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棉花害虫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932884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棉花害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第三章棉花害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第三章棉花害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第三章棉花害虫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第三章棉花害虫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棉花害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棉花害虫课件(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棉花害虫,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序言,根据我国宜棉区域的不同生态条件以及棉花生产特点,结合棉花生产分布现状和植棉历史,将全国棉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依次划分为华南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 经过20多年的结构调整,目前全国棉花生产布局已形成长江流域中下游、黄河流域黄淮海、西北内陆新疆的“三足鼎立”结构。,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中国棉花区域规划图,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长江中下游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减。 黄河中下游棉区。包括河南、

2、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6省区,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西北内陆棉区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种植而积稳中有升。,序言,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5,我国三大棉花产区分布示意图,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6,长江流域棉区主要害虫有: 棉花生育期比较长,且具有无限生长的习性。在棉花一生漫长的生育过程中,常会遭受到多种虫害的侵袭。棉花虫害以棉铃虫、棉蚜、棉花叶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盲蝽、红蜘蛛、地老虎(地蚕、土蚕)等为主。,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7,第七章 棉花害虫,危害叶片 刺吸式口器 蚜虫 烟蓟马 棉盲蝽(中黑盲蝽危害生长点及蕾铃)红蜘

3、蛛(棉叶螨); 咀嚼式口器 棉铃虫 棉小造桥虫(严重时叶片吃光) 危害棉铃 棉铃虫 红铃虫 玉米螟 斜纹夜蛾 (棉桃腐烂) 小造桥虫 棉大卷叶螟,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8,第一节 棉铃虫 第二节 棉蚜 第三节 棉红铃虫 棉花其它害虫,第七章 棉花害虫,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9,第一节 棉铃虫,学名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异名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 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棉铃实夜蛾。 广泛分布在我国及世界各地,我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棉区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受害重。该虫是我国棉花种植区蕾铃期害虫

4、的优势种,近年为害十分猖撅。,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0,第一节 棉铃虫,寄主 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玉米、高梁、小麦、水稻、番茄、菜豆、豌豆、苜蓿、构把、芝麻、向日葵、烟草、辣椒、花生等多种农作物。,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1,第一节 棉铃虫,棉铃虫成虫,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2,棉铃虫卵,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3,棉铃虫幼虫(黄红色型),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4,棉铃虫幼虫(红色型),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5,棉铃虫幼虫(黄白色型),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6,棉铃虫幼虫(

5、黑黄色型),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7,棉铃虫幼虫(淡绿色型),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8,棉铃虫幼虫(黑褐色型),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19,棉铃虫蛹,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0,棉铃虫蛹,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1,第一节 棉铃虫,一、棉铃虫的发生规律 二、棉铃虫的生活习性 三、棉铃虫为害 四、棉铃虫的迁飞 五、棉铃虫大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六、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黄河流域棉区),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2,一、棉铃虫的发生规律,1. 分布 2. 发生代数 3. 越冬方式及场所 4. 各代发生期

6、,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3,1. 分布,棉铃虫是世界性害虫,分布范围为北纬50至南纬50。我国各棉区均有分布和危害 常年主要发生于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而以黄河流域棉区危害最重。,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4,2. 发生代数,3代区 辽河棉区(辽宁),部分西北为陆棉区(新疆、甘肃、山西北部、河北北部); 4代区 黄河流域棉区(河北南部、山东、河南的新乡、郑州及全省中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部分长江流域棉区湖北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 5代区 长江流域棉区(江苏的南京、湖北荆州、黄冈,江西九江、南昌,浙江的杭州,安徽南部、湖南长沙、四川金堂); 6

7、代区 华南棉区(广东曲江、广西柳州); 云南、湖南部分地区发生7代,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5,3. 越冬方式及场所,棉铃虫一般以滞育蛹在土室越冬(一般在土内515cm深处作土室) 一般在棉花、萝卜、玉米、辣椒等寄主植物田越冬。,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6,4. 各代发生期,湖北 一代 4月下旬-5月中旬 二代 6 月中旬-7月上旬 三代 7月中旬-8月上旬 四代 8月中旬-9月上旬 五代 9月上旬-下旬,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7,二、棉铃虫的生活习性,1. 成虫 2. 幼虫 3.化蛹,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8,1)活动,成虫

8、在夜间羽化,主要在夜间活动 一般有3次明显的飞翔时刻 黄昏飞翔 婚飞 黎明飞翔 日出后停止活动,栖于棉株或其它植物丛中(棉叶背面、玉米、高粱心叶内)。,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29,2)趋光性,具有明显的趋光性 黑光灯 波长300埃(A) 荧光高压贡灯450瓦特 (灯光对越冬内第一代诱杀效果最明显),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0,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1,3)趋化性,棉铃虫具有明显的趋化性 23年生杨树枝对蛾的诱集能力很强 (杨树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杨树素能吸引大量的成虫作为其栖息的场所)。 蜜源植物,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2,4)产

9、卵,产卵量 卵散产 产卵于小麦、番茄、豌豆、玉米上 产卵具有趋嫩性、趋化性,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3,2. 幼虫,孵化高峰:以中午12时至下午6时孵出最多 初孵幼虫 第二天-中心生长点或上部果枝生长点第三天-蜕皮进入2龄; 第四天-由生长点转移至幼蕾蛀孔为害,从基部蛀入,孔处有褐色虫粪; 3龄后钻入蕾铃为害。 12龄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34龄幼虫常在上午9时前及傍晚5时钻出蕾铃爬到叶面或青铃上呈静止状态转移为害。 3龄以上属暴食期,有自相残杀习性。,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4,3. 化蛹,515cm土室化蛹,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5,三、棉铃

10、虫为害,食性 为害特点(棉花),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6,1.食性,棉铃虫为杂食性昆虫,寄主植物达200多种,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7,2. 为害特点(棉花),初孵幼虫 取食棉花生长点及上部果枝生长点 造成棉株疯长,形成“无头棉”公棉花;取食嫩叶造成叶片缺刻、孔洞; 3龄后钻入蕾为害从苞叶或花瓣侵入蕾脱落; 钻入花为害食害雄蕊或花柱基部蛀入为害花不能结铃; 铃铃外基部蛀入取食1至数个室大半个虫体露在铃外,虫粪排出铃外烂铃、僵瓣,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8,四、棉铃虫的迁飞,证 据 ?,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39,五、棉铃虫大发

11、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气候条件的影响 (二)棉区作物布局及棉田种植结构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 (三)自然天敌的影响 (四)虫口基数,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0,(一)气候条件的影响,1. 温度影响 2. 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1,1. 温度影响,棉铃虫发育的最适温度2528,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2,2. 降水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它基本适于偏干旱的环境条件 蛹的存活率、成虫羽化率与土壤湿度密切,土壤湿度过高,蛹的死亡率高,成虫羽化率显著降低 40% 35.7% 70% 46.7% 100% 100%,2020/7/18,

12、第七章 棉花害虫,43,(二)棉区作物布局及棉田种植结构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黄河流域:第一代 棉铃虫幼虫主要在小麦上取食为害;第二代棉铃虫幼虫主要在棉花上取食为害 ;第三代、四代棉铃虫幼虫主要在棉花、夏玉米及其它多种作物上为害。,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4,(二)棉区作物布局及棉田种植结构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小麦 玉米 棉花地膜覆盖 棉花肥水 棉花生育期 棉花品种,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5,(三)自然天敌的影响,1)卵寄生天敌 赤眼蜂 2)幼虫 齿唇姬蜂等 3)捕食性天敌 草蛉、瓢虫、蜘蛛(捕食卵和低龄幼虫) 4)微生物 真菌、白僵菌、绿菌、细菌 Bt 、病毒

13、-棉铃虫核型多角体(NPV),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6,(四)虫口基数,虫口基数大合适条件下代大发生,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7,六、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黄河流域棉区),(一)防治策略 (二)防治指标确定 (三)农业防治与诱杀防治 (四)生物防治 (五)化学防治,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8,(一)防治策略,1. 第一代棉铃虫为害特点及防治策略 2.第二代棉铃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对策 3.第三代棉铃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对策 4.第四代棉铃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对策,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49,1.第一代棉铃虫为害特点及防治策略,1)第一

14、代棉铃虫绝大多数在麦田为害 2)越冬代成虫发生期正是小麦抽穗期、雌虫将卵产在麦穗上 3)出孵幼虫钻在颖壳内吃内表皮和花器很难发现,23龄后,爬到麦穗表面,藏在小穗缝隙处,咬破颖壳,取食正在灌浆的麦粒、直到幼虫老熟始终蛀食麦粒。 4)正常年份棉铃虫在麦田发生 密度很低,1 m2不到头,对小麦产量没什么影响;,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50,第一代棉铃虫为害特点及防治策略,5)麦田棉铃虫是棉田第二代棉铃虫的主要虫源,防治麦田第一代能否压低棉田第二代危害幼虫口数。 策略 以搞好预测为主 (预测2代),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51,2. 第二代棉铃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对策,1)

15、第二代棉铃虫的主要危害棉茎顶端嫩蕾和嫩叶 -公棉花 2)春播棉在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具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基部较早果枝上的蕾被害后会在中部果枝上长出更多蕾来补偿,这些蕾虽然发育迟些,但仍能正常成熟,所以这阶段蕾受害脱落,一定程度上不会影响产量。 策略:二代棉铃虫保顶,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52,3. 第三代棉铃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对策,1)第三代棉铃虫主要危害蕾和早期幼铃;这个阶段气温较高,主茎生长点很少受害(植株生长快棉铃虫仅吃幼芽叶),果枝的群尖受害,也不具有危害性(立秋打顶掐群尖,抑制生长) 2)但棉花补偿能力已基本消失,棉铃虫危害蕾对产量有直接影响,蕾的损失几乎等于以后棉桃的损

16、失量。 策略:保护棉蕾不受害成为关键问题,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53,4. 第四代棉铃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对策,第四代棉铃虫集中蛀食棉铃,被蛀部分以后变成僵瓣,多雨潮湿条件下,受害铃容易霉烂脱落。 策略:保铃,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54,(三)农业防治与诱杀防治,农业防治 诱杀防治,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55,农业防治,1. 搞好冬耕冬灌,压低越冬蛹的基数 2. 种植早熟小麦、棉花品种 3. 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 4. 合理调整作物布局 5. 结合农事操作抹卵、抓虫和灭蛹 6.推广促早栽培 7 种植抗虫棉 (转基因),2020/7/18,第七章 棉花害虫,56,4. 合理调整作物布局,1)棉花与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能增加复种指数丰富天敌资源。 2)麦田是多种天敌的越冬场所和 早春繁殖地,小麦收割后麦田天敌转移到棉花上定居,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