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管理前言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976286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254 大小:5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管理前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54页
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管理前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54页
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管理前言_第3页
第3页 / 共254页
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管理前言_第4页
第4页 / 共254页
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管理前言_第5页
第5页 / 共2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管理前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管理前言(2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前言本书作为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吸纳了20世纪古典管理理论与思想的精华,又融合了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及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发展,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但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而且得到了极其宝贵的实践证明,是对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为我们学习借鉴这些宝贵的经验财富,为我们学习和从事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突出其实验实践特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素质。本书编纂的主旨就在于此。它把高职高专教育

2、的特点和现代最新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前提下,我们着力体现了以下特点:1、本书适用于作为非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企业管理课程的教材,课程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2、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的融为一体,实现课程重组,教学内容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在传授基本企业管理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管理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4、教学内容注重案例讨论,在正文叙述中,增加了必要的案例,供读者讨论以便学以致用。全书共分十章。刘兆信、魏树麾担任主编.并负责编写第1章、第6章;郑海波负责编写第2章、第10章;张秀娟、郭震负责编写第

3、3章、第7章;庞聪玲负责编写第4章、第9章;李川红负责编写第5章、第8章。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过程中难免出现不当之处,恳请读者谅解和指正! 编者XXXX年X月目录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发展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及其发展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二章:企业管理第一节 企业的概念第二节 企业的类型与基本活动第三节 企业管理的意义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第五节 管理的基础工作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概念第二节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业务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业务和日常事务性管理本章小

4、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四章:企业经营战略概述第一节 经营战略的特点和重要性第二节 经营战略管理第三节 经营战略的领导与组织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五章:生产管理第一节 生产管理概述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第三节 JIT生产方式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六章:质量管理第一节 质量概念及其特性第二节 质量管理及其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第四节 质量检验及质量改进第五节 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七章:市场营销管理第一节 市场和市场营销的概念第二节 市场营销观念第三节 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第四节 目标市场营销第五节 竞争性的市场营销战略第六节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本章小结案例分

5、析实践训练第八章:财务管理第一节 财务管理概述第二节 企业筹资管理第三节 财务控制第四节 我国的财务控制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九章:企业文化和管理道德第一节 企业文化概述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第三节 企业形象概述第四节 企业形象的塑造第五节 管理道德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十章:中国物流的现代化第一节 物流概述第二节 各种物流理论及内容第三节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本章小结案例分析实践训练第一章 管理概述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管理的定义2理解管理的特征3熟练掌握管理的性质4理解管理的发展5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内容6理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管理活动自古有之,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

6、的历史,古代中国人建长城,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是规模巨大的建筑工程,也是纷繁复杂的管理工程:几十万人共同劳动,谁来吩咐每一个人干什么?谁来保证在工地上有足够的石料和工具?管理活动无处不在,只要有共同活动,就有管理: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企业,都有一个管理的问题。当然,现代意义的管理活动是从企业管理开始的,大部分管理理论也是有关于企业的管理理论。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活动自古即有,但什么是“管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字面上看,管理有“管辖”、“处理”、“管人”、“理事”等意,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但是这种字面的解释是不可能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

7、有的完整含义的。关于管理的定义,至今仍未得到公认和统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当前,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的一些管理学著作或管理教科书中,也对管理有不同的定义,如: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是筹划、组织和控制一个组织或一组人的工作。” “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

8、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我国的一些文献或教科书中也给管理下了一些定义,如: “管理就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 “管理是管理者为使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合乎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相应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上述定义可以说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管理的含义,或者是揭示管理某一方面的属性。本书认为对“管理”作如下定义能够全面概括管理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即: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

9、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 第33 页。 美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32 年 版,第81 页。 美弗里蒙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 版,第8 页。 美托尼布洛克特:管理理论与原则,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年版, 第1 页。 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年版, 第2 页。 美R.M.霍德盖茨: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65 页。 张尚仁:管理管理学与管理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72 页。 戴金珊

10、:东西方的不同管理艺术,载读书1985 年第2 期,第11 页。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管理的概念,理解管理学研究的特点、范围和内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把握管理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因此,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称文化现象。从科学的定义上讲,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1.必须是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包括生产的、行政的等活动。 2.有一致认可的、自觉的目标。 (二)管理的“载体”就是“组织”。前面讲过,管理活动在人类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而且从前面的论述中也可以看出,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

11、织之中。正因为我们这个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也才存在和有必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一定目标而进行协作活动的集体就形成了组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有计划地一起协同劳动,这种劳动形式叫做协作。”有效的协作需要有组织,需要在组织中实施管理。社会生活中各种组织的具体形式虽因其社会功能的不同而会有差异,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在组织内部,一般包括五个要素,即人包括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手段和条件;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关系和管理方式;信息管理的媒介、依据,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目的宗旨,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它的含义比目标更广

12、泛。组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活动必然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此组织还包括九个外部要素: (1)行业,包括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和相关行业的状况; (2)原材料供应基地; (3)人力资源; (4)资金资源; (5)市场; (6)技术; (7)政治经济形势; (8)政府; (9)社会文化。因此,一个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既要具备五个基本的内部要素,又要受到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管理就是在这样的组织中,由一个或者若干人通过行使各种管理职能,使组织中以人为主体的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活动,这一点对于任何性质、任何类型的组织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三)管理的任务、 职能

13、、层次。管理作为一项工作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去实现他们既定的目标。管理活动是通过人来进行的,人是进行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把执行管理任务的人统称为“管理人员”、“管理者”(managera1 people)。管理的任务当然也就是管理人员的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362 页。这里所说的管理人员, 没有主管领导( executive) 、行政人员(administrator),以及基层领导者(supervisor)这些等级之分。虽然这些管理人员可能因为各自所处的组织类型和所进行的具体工作不同而处于不

14、同的地位和级别,担任不同的管理职务,拥有不同的权力范围,担负不同的责任;但是他们的任务都是相同的,都必须为组织及其所有成员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在其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最大才能,通过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这是管理人。员共同的任务,他们的工作比组织中其他工作更重要,因此我们将这个意义上的管理人员统称为“主管人员”(manager)。例如在一个工厂中,不论是厂长还是车间主任、科长、班组长等,都属主管人员之列。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通常说的管理职能。对管理的职能,国外有多种划分方法,早期的管理理论一般认为,管理有计划、执行、控制三大基本职能。法国的法约尔认为,管理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的古利克提出,管理有七项职能,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结合我国管理活动的实践,我们倾向于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的观点,即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五项职能。关于具体的内容,将在以后各篇章中详细论述。 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即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