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规划一实小国学吟诵社团讲义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976634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发展规划一实小国学吟诵社团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职业发展规划一实小国学吟诵社团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职业发展规划一实小国学吟诵社团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职业发展规划一实小国学吟诵社团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职业发展规划一实小国学吟诵社团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发展规划一实小国学吟诵社团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发展规划一实小国学吟诵社团讲义(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一 单元第 1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1课 江南(汉乐府)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江南;2. 吟诵江南。教学重点:1. 认读江南;2. 吟诵江南。教学难点:吟诵江南。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跟读录音。2.授书,字字单吟。3.学生试读。4.指字、画调合读。5.男女分读(男刚女柔)。6.敛身正坐,缓视微吟。7.上书,正误。8.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江南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

2、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2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2课 静夜思(唐李白)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静夜思;2. 吟诵静夜思。教学重点:1. 认读静夜思;2. 吟诵静夜思。教学难点:吟诵静夜思。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静夜思21遍(一周7天,

3、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3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3课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望庐山瀑布;2. 吟诵望庐山瀑布。教学重点:1. 认读望庐山瀑布;2. 吟诵望庐山瀑布。教学难点:吟诵望庐山瀑布。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

4、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望庐山瀑布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4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4课 绝句(唐杜甫)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绝句;2. 吟诵绝句。教学重点:1. 认读绝句;2. 吟诵绝句。教学难点:吟诵绝句。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绝句 (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

5、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绝句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5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5课 小池(宋杨万里)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小池;2. 吟诵小池。教学重点:1. 认读小池;2. 吟诵小池。教学难点:吟诵小池。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小池 (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

6、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小池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6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6课 所见(清袁枚)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所见;2. 吟诵所见。教学重点:1. 认读所见;2. 吟诵所见。教学难点:吟诵所见。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所见 (清)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温故

7、。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所见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7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7课 元日(宋王安石)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元日;2. 吟诵元日。教学重点:1. 认读元日;2. 吟诵元日。教学难点:吟诵元日。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

8、屠(t)苏。千门万户瞳(t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元日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8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8课 蜂(罗隐)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蜂;2. 吟诵蜂。教学重点:1. 认读蜂;2. 吟诵蜂。教学难点:吟诵蜂。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

9、容蜂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蜂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9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9课 游子吟(唐孟郊)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游子吟;2. 吟诵游子吟。教学重点:1. 认读游子吟;2. 吟诵游子吟。教学难点:吟诵游子吟。教具准备:

10、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游子吟(yn)(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游子吟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10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10课 咏鹅(唐骆宾王)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咏鹅;2. 吟诵咏鹅。教学

11、重点:1. 认读咏鹅;2. 吟诵咏鹅。教学难点:吟诵咏鹅。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咏鹅(唐)骆宾王鹅 ,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咏鹅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11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11课 春晓(唐孟浩然)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12、 认读春晓;2. 吟诵春晓。教学重点:1. 认读春晓;2. 吟诵春晓。教学难点:吟诵春晓。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春晓(唐)孟浩(ho)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1.温故。2.跟读录音。3.授书,字字单吟。4.学生试读。5.指字、画调合读。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8.上书,正误。9.再上书。 二、作 业 1.吟诵春晓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教后反思(红字)第 一 单元第 12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12课 悯农(唐李绅)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教学目标:1. 认读悯农;2. 吟诵悯农。教学重点:1. 认读悯农;2. 吟诵悯农。教学难点:吟诵悯农。教具准备:一体机、U盘、录音笔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内容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s),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