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语文诗意教学中的引领作用.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919553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在语文诗意教学中的引领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在语文诗意教学中的引领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在语文诗意教学中的引领作用.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在语文诗意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摘 要:语文在生活中是每个人学习、工作的工具,同时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对培养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诗意,是人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诗意语文”这一名词目前倍受教育界的关注,如何解读诗意的语文,营造诗意的课堂,已是新课改对授课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语文教师在诗意课堂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语文诗意教学;文化修养;诗意课堂;引领作用高中语文学习是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高中生语文学习在字词的积累、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一定高度,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

2、能力。诗意教学是运用各种手段描绘形象化的意境、营造一种整体意蕴,文学评论家朱自强先生说过:“只有经过感受和同情润泽过的心灵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类愿望指向的生活。”很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多一点人情的滋养,人性的滋润。学生在富于诗情画意的课堂里浸润,逐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修养的提升。一、教师在语文诗意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一)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一个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就是要做文化的传承者,诗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中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魂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领悟、去沉醉。诗意的语文,让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二)心灵的唤醒者美国学者柯伦曾经说过,教师“掌握有

3、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能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无知到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唤醒。唤醒并培育学生心灵的幸福,语文教师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用发自肺腑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让语文课堂真正能充满诗意和人文魅力,切实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效率。这是诗意语文的特性所在,也是语文课堂的最大任务。(三)价值的引领者诗意的语文教学能让学生敏锐感知学习中的美好,以此提升生命的价值,从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进入美的殿堂,继而感受美的魅力。通过诗意教学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 情

4、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发展。”诗意教学运用朗读、想象、对话等艺术手段感染着学生,提升生活的意义,升华高尚的情感,健全成长者的人格,使精神发育得更加健康。二、如何在课堂上深入“诗意”教学(一)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感悟“诗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诗情画意存在于生活中,蕴藏于文本中,一个成功的教师是组织活动的能手。作为语文教师还必须带领学生走进 自然,走进生活。在学生收获审美愉悦时或吟诗对歌时,诗意就这样在学生的生活中浸润着,渗透着,存储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高中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扩充学生的视野

5、,为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创造条件。在充满诗意的教师的引领下,带领学生扩充诗意的学习视野。在新课改的春风下,我们应该自觉追求语文教学的审美化,让语文教学流淌着诗意的美。(二)拓展语文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对于高中阶段的多数学生来说学业压力较重,自己查询资料的时间也十分有限,其语文知识的掌握大都局限在课本教材中,但是他们对于课外的相关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语文的学习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该注意课外广泛搜集更多的素材,帮助学生们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三)用情感和语言打造诗意课堂,提升学生

6、的文章鉴赏能力语文是一门充满感性和人文色彩的学科,它是播撒关爱、书写心灵、放飞梦想、施展才?A的精神驿站和心灵小屋。语文老师,就是开启这扇门的领路人。课堂,就是最好的展示舞台。正因为这样,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才越来越强调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对语文和文学审美形成一种敬仰感、膜拜感和神奇感,充满饱满的探索意识、创造意识、表达意识和写作意识。营造情感氛围和审美空间,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提高语文素养和生命品味,这才是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教师要善于用诗化语言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文学鉴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此,在经典阅读的过

7、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充分发挥想象力。其次,教师应该将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在高中教材中有很多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作品,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向学生讲述文学作品的表面信息内容,学生便很可能领悟不到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透过作品表面信息,思考不同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悲欢情仇,以及不同社会中的风俗人情、历史变迁。最终达到通过文章阅读,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效果。三、结语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下,我们应重新建构高中语文的教学理念。应凸显人文思想,使语文教育回归“人”这个教学平台。语文教学是一种美的享受,“诗意语文”更是美的升华。创造一堂富有“诗意”的课需要有深厚的“内功”,需要对课文的深钻苦研,更需要高尚的人文情操和卓越的教学智慧这些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课堂上捕捉学生这些智慧的火花,我们教师便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诗意的课堂。参考文献:1张兰芳.如何创建语文教学中的“诗意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224-225.2钱萍.智慧运用活动单诗意引领语文课堂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作用J.文理导航,2010(10):2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