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诊断调查问卷滕州商业市场初步调查报告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966039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2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滕州商业市场初步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滕州商业市场初步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滕州商业市场初步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滕州商业市场初步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滕州商业市场初步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诊断调查问卷滕州商业市场初步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诊断调查问卷滕州商业市场初步调查报告(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州商业市场初步市场调查报告 调研课题:滕州商业物业市场概况 调研时间2008年3月26日3月29日 调查范围:1、核心商圈西至平行街,南至荆河路,东至善国路,北至解放中路;2、次级商圈西至西环城路,南至南环城路,东至龙泉路,北至北辛路。 调查人员(成器公司滕州项目市调小组共5人)指挥:黄何负责本次调查组织、分工、统筹等工作;一组:谭立,郑同柱负责核心商圈租金、物业价格、人流量等调查、统计;二组:姜永香,田建国负责滕州概况、房地产市场、次级商圈租金、业态布局、数据统计、录入等工作。一、 滕州概况1、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临苏淮重镇徐州,北依孔子故里

2、曲阜。1988年改名滕州市,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道),总人口156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2、经济环境: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35.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06.84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95.56亿元,增长18.4%。三次产业比例为9.8:61.7:28.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两万元,达到21605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2767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66.4%、29.4%。分

3、别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12.0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3、交通环境:滕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京航大运河穿境而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交通网络。距滕州市区200公里以内有机场四处,距济南、临沂机场有两个小时的车程,距徐州、济宁机场仅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从滕州至宁波由京沪高速公路转沪杭高速不足8个小时里程。交通条件十分优越。4、社会文化环境:滕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境内有7300年前“北辛文化”遗址以及滕国、薛国故城等古文化遗址,是“科圣”墨子和“工匠祖

4、师”鲁班的故里;还是滕文公、孟尝君、毛遂等许多历史名人,俊彩星驰,各领风骚,留下千古佳话。5、其他环境:滕州还是全国有名的能源基地、建材之乡。境内探明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近60亿吨,是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境内水资源总量为7亿立方米,紧靠水资源总储量 41亿立方米的我国江北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微山湖有沿湖37公里的湖岸线,是北方有名的富水区;旅游资源丰富,微山湖红荷湿地为华东独有,世界罕见。滕州市场繁荣活跃,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8亿元,全市共有各类市场180处,市场年交易额80亿元。滕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投资环境建设作为关键来抓,全面推行政府提速,形成了“亲商”、

5、“敬商”、“安商”的浓厚气氛,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土地使用、税费收取、房地产开发等方面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附1:滕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滕州市统计局)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宏观调控新形势,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朝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并经枣庄市统计局认定,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35.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6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

6、06.84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95.56亿元,增长18.4%。三次产业比例为9.8:61.7:28.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两万元,达到21605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2767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66.4%、29.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12.0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加大对非公有(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非公有(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民营)户数3.99万户,增长16.5%;从业人员17.6万人,增长11.6%;注册资金48.4亿元,增长

7、18.7%;纳税额13.4亿元,增长60.8%,占税收总额的51.3%,上升3.3个百分点。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共实现城乡劳务输出42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50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8230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547人,“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81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不断强化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扎实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工作。 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入区企业累计达到210家,总投资143.1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1.6亿元,已建成企业154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6亿元、利税3.8亿元,分

8、别增长47%、4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不够优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外向度偏低,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依然偏低,等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4 %。农业内部各业协调发展。农业产值40.36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0.75亿元,增长8.7%;牧业产值17.14亿元,增长6.8%;渔业产值1.03亿元,下降3.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9亿元,增长12.8%。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产值比例为67.1:1.2:28

9、.5:1.7:1.5。 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全年粮食产量82.2万吨,增长5.9%,粮食单产504公斤/亩,增长5.4%;油料产量5.65万吨,增长3.7%;蔬菜产量274.09万吨,增长4.6%;水果产量5.62万吨,下降12.3%。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3万亩,其中本年新育苗面积495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34.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6%。 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年末生猪出栏46.6万头,增长2.0%;牛出栏2.01万头,增长2.0%;羊出栏88.9万只,增长3.0%;家禽出栏5531.42万只,增长1.0%。肉类总产量达到13.78万吨,增长4.8%;禽蛋产量

10、5.04万吨,增长7.3%;奶类产量0.47万吨,增长68.4%。 渔业生产不断发展。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4.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44万吨,分别增长6.7%和5.9%。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省级高效节水示范工程、“世行三期”开发项目、南四湖湖东堤建设等工程进展顺利。农用机械总动力91.4万千瓦,增长4.8%。农用汽车1375辆,拖拉机1.2万台,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588台。落实区(市)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8万元,带动农民农机投资4720 万元。有效灌溉面积100.3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5.2%,机电灌溉面积92.66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6.93亿千

11、瓦时,增长8.1%。化肥使用量(折纯)11.3万吨,增长46.8%。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指 标单 位2006年比上年增长%粮食万吨82.245.9油料万吨5.653.7蔬菜万吨274.094.6水果万吨5.62-12.3生猪出栏万头46.602.0家禽出栏万只5531.421.0肉类万吨13.784.8禽蛋万吨5.047.3奶类万吨0.4768.4水产品万吨1.445.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8亿元,增长30.6%。其中,轻工业增加值35.7亿元,增长23.9%;重工业85.1亿元,增长36.1%。非公有制经济增势增强,股份合作企业增长34

12、.1%;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52.7%。集体工业增长也达到33.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4%,拉动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0家,比去年增加43家;资产140.45亿元,增长21.9%。 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9%,上升0.31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448亿元,增长36.8%;利税62.02亿元,增长38.9%;利润35.37亿元,增长36.5%。 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能源、煤

13、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医药、建材、轻纺等六大支柱产业培植成效明显,实现增加值102.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75.8亿元、利税53亿元、利润30.5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84.5%、83.9%、86.3%、85.5%。 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2.4%,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86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2.5亿元,增长4.8%,全员劳动生产率78372元/人,增长11.5%。省外市场开拓力度继续加大,全市建筑企业在省外施工产值10.09亿元,增长34.5%。被评为“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市)”。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产品单位2006年比上年增长%原煤万吨

14、293.2722.2纱吨6.25-11.7服装万件661.5机制纸及机制纸板万吨17.8549.6焦炭万吨157.4530.2合成氨万吨10.3212.7水泥万吨697.885.0金属切削机床万台3.1731.6电动工具万台13.4134.1发电量亿千瓦时24.85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幅理性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78亿元,增长23.8%。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2.43亿元,增长27.7%。 投资结构更趋合理。第一产业投资0.50亿元,下降75.9%;第二产业投资80.63亿元,增长29.4%;第三产业投资31.3亿元,增长32.4%。第三产业投资增幅快于第二产业3

15、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45个,完成投资71亿元。总投资27.5亿元的新源热电二期235万千瓦两台机组,实现“一年双投”目标。腾达不锈钢制品、甲醛和乌洛托品一期、数控精密机床、拓博氨基膜塑料二期、高档瓦楞纸箱一期、大宗电厂二期、连云山商品混凝土、得克万吨消毒剂一期等项目已经竣工或部分竣工投产。盛源苯加氢、滕州卷烟厂危房改造、瑞达化工技改、祥源高档服装一二期、电缆桥架出口基地、金属夹芯板、凯莱盖泽硅钙砖一期、腾鼎电子封装材料、植物纤维类可降解餐具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10.91亿元,增长23.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在政府继续实施启动内需等政策的推动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6亿元大关,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