏。另外,通过演奏欣赏曲目中有特点的音乐旋律,能直接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三、教学效果比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各个学校“竖笛进课堂”前后教学效果进行了比对,下面是部分学校教学效果统计表格。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竖笛进课堂”,使

11、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例如在合作能力培养上,尤其显著。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珍爱和厚望使他们都有些争强好胜,都想出类拔萃。现代教育是重视合作能力的,是要培养团体意识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师与生合作,教师利用竖笛领奏,学生合奏;或者实行生与生合作,其中一组学生利用竖笛吹奏歌曲主旋律,另一组学生利用竖笛为歌曲吹奏伴奏,采用互动方式进行合作。这样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培养合作能力,增强团体意识。总之,竖笛进课堂,使音乐各种必修知识学习效果的提高率最少也在20%,最高的达到35%,这充分证明了小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利用小器乐进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都有重要作用。参 考 文 献1无言.论中小学器乐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1995(1).2张东晓.法国大、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其教学大纲J.中国音乐,1987(3).3徐沛然.器乐作为学具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音乐教育,1996(5).4赵建培.浅谈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的作用J.音乐天地,2006(12).5张艺.浅谈小学音乐器乐教学J.吉林教育,2010(17).(责任李雪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