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演讲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905870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才演讲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口才演讲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口才演讲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口才演讲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口才演讲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才演讲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才演讲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检索与分析讲稿(1)课程目录第一章 信息检索与分析理论基础 (4次)第二章 文献信息源及其数字化发展(4次)第三章 网络资源与搜索引擎(4次,其中2次上机;内容包括网络免费资源的获取和搜索引擎知识的介绍和运用)第四章 中文数据库的使用(6次,其中2次上机;主要以本馆数据库为讲授对象)第五章 外文数据库的使用(6次,其中2次上机;主要以本馆数据库为讲授对象)第六章 基于图书情报平台的信息检索(4次,其中2次上机;)第七章 文献信息的分析与利用(2次)第八章 个人文献信息管理软件介绍与利用(4次;其中2次上机)第九章 知识汇总与考试准备(2次)考试方式:统一考试(笔试、闭卷)作业网上学习方式:

2、下载课件和讲义的地址http:/ Information Retrieval) http:/ 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3.叶鹰.信息检索: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焦玉英等.信息检索.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5.马费成.信息管理学基础.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6.沈固朝.信息检索(多媒体)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王知津.科技信息检索.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信息检索与利用,鄢春根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9.信息检索与利用,洪全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7年10.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第2版)

3、,林豪慧,孙丽芳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年导言 信息检索与分析解析一、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解释:信息检索与分析1、信息检索课程的出现信息、能源和材料,并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20世纪以来,人类创生的信息量高速增长,浩如烟海。信息检索,就是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查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为实现这个过程是需要适当理论和方法的,信息检索课应运而生。2、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作为一门学科,信息检索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但在20世纪中期以前,信息存储和传播主要以纸质为载体,信息检索活动也是围绕和文献的获取和控制展开的,因此,信息检索研究关注的是如何检索利用文献中

4、记载的信息,文献检索一度成为信息检索的同义词。现代意义的信息检索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是1946年计算机出现后在国际上逐步得以确立的。3、信息检索教育教育部(当时是国家教委)1984年发出的“高教一字004号”文件要求在高等教育院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20余年来,文献检索教育尤其是手工检索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多种载体多种记录方式的非纸信息急剧的增加,靠“手翻、眼看、大脑判断”的手工检索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计算机信息检索应运而生;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全球性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和普及,更进一步的推动了信息检索的发展,使得网

5、络化信息检索逐渐成为信息检索的主流。二、和信息检索相关的几个术语的解释和理解1、信息定义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的事件的不定性减少。(*注:中国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GB48944-85)有关信息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信息的定义有100多种,至今仍无法统一,为各界普遍认同。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信息本身的因素,以及认识层次上的差别造成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这个概念有不同的解释。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和哲学的定义不同于图书情报学对信息的定义。控制论专家N维纳(N. Norbert Wiener)从信息自身具有的内容属性给信息下定义被许多

6、研究所引用。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C.E.Shannon)1948年在通信的数学原理一文中将信息定义为“两次不定性之差”。国内在这方面也有许多争论。信息的定义之所以呈现多样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信息本身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物;第二,信息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许多分支学科仍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很确切;第三,人们出于不同的研究和使用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或层次出发,对信息概念就会作出不同的解释。因此,许多学者建议将信息的要领分为不同的层次来解释。在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层次:一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即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7、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表征,不受主体意志的影响。不停运动着的事物不断产生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二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即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例子:信息的要领是十分广泛的,世间万物的运动,人间万象的更迭,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据说上古时期,诺亚的方舟在洪水中飘荡许久,当放出的飞鸽衔回一束橄榄,意味着带回了洪水已退的信息。那么李太白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花流水九天。”给我们带来的显然就是庐山瀑布的信息;苏东坡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我们传递的是赤壁怀古的信息。从自然界角度

8、看,表征物质的属性:地球昼夜的变化是一种信息,它反映出地球绕太阳自转的运动特性和状态;山的高度是一种信息,它反映出山的空间特性;树干的年轮是一种住处它反映了树木成长的时间特性树龄;闪电是一种信息,它反映了云层中所含能量的不知所云 性;花的香味也是一种信息,它反映了花分子结构的化学特性等等。)2、知识是人类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概括和反映,是大量有组织的信息,是关于事实和思想的有组织的陈述。提供某种经过思考的判断和某种实验的结果。(1)知识的分类根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出版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第一类 “知事(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也可理解为Know-wh

9、en、Know-where;即在什么样的时间(Know-when)、什么样的地点或条件下(Know-where)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第二类 “知因(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的生产是在专门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的;第三类 “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被称为技术情报和商业秘密,其典型是企业开发和保存于其内部的技术诀窍或专有技术;第四类 “谁以及是怎样创造知识的(Know-who)”侧重创造思想、方法、手段、过程以及特点等的了解。还有一种分类: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10、Knowledge)。所谓显性知识是指经过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化和度量,并以文字、公式、计算机程序等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正式的、系统化的方式(如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等)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掌握的知识。典型的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它是有载体的、可以表达的,OECD的分类中“知事(Know-what)”和“知因(Know-why)”;隐性知识是与人结合在一起的经验性知识,很难编码化,并将其文字化或者公式化,它们本质上以人为载体,因此难以通过常规的方法收集到它,也难以通过常规的信息工具进行传播。隐性知识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

11、语言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例如:技术高超的厨师或艺术家可能达到世界水平,却很难将自己的技术或技巧表达出来从而将其传播给别人或与别人共享。隐性知识对应的是OECD中的关于Know-how和Know-who的知识,其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2)知识的来源第一类是人脑之中,以主观意识存在,只有当以一定的形式,通过一定的载体表达时,才能为其他人所感知;第二类是存在于实物之中,如古文物、样品、样机、物品等。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实物而获得某种知识;第三类是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之上,例如刻在甲骨上、印在纸张上

12、等,这就是文献。3、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注目前有关文献的较权威的定义主要有两个,一是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草案)(ISODIS5127)的定义,“为了把人类知识传播开来和继承下去,人们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将其记录下来,或写在纸上,或晒在蓝图上,或摄制在感光片上,或录到唱片上,或存贮在磁盘上。这种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的记录统称为文献。” 另一个是中国的国家标准。是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文献的构成要素(1)文献信息是文献的内容(2)符号系统是信息的携带者(*注:文字已不再是表达思想的唯一手段,图形、声频、视频等同样成为表达思想

13、、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总的说来,文献中的符号系统指图画、文字、公式、图表、编码、声像和电磁信息等。)(3)载体是符号赖以依附的“寄主”(*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存贮和表达人们思想的物质载体不同了,从金石、竹简、羊皮、丝帛、纸张发展到用感光介质和磁性介质。从非人工材质的泥版、岩石、石板、兽骨、木板、竹片、 兽皮、树叶、桦树皮等到各种人工材质,如无机材质(陶、砖瓦、瓷,玻璃等)、金属材质(青铜、铁、铝、金银等)、高分子材质(帛、纸、胶片、醋酸纤维等)、复合材质(磁带、光盘等)。纸质文献已经多得不便于快速传输信息、高效查阅和高密度存贮了,于是其他介质的文献应运而生,这些文献主要包括:纸质文献具有价格低廉、质地柔软、易于书写、携带和收藏等其它一些载体所无法比拟的性能而成为文献家族的主干。)(4)记录方式是将文献的符号进入载体的方法和过程(*注:按记录方法分可有手工记录、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