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928093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和弹性分析魏军锋 中富证券公司 平新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o.C2002019 2002年12月30日摘要:本文以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为中心,构造了多产出成本结构模型。根据S移动公司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各个分公司的成本数据来估计模型。在此框架下,首先,我们分析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特点以及各个投入要素(劳动,资产和物料)的替代弹性、价格弹性和产出成本弹性。然后,我们简要分析了S移动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并且预测了其趋势。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和弹性分析魏军锋 中富证券公司 平新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摘要:本文以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为中心,构造了多产出成本结构模型。根

2、据S移动公司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各个分公司的成本数据来估计模型。在此框架下,首先,我们分析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特点以及各个投入要素(劳动,资产和物料)的替代弹性、价格弹性和产出成本弹性。然后,我们简要分析了S移动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并且预测了其趋势。一、 引言 中国移动通信业从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以来,发展非常迅速。1995年,GSM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1997年中国移动用户突破1000万户;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2000年底,中国移动的交换容量超过1亿户;到了2001年7月,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已经跃居全球第

3、一大移动通信市场。在市场迅速变化的同时,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了。从一开始中国电信独家经营,继而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打破中国电信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通信市场一分为二;1997年,广东和浙江移动公司在香港的上市,开始了移动分营。到2000年4月20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两寡头竞争局面的正式形成。但是故事并没有在此结束,中国电信的再次改组方案的出台和其他电信营运商,如吉通公司、网通公司,纷纷进入电信市场参与竞争,使得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虽然去年移动通信继续维持高增长、高利润的双高态势,但是中国移动营运商都面临着通信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多

4、元化、资费水平总体走低等市场和政策环境。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电信营运商可以通过资本融入或者直接投入等方式参与中国移动市场的竞争。面临这样的市场价竞争环境,各个移动通信营运商内外兼修、竞争战略层出不穷。其中传统而有效的市场战略是降低价格、扩张市场规模,但是价格策略的底线是公司本身的成本,而且它的成效还依赖于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弹性。移动通信企业的成本结构不同一般的传统企业,它的特点是前期固定投入巨大,主要包括基站建设和交换机建设;营运中网络维护和设备保养的固定支出比率较大;而人工和其他费用支出较小。下表I是S移动公司近几年的通信业务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表I项目1999年2000年2001

5、年7月一、通信业务成本66.9681.4071.311、工资 3.712.794.362、职工福利费0.350.390.573、折旧费40.8237.4141.804、修理费9.087.063.795、低值易耗品1.761.730.396、业务费11.2432.0320.40二、管理费用31.5915.748.14三、财务费用1.452.851.08四、营业费用19.4合计100100100从上面成本结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S移动公司的成本中主要是通信业务成本,大体占7080之间,尤其是交换机和基站上的建设成本非常大,就98年的两项投资占当年总成本的50%左右。这使得移动公司的折旧费用在总成本

6、中占很高的份额,基本上占总成本40%左右的份额。移动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全球通、神州行和神州通,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如IP业务和INTERNET业务。下表是S移动公司2000年的主要收入结构。 表II 基本月租费基本通话费国内长话费其他收入收入小计20.57%56.26%9.87%13.30%100% 本文试图研究,在这样的成本和收入结构情况,移动公司如何应用其价格策略,以及这样策略的制约因素和作用空间。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估计S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并且分析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特点以及各个投入要素(劳动,资产和物料)的替代弹性、价格弹性和产出成本弹性;在第二部分,

7、我们简要分析了移动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并且预测其趋势;第三部分是结论。二、成本函数分析生产函数或者成本函数的计量模型,其目的在于估计函数本身的特点,如要素替代关系、技术变化的特性和规模经济的作用等。传统的计量模型以生产函数或者成本函数的某些特点为假设来构造的。但是这样假设先验地给定了函数特性,使得不能很好的描述成本函数的特点。如著名的Cobb-Douglas函数形式就要求所有要素的替代弹性等于单位弹性。虽然阿罗(Kenneth Arrow)、索罗(Robert Solow)等(1961年)构造了一种常替代弹性(CES)函数,该函数形式将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作为一个未知的变量,使得函数形式相对灵活

8、。但是该函数形式同样给定了一些假设约束,如可加性和齐次性,同时限定了替代弹性的形式。McFadden(1963)和Uzawa(1962)分别证明了常替代弹性(CES)函数形式的各要素替代弹性都是一样的。本文中采用的translog函数形式很好的克服了以上问题,首先,translog成本函数的要素替代弹性不一定为单位弹性,而且没有给函数形式上预先假定要素替代弹性的固定模式,增加了函数的灵活性;其次,可以对translog 成本函数求导可以得到投入要素份额函数。对电信行业生产函数或者成本函数的研究和估计已经有很多文献。在美国,主要注意对象是AT&T和Bell公司。如Christensen等(198

9、3年)、Evans和Heckman (1988年)、和Diewert 和Wales(1991年)根据Bell电话公司分割以前的数据,估计和研究了美国电信行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结构。由于时间跨度的增加和竞争的多元化,近来的研究更关注市场竞争对生产率的影响以及Bell公司的分割对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影响。Oum 和Zhang(1991年)根据美国电信行业19611987的数据估计了这个时期电信竞争对生产率的效果,并且得出竞争对促进生产率有正效应的结论。Robert Crandall (1990年)研究了Bell公司的分割对美国电信业的生产效率、劳动效率和生产率等方面的影响,他认为这样的分割并没有造成

10、电信业效率的损失。而Wilson和Zhou(2001年)对本地电话公司成本函数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成本函数是满足次可加性的,这就表明本地电话市场是一个自然垄断市场,引入更多的竞争者反而会造成效率的损失。本文试图根据S移动通信公司的成本结构,构建多投入多产出成本模型,应用移动公司实际成本数据,估计成本函数,并且根据已经估计的成本函数来分析移动公司成本函数的特点,例如投入要素替代关系和投入要素的价格弹性等。I、 模型描述本文构造了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成本函数模型。我们假定移动公司使用一定量的资本(K)、人工(L)和物料(M)进行生产,产出向量为Y,那么生产函数为:根据对偶性,我们可以得出移动公司的成本

11、函数:其中C是移动公司的总通信成本,P是投入要素的价格向量(其中是资本价格,是人工成本,是物料价格),Y是产出向量,我们将成本函数用translog函数来逼近,具体形式如下:根据Shephards Lemma,各个要素的份额函数Si:限制条件: 我们将上述成本函数和要素份额方程联立,应用叠代似乎不相关回归(ITSUR:iterated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方法进行估计。为了避免奇异性,我们在估计中没有包括物料份额方程。II、数据和变量主要的数据来源是S移动公司以及下属11个分公司的月度财务报表。这些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明细表、成本费用明细表和主

12、要财务指标报表。原始数据是一个包括了这些单位从2000年1月到2001年8月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但是由于报表的不完整性,回归所用的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了调整,具体请见下表:序号公司有效数据时间1分公司12000年1月到2000年10月, 2001年3月2001年8月2分公司22000年1月2001年8月3分公司32000年1月2001年8月4分公司42000年1月2001年8月5分公司52000年1月2001年8月6分公司62000年1月2001年8月7分公司72000年1月2000年12月, 2001年2月2001年8月8分公司82000年1月2001年8月9分公司92000年

13、1月2001年8月10分公司102000年1月2001年8月11分公司112000年1月2001年8月上述成本C和要素份额S都是投入要素价格和产出量等外生变量的函数。在模型估计中,我们使用的成本是通信成本,不包括公司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我们把投入要素简单地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人工投入(L),资本投入(K)和物料投入(M)。我们将通信部门的工资和福利总和除以通信部门的职工总人数得到人工价格(),但是由于通信部门的职工总人数不能得到,我们将公司当月的工资和福利总额除以公司职工总人数,所得结果作为人工价格()。我们把公司当月的固定资产折旧作为该公司的资本支出,并且将资本支出除以当月移动用户的实际到达

14、数,得到资本价格()。把成本费用中的其他费用,主要包括网络维护费用、修理费用和低值易耗品,作为物料支出,并且将物料支出除以当月移动用户实际到达数,得到物料价格()。移动公司的产出不同于传统企业,它提供给用户的是移动通信服务,而不是一般有形的物品。我们可以根据物理量和收入量两种方式来计算移动公司的产出。所谓物理量,就是移动公司在提供服务时候,发送的数字信令和语音信号的数量;而收入量是指用户所交纳的通话费用,主要包括月租费,本地通话费,国内长途通话费和国际长途通话费,还包括其他费用。为了数据采集的方便以及根据收入量与物理量之间对应关系,我们采用了收入量来衡量移动公司的产出。它们具体包括本地通话费(Localfee)、长途通话费(Tollfee)(只包括国内长途通话费)和其他通话费(Otherfee)。其他通话费包括国际长途通话费月租费、入网费、增值业务收入、数据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净值。各个要素份额等于该要素支出除以总通信成本。 具体的变量定义如下:变量序号变量定义Fixfee1月租费收入Localfee2基本通话费收入Tollfee3国内长途话费收入Otherfee4(6)-(2)-(3)Totalfee5通信业务收入Wage16通信部门的工资和福利Wage27该单位总工资加福利Averwage8该单位总工资加福利(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