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docx

li****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72KB
约3页
文档ID:138928560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docx_第1页
1/3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摘要:我国现行中小学生守则由教育部2015年修订实施,这是近十年来的首次修订,意义重大本文将从内容编排、文化呈现两方面来比较分析新旧版本的异同,试图对中小学生守则做出更加细致的诠释,这对我国基础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关键词:守则;德育;新旧;异同中小学生守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习惯养成所提出的一个总体的目标和要求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由教育部2015年修订实施这是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修订,新增内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新旧中小学生守则进行深层分析,对推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内容编排、文化呈现两方面来比较新旧版本的异同,试图对守则做出更加细致的诠释,这对我国基础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新旧中小学生守则内容对比:2004版: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学好思,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2015版: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意见,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在我国,学生守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旨在对学生的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道德观念加以引导,并为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树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如上所示,两个版本都从社会本位出发,从国家入手,细化到个人及家庭,再回归到社会,体现了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现行版本沿袭了我国要求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强调学生个体对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整体上以社会性为基调,涉及到中小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方方面面楼兰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重群体轻个人,重义务轻权利,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只存在于群体之中,而忽视了自我本身的价值”学生守则强调集体利益是必要的,但不能就此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非附属于群体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个人??能,促成其最佳发展基础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即在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就如何在集体中开发个人价值,我们还应多借鉴吸收国外教育理念两个守则多次出现“爱”字,旧版中出现9次,新版中出现7次足以说明“仁爱”在中国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从学生守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孝顺、尊老、对他人礼仪、守信等这些传统人伦思想,仍然是我们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此外,新旧守则的最后一条都与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得益彰显然,守则的制定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旧版守则共十条,175字新守则虽在条目上有所减少,但在内容上却是不减反增旧版多采用四字词语,宽泛高深、主旨宏远,显得恢弘大气,但缺乏具体实施方式。

这种模式对理解认知能力正在形成的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可操作性是值得怀疑的看似是教育新一代胸怀远大目标, 但不制定具体的实现目标的步骤, 起不到有效约束学生的作用而学生们会习惯于这种有目标无方法的形式, 以后也可能会善于好高骛远却缺乏实干能力学生可以将这10条守则背的滚瓜烂熟,但却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只会让学生感到迷茫例如,守则中只告诉学生要诚实守信,但却没有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诚实守信的表现此外,一些条目,如“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这些规则成年人都尚未能做到,对于青少年来说则更是难上加难了笔者认为制定在小学校里实施的规则,不能脱离教育心理学和儿童行为发展的特征年龄越小,越需要具体细微的行为指令太抽象笼统的规则,只会加大他们在实施时的困惑新版针对旧版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修订例如,将“诚实守信”细化为“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将遵纪守法细化为“不吸烟不喝酒,坚决远离毒品”;将“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细化为“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相比之下,新守则较为具体, 简单而实在,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性化色彩,涵盖了课堂内外的所有要求,都是孩子身边的事,看得见、摸得着,符合孩子生活实际,每一条孩子们都可以遵照执行。

看似琐碎, 却是维护学校纪律的最基本要求孩子们在执行这些细致规矩的同时, 不知不觉学会了遵守纪律重视德育不能只限于条款, 而应落实在教育过程中然而在当前社会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教育实际上又是轻视德育的例如分数唯上, 升学第一的观念普遍存在;即使重视德育, 也只在传授条款、知识,而未从培养其行为人手, 未从动机、认识入手因此在道德教育上,更应该注重实效性,尽量细化德育目标,让德育生活化在制定守则时,应该更加注重对象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让学生守则真正被学生接受就这一点来说,修订后的守则更具有时代意义而就如何在守则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仍然在路上参考文献:[1]王晓慧. 中美《中小学生守则》的比较及启示[J]. 中国德育, 2008(4), 91-92.[2]吴天武,宋春霞.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之比较研究[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9),1-3.[3]杨文娟,葛金国.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的比较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6),21-23.[4]楼兰.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J]. 领导文萃, 2007(5), 170-17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