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新闻稿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8968374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告传媒新闻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告传媒新闻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告传媒新闻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告传媒新闻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告传媒新闻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告传媒新闻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新闻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动物中心视频第十三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圆满闭幕8月1-5日,由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13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在顺利召开,校赵继副校长,学部韩文瑜学部长,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刘明远所长,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启军主任等学校、学部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来自阿根廷、比利时、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荷兰、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西班牙、瑞士、英国、美国等22个国家的12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会议收到110篇学术论文,有58名代表做了大会报告,来自世界各

2、国的专家学者在旋毛虫病原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旋毛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交流了旋毛虫病相关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此次会议为从事旋毛虫病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次相互交流和分享知识的珍贵机会。会议期间,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执委会委员进行了改选及增选,刘明远博士当选为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副主席。本次会议共接纳11名新会员,我国首都医科大学诸新平教授和郑州大学崔晶教授名列其中。美国康奈尔大学Lisa Blum博士获得了优秀学生奖,奖金1000美元。闭幕式由秘书长Christian主持,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主席Ray代表国际旋

3、毛虫病委员会首先发言,他高度赞扬了会议承办方吉林大学的精心安排,感谢所有的发言者和志愿者,感谢刘明远博士,感谢吉林大学。第13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主席刘明远博士代表第13届国际旋毛虫病会议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不远万里来参加此次盛会,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让我们共同拥有了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此次会议必将推动世界各国旋毛虫研究的进程和水平。会后,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和吉林大学艺术学院的同学们为各位来宾奉献了精彩的文艺演出。此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部的官方支持以及Bio-Rad、Prionics、Paratest三家公司的赞助支持。落实学部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成果

4、,大力提高学部学科建设水平,学部圆满完成第七期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导语:为加强学部学科建设,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综合素质,7月4日至6日,学部党委组织了第七期(2011年暑期)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学部领导,各学院、中心、所,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55名处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培训。请看报道: 正文:培训以“提高四个能力,推进学科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学部党政领导干部 “懂、能、会、善”“四种能力”为根本任务,以大力推进学部学科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学部学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为基本目标。会上,副学部长曾凡勤宣读了学部党委2011年创先争优表彰决定。各学院、中心、所的主要领导围绕各单位学科建设工作和“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5、情况进行了工作介绍。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杨振明分析了学部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学部党委书记、学部长韩文瑜作了“努力提高四种能力,推进学科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讲话。讲话提出,如何提高学部党政领导干部“懂学科建设规律”、“能参与学科建设谋划”、“会指导学科建设运行”、“善营造学科建设氛围”的“四种能力”,是高校建设与发展内在规律的本质要求,是学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学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任务。参训人员围绕韩文瑜同志的主题讲话和在2011年第七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发表的把握学科规律、培育学科文化、促进学科发展论文,进行了分组讨论发言。通过为期三天的培训,参训人员能够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定位不准

6、确,游离于学科建设之外,不作为、不进取的问题,达到了思想统一、认识一致的目的。(本台记者沈鹏报道)学部召开2011年迎新工作布置会导语:为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学部2011年迎新工作,8月19日上午,学部召开了2011年迎新工作布置会。学部领导,各学院、中心、所、学部机关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请看报道:正文:会议由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杨振明主持。 会上,学部办公室张宁主任就农学部2011年迎新工作安排方案中重点工作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与会人员就方案中相关具体工作进行了讨论,相关处室就重点工作做了进一步明确;张吉顺副学部长和杨振明副书记分别从不同侧面就迎新工作做了强调,并就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

7、要求。最后,曾凡勤副学部长代表学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领导重视,学院主官要亲自抓,专家教授积极参与,热情、细致、周到地做好工作;二是要抓好落实,按照方案中的工作分工,把迎新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充分、做细致;三是要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迎新工作涉及面广,衔接环节较多,各相关单位要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力争圆满完成今年的迎新工作。(本台记者王俊报道)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在农学部培育成功8月6日,由农学部畜牧兽医学院动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省动物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子义教授主持、内蒙古大学于海泉研究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张国梁研究员等单位参加的课题组成员,在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

8、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下,经过两年协作攻关,于当日晚7点48分,在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获得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克隆牛犊。这头克隆牛的诞生,是人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牛,标志着国际克隆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头克隆牛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牛奶蛋白中编码赖氨酸基因片段转入“雌性黑白花奶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内,以此体细胞为细胞核供体,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备克隆胚胎,再将克隆胚胎移植到西门塔尔杂交母牛(黄白花)代孕母牛体内,受体牛怀孕276天后,顺利产下一头雌性转基因克隆牛犊(黑白花)。这头牛出生时体重为31.5公斤,健康活泼;经初

9、步检测,体内携带所转入赖氨酸基因。 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牛奶营养成分中赖氨酸含量,改善牛奶品质,提高营养价值,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高度关注。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可以调节人体代谢平衡,提高钙的吸收、加速骨骼生长,同时有促进生长发育、增加食欲、减少疾病和增强体质等作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而人类食物中-谷物的赖氨酸含量普遍较低,需要从高赖氨酸含量外源蛋白中补充摄入量的不足。牛奶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铁以及维生素等含量高,但是赖氨酸的含量和比例仍不能弥补谷物中赖氨酸的缺乏,满足人体对赖氨酸的需要。因此,增加牛奶蛋白中赖氨酸的含量,成为改善膳食营养的重要途径之

10、一。吉大农学部这头赖氨酸转基因奶牛的诞生,使得高赖氨酸牛奶的生产成为可能,为人类通过食物补充赖氨酸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各大媒体广泛报道“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在学部培育成功”的新闻8月6日,人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牛在农学部培育成功的消息发布后,在国内各大媒体广泛报道。 8月24日,吉林日报率先在头版显著位置以“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在吉大学部培育成功”标题予以报道。8月25日至26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等中直和省内媒体来到学部进行采访。8月26日,新华社通过文字和图片等形式,以“

11、我国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为标题,面向国内外发布新闻。截止8月28日,人民日报(含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长春日报,以及凤凰卫视、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腾讯等国内主流媒体广泛宣传。科技日报以专题形式报道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的诞生今天(9月7日),科技日报第七版共享科学版以“织女”克隆牛:吃的是草,挤的是高赖氨酸牛奶为标题,从奶牛诞生?赖氨酸转基因奶牛产的牛奶与普通牛奶有什么不同?这种奶是否能让人喝得放心?多长时间可以喝上高赖氨酸牛奶?等角度进行了专题报道。校长助理、学部长韩文瑜教授,

12、利用在北京开会的时间,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专题采访,同时对该项目负责人李子义教授进行了深度采访。 这次报道,对学部培育成功的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作了进一步的宣传,对克隆奶牛今后的科技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学部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举行联谊座谈再续母校情谊,共谋合作发展。8月26日,学部党委班子与应邀前来参观考察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领导班子举行了联谊座谈。军事兽医研究所一行7人由政委薛庆贵、代所长钱军带队,副所长李刚、马友良,科技处处长韩铁、政治部主任韩旺,党委委员王兴龙等参加座谈;学部党委书记、学部长韩文瑜,副学部长曾凡勤、张吉顺,党委常务副书记杨振明,纪委书记陈新,学

13、部党委委员张宁、张国才,畜牧兽医学院院长张乃生,人兽共患病研究所所长刘明远,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张嘉保等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副学部长曾凡勤主持。 联谊座谈会上,韩文瑜学部长代表学部对军事兽医研究所领导班子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来宾简要介绍了学部整体情况和转隶办学以来在校园基本建设、教学科研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绩。他指出,农学部与研究所拥有共同的母校和传统,在事业发展上有着相同的背景和需求,在合作交流上也有着深厚的基础,两个单位是一家人。他殷切地提出三点倡议:一是珍惜历史,传承血脉;二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三是加强交流,加深友谊。这些倡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热

14、烈响应和赞同。 军事兽医研究所代所长钱军介绍了研究所近几年来的发展情况,希望与学部在共建高水平实验室、高水平人才队伍层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军事兽医研究所政委薛庆贵对学部转制后在后勤保障、营区绿化、家属区管理等方面给予研究所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并就开展“藏军寓民”科技合作,提出了建议。 座谈会后,曾凡勤等陪同研究所客人参观了军需科技学院、人兽共患病研究所、畜牧兽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等单位。此次联谊座谈会的圆满召开,将对学部与军事兽医研究所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国家战略层面需求开展紧密交流合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原为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2004年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军需大

15、学,学校主体与吉林大学合并,军事兽医研究所划归军事医学科学院管理,并于2010年自学部一号院搬迁至净月新址。该所在人兽共患病防控、动物病毒学研究等方面优势明显。学部扎实开展2011年迎新工作秋风飒爽时,校园彩旗飘动;丹桂飘香月,新生笑语盈盈。8月27-28日,吉林大学农学部迎新工作全面展开,学部机关、各学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学部全体学工干部,各级学生组织志愿者,顶烈日,冒风雨,竭诚为新生们提供热情、便捷、贴心的服务。开学伊始,为扎实做好新生入学各项准备工作,学部专门召开了迎新工作会议,对新生报到工作、公寓安排、校园与车站接待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学部各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坚决落实学部党委提出

16、的“热情、周到、细致”的工作要求。学部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会同相关单位制定了详尽的迎新工作方案和军训计划;基建办、资产处、后勤处的同志超前准备,放弃假期休息,加班加点抓学生公寓改造、维修和设施完善、校园美化及环境整修;各学院为每个新生班级选聘了班主任和带班骨干;学生工作处对全体新上岗学工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党务办公室、学部团委完善了学部校园文化设施,悬挂了迎新标语、口号,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热烈、温暖的浓厚氛围。8月27日凌晨5时,天色微亮,学部迎新志愿者便已经守候在火车站的出站口,与校后勤工作人员和各校区同学一起,迎接来自祖国各地的新同学。上午7时,学部科讲迎新现场前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各学院与机关各业务部门紧张有序地为新生办理报到手续。学部、学院及机关相关部门的领导坚持在一线指导工作,并耐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