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教学.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968409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教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教学摘要:“团结就是力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说的都是众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个道理放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同样适用:小学时代的学生由于身体及心理发展的因素,对于群体活动相对兴趣较高,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小组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小组 教学 经验一、传统小组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重视形式,缺乏合作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开展小组学习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没有精心设计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而是随意的、盲目的安排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将近60%的时间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座,然而只有5%的学习任务要求小组共同完成。与之

2、相对照,学生只有8%的时间单独就座,却有80%的学习任务要求他们独立完成。教师事先并未处理好学习任务与座位安排的关系,因此为学生设计的小组活动方法模糊不清,学生们收到的是混乱的信息。2、重视结果,忽视合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优秀”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学习困难的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优秀”学生中获得信息。另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优秀”学生在小组内侃侃而谈,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却放任自流。小组活动结束时,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由“优秀”学生代表本组发表观点即可,而对小组学习过程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却被忽视了。3、重

3、视稳定性,忽视学生的具体性 把班级分成小组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且为教师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机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教者要认识到学生是个变量。首先,小组人数是个变量,不应固定,虽然小组的人数没有一个绝对的最少和最多的规定,但57个人一组往往是最佳的选择。其次,学生个体是个变量,学生的智力、性格、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等是不同的。但是教者恰恰很少关注这些因素,常常采取的是固定的组员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同一教学手段、思考同一问题等教学情景下学习,致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师强迫学生达到同一教学要求的学习。4、重视学习内容,忽视学生的交往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4、交往是其成长发展社会性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的需求之一。曾有人调查小学生交往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令人担忧,他们对有困难的伙伴不愿意主动帮助。二、指导小组学习的策略1、遵循小组学习的基本原则(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原则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组学习的支持性条件,它要求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学生与学生之间应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小组学习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态度和师生间的情感。由于小组学习便于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因而要求教师具有包容的态度,使学生能进行最广泛的思想交流。教师要相信学生能承担较多的责任,应具

5、有一种“学生和我一起学习”的思维方法。(2)促进学生相互作用的原则小组中有的成员积极提供信息,介绍资料,对观点和信息解释、分析论证、综合概括;有的成员承担管理任务,控制小组的学习过程,促使合作学习的参与者紧密配合以保证小组学习卓有成效。在小组中角色是不断变化的,是灵活的。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在不断地成长,对合作的态度、参与合作的能力也会发生较好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小组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3)有利于小组发展的原则在小组学习中,教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和发展小组凝聚力。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指导小组的发展。小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相互接受相互信任阶段;(2)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阶段

6、;(3)目标达成阶段;(4)自我调节阶段。对小组发展的各个阶段,教师要有相应的行为。2、精心设计小组学习的问题尽管由于儿童年龄的不同,所教的科目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有40%到60%是以教师提问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平均每70秒左右时间便会提出一个提问。许多研究证明这些提问绝大部分是关于事实回忆类型的。儿童只是被简单的要求给教师回忆一些信息,并按照信息最初传授他们时的精确的形式。这种对事实提问的较大依赖证明在教学中语言只有非常少的成分被用于促进学生的思维,这不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批评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探索性的问题设计,对小组学习显得格外重要。3、对

7、小组学习的有效调控在小组活动情境中,由于学生各自的认知结构上的差异,思考问题角度的不同,往往会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然而,有时这种认知冲突只是流于一般的或是错误的认识;也有时候这种认知冲突会转变成为两派的竞争,一方试图将其意图、观点强加于另一方,甚至于全组。教师应当起到一个促进者与指导者的作用,评价小组的进展情况,调节冲突,指导学生正当的讨论研究。其实,一个无反应、无冲突的小组可能使教师更感到困难。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使学生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问题和建议,使讨论得以顺利地进行。 4、合理组织学习小组成员小组活动只是为了重建社会特征的一种平衡,重建观念

8、上的平衡。我们感到所组织的问题情境有数学问题和复杂的内容,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而那种观念上的平衡是与学生的数学观念相联系的。小组成员必须在“认知距离”上保持一个适度的尺寸,不太大也不太小。大了,互相之间无法理解;小了,相互的视点太接近,无法形成争论。小组活动中的各组必须是适合于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以求最高教学效果而加以最优的组合。5、选择适当的小组类型下面介绍三种小组类型:“创造”小组。如果教者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可以使用脑力激荡法来完成。这种小组可以容纳5至15名学生。“调查”小组。着重于问题解决或发现式学习,以6至10人一组为宜,主要目的是模仿科学的思考方式,发展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且获得新的事实。“问题解决”小组。这是小组类型中最复杂的一种,因为它最适合能够自我指导的学生。在问题解决小组中,学生选择一个真实的问题,它常常是指向学生的,在小组形成之前问题就应该选好。参考文献:1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