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发现创新”一片天.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9868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开“发现创新”一片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开“发现创新”一片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开“发现创新”一片天.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开“发现创新”一片天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要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多元化”的方法,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语文教学拓展为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几种尝试,试图打开“发现创新”一片天。 一、 有效设计高中语文的第一节课在苏教版的必修一教材中,第一模块

2、是“向青春举杯”,其下又分为三组,分别是“吟诵青春”“体悟人生”和“设计未来”。为了让同学们在高中的第一节课上就能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青春该怎样度过,未来人生的道路该往哪里走,我将第三组“设计未来”中的一篇文章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提到第一节课,并且有意识地没有发语文书,设计了一堂语文活动体验课:给每人发了一张白纸,学生们也很好奇于第一节课却不用课本,我按照课文中的顺序,要求他们先写下“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强调只有认真思考才可能有真切体验),然后依次划去相对不重要的一样,直至留下最后一样,并将舍弃的理由简要写下。同学们就如文中所说的那样,由最初的嘻嘻哈哈渐渐变得寂静沉默。写好后我请愿意公布自己选

3、择的同学说说他的五样以及舍弃的结果和理由,同时,再三强调每个人的最终选择没有任何高下优劣之分,它只是你个人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最后发下课本看看毕淑敏的五样是如何选择、舍弃和保留的。在课后请他们仿毕淑敏也写一篇“我的n样”,n可以是16的任一数字。而在之后的随笔批改中,我看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做了认真思考和选择,这堂活动体验课给了他们不小的触动。我以为,这至少达到了我设计这堂起始课的目的。二、 诗歌教学中的学生独立鉴赏、仿写及自由创作同样还是必修一,在第一模块里有一组“吟诵青春”的诗歌,在配套的读本必修一中还有一组现当代经典诗歌,都值得赏析。我觉得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正处于诗情迸发的年龄,他们对诗

4、歌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以及创作的极大热情。因此,我只选择了其中的一两首作为范例进行了赏析指导,其余的诗歌全部交给学生来赏析,把课堂交给他们。但提醒他们:人数上可以自由组合,以三人以下为佳;时间上长诗可以一节课,短诗半节课为宜;内容上可以全方位赏析,也可以就其一点深入挖掘;形式上可以多样化,鼓励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从赏析的内容、语言、形式等方面设定了评分标准。同学们非常踊跃,参与度高,无论从形式的多样化还是从鉴赏的多层次和深度上都给我带来惊喜。甚至有不同组的同学选择同一首诗,鉴赏上互为补充。配合这组诗歌教学,我要求他们任选一首进行整首或片段的仿写训练,同时完成一首诗歌的自由创作。同学们的热情

5、极高,写出了一批相当棒的作品,我在班级里做了部分展示,并且向校报或校刊推荐了稿件,这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三、 先体验感受后理解思考在准备苏教版必修二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始终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盲人对光明的渴望、海伦对世人的劝诫。因为作为正常人,正如海伦所说,他们把能看见、能听见当作理所当然的事,这些天赋才能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有些人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于是我在上课伊始让他们两人一组绕最熟悉的校园走一圈,最后回到教室。要求其中一人必须闭上或蒙上双眼,行进途中无论何种情况都不能睁开眼睛或张口说话,另一人要完全起到引领、提醒和保

6、护的作用,不要让“盲哑”同学受到任何伤害。当然在路程到达一半时,双方角色互换,这样两种状态都能体验,从而顺利走完整个过程。回到教室后我让他们说说感受。有些人自我揭发根本坚持不住不说话不睁眼,觉得那感觉太受不了了,虽然只有短短十分钟左右。坚持下来的同学感触最深的有:当什么都看不见时,对旁边的人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感,同时又有极大的不信任感;当什么话都不能说时,想表达清楚意思太困难了;当身边是一个 “聋哑”人时,要随时随地地关注提醒,一不小心他就会出状况,太辛苦了!这时再翻开课本,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学们很深切地体会感受到了海伦对光明的渴望,对文意的理解和思考也相当深入和透彻。之后,有同学还忍不住

7、把这次“聋哑”人的经历和体验细腻地描摹在随笔本上。四、 将课文拓展为一次图片展示和口语表达结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模块中的图片两组,我要求同学们分组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在班级举办“渴望和平”图片展。并请同学们选一幅自认为最具震撼力的图片做口头介绍,可以介绍图片的内容和时代背景,可以说说从哪些角度记录战争苦难的,甚至可以从图片的取材和画面的构图分析它的震撼效果。而同学们选材视野之宽以及时代感和贴近当下现实,着实让我惊讶,而在对图片的解读中,他们对战争与和平颇有自己的思考。当然,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还有许多好的方式可探讨。教师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多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多设计些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打开“发现创新”的一片新天地!(:南京外国语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