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阵阵战正酣.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8955764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角阵阵战正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鼓角阵阵战正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角阵阵战正酣.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鼓角阵阵战正酣5月2日上午,陕西省合阳县新池镇西姚村贫困户76岁的李继祖老人家里迎来一位尊贵的客人,县委书记李县平和他的秘书小张轻车简从,走村入户,应李继祖之邀,走进他的家里。随便一坐,便家长理短唠了起来,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主要的困难在哪里屋子里一片轻松祥和的气象。如今,这样的情形已经成了李县平的工作常态。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全省上下紧锣密鼓地进行,时间紧,任务重,合阳全县上下正戮力同心,全力以赴。县长邓宽社尽管百事缠身,但是只要有关脱贫攻坚方面的会议事务,如果没有外出公务,一次会议都不缺席,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最大限度有求必应。合阳县委、县政府主要决策者的亲力亲为,扎实用力将全县

2、上下各级各部门的心思拢到了一起,干劲拧到了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扶贫攻坚战役,在一千四百余平方公里的古莘大地上激战正酣。“三军统帅”调兵遣将、攻城拨寨,五十一万合阳儿女胸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激情壮志,凝心聚力、冲锋陷阵,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幸福家园”的浩瀚画卷。制定总攻方案 吹响冲锋号角“万顷芦荡,千眼瀵泉”的洽川风景名胜区,“水面波光粼粼,百鸟争相栖息”的黄河湾旅游度假区,“此山无水林木秀,此地无涯沟壑鸣”的福山景区,合阳,让多少外来游客赞美不已、流连忘返。然而,在美丽合阳的背后,沟壑纵横,台塬错落,农业基础薄弱,截至到2016年年底,尚有7万余名贫困群众生活在这片土地

3、上。自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后,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合阳县,按照“六个精准”和“八个一批”的总体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要务,采用“两联两包”精准扶贫战术,用“四率一度”检验战斗成果,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攻坚责任,强化脱贫举措,形成了干部往贫困村走、资金往贫困村投、政策往贫困村送的壮观景象,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沧海横流,方显合阳儿女英雄本色!2017年春夏之交,攻坚拔寨的冲锋号角再一次吹响!这是一场硬仗,需要坚强的引领和科学的决策指?。合阳县委、县政府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勇立争先之志,善谋破题之举,拿出“1+14”总攻方案,采用“双百双十”战术,派出万名党员干部大军,

4、打响了“万人帮万户”战役,誓让58个村在年内退出贫困村行列,3万贫困群众摘掉“穷帽子”。兵行千里,将打百仗,须有司令部指挥调遣。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总指挥、县长担任总指挥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脱贫攻坚指挥部,实施“双百双十”脱贫攻坚计划。将全县划为东、西两个战区,108国道以西的6个镇(街)由县委书记担任片长,108国道以东的6个镇由县长担任片长。并设立两名“督军”,分别由县人大主任和县政协主席担任,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督导。同时,抽调16名英勇善战的骁勇人员成立了便民服务组、综合协调组、信息监测组、驻村联户组、宣传报道组、督查巡查组、考核验收组七个工作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仅

5、如此,他们又在包联125个贫困村的部门和镇(街)设立了脱贫攻坚办公室,在各村设立了脱贫攻坚工作室,做到有组织、有机构,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战略部局周密清晰,战术上如何精准实施?非常阶段,非常形势,非常责任,就必须有非常之策这是合阳县委县政府的响亮回答。合阳县坚持产业助民富、搬迁谋福祉、教育拔穷根、生态促和谐的全面脱贫攻坚思路,通过扶持产业发展就业一批、实施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扶贫搬迁安置一批等“十个一批”的方式方法,以“个十百千万工程”的具体举措,让扶贫政策落地生花,对扶贫战役实施精准发力,真正建成让群众端上“实在饭碗”的“徒杠舆梁”。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奔康,目标所在。勇乘东风

6、,挺向贫困深处的进军所向披靡,脱贫征程上的堡垒,正一个个被突破,一个个被拿下!创新地域模式 坚持精准实施王村镇井溢村因缺水,耕地全为旱地。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该县因地制宜,设法引进5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流转土地1600余亩,竖起1.9万多块晶硅光伏板,为旱塬披上了新装,同时在光伏板下的土地上,引进油料牡丹种植项目,实现了“一片土地、两种产业、两份产出”,使群众收益翻番。合阳县地处陕西关中盆地东北部、黄河西岸,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2万亩,平均海拔为721米,年平均气温11.5,降雨量为553毫米,昼夜温差大,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国家级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新一轮

7、的脱贫攻坚中,合阳县因地制宜,注重创新,探索出了产业精准扶贫“六大模式”,使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常青树。“政府+企业+村级电站+贫困户”光伏产业扶贫模式,三年内将带动全县1.5万户贫困户增收;“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贫困户参与产业基地建设,直接或间接带动2300多户发展增收产业;“家庭农场+贫困户”模式,以农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互联网+三农”电商扶贫模式,借助农村淘宝服务站,开启农特产品线上交易,已有2000余贫困户参与苹果、葡萄等农副产品销售;“政府+供销联社+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富通联合社吸

8、纳的19个成员专业合作社在覆盖全县中分片脱贫。脱贫产业的兴起,发展方式的转变,使贫困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合阳县县长邓宽社介绍,目前该县各类产业扶贫项目共吸纳带动52个贫困村扶持16571户贫困户5.96万人,实施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7万亩、发展冷棚红提610余棚、新品种苹果1000余亩、食用红薯2.4万亩、油用牡丹4000余亩,建成扶贫产业园21个,新发展专业合作社46家。拉开决战之势 胜利捷报频传使命如山,号角催阵。“把办公桌搬到群众中去,把论文写到田间地头”,成为合阳党员干部最响亮的口号。于是,由10012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的扶贫大军,纷纷走进村庄,走进农户,走进农田,

9、投身到“攻坚”大战之中。位于新池镇坡赵村3组旱塬地的“红提方”是目前村上的经济主导产业,平均每亩地收入在8000-10000元左右,16户贫困户54口人已依靠着红提实现了全面脱贫。村主任乔光富告诉记者,2015年时这百亩方田曾因浇不上水几度面临毁园之灾。村上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大家伙一筹莫展。时至今日,他依然记得县扶贫办扶贫干部王亚平前来设计改灌的场景:“他裤腿上全是泥,用脚一步步在地里丈量着。”改灌设计前后两个月时间,风里雨里,扶贫办的干部随叫随到。他坦言,正是因为县扶贫办水利改灌的大力支持和这些全心全意帮扶脱贫工作的好干部,扶贫工作才得以扎实开展,坡赵村才改变了以前贫穷落后的面貌。王亚平,是

10、万余名合阳扶贫干部帮群众脱贫增收的一个缩影。合阳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发挥党的作用,“指挥官”靠前,“优秀兵”到一线。全县从县到镇村建立健全了以书记、县长为总负责的脱贫攻坚各项机制,选派104个部门单位派出扶贫工作队帮扶104个贫困村(社),6385名干部结对帮扶21334户贫困户,每一户贫困群众都有帮扶责任人。广大驻村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自律,穿行在乡村小道,奔走在田间地头,说农话、问农事、干农活,帮助村上做规划、找资金、跑项目、促发展,积极引导贫困户从单一传统种植业中摆脱出来。金峪镇沟北村贫困户聂思龙,举全家之力投资3万元养殖蜜蜂,因缺少经验,40多箱蜜蜂死的剩了12箱,虽产蜜400多斤却碰上销路不畅。“第一书记”曹亮通过微信朋友圈帮他出售蜂蜜,并联系到一位老蜂农为他传授技术。如今,聂思龙全年收入达1.3万多元,正在计划扩大养蜂规模。他感激地说:“第一书记就是我的第一福星。”2016年以来,合阳驻村干部已累计协调落实贫困村各类帮扶资金8460万元,直接捐物折款918万元,引进各类资金1429万元,引进扶贫项目79个,帮扶工作满意率达98%以上。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擂响战鼓,奋力冲刺。胜利,一定属于合阳儿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