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7461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境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境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运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改革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主体的互换、教师角色的变化摆在了所有教师的面前。而面对新课改的迅速推进,自己一开始不以为然,甚至抵触,而后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自己开始感到迷茫:以往的教学都错了吗?开始反思,慢慢地认识到了问题,对新课改逐渐接受,最后成为积极的推进者。回想从前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束缚了自己的思想,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在教学上越来越缺乏创造力,墨守成规,知识体系也日益老化,从而使自己的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学中出现了瓶颈,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实现教学的又一次飞跃?新课改为自己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走出去,观摩学习,迎进来,接受新的

2、教学理念和方法。正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的历史课堂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既是师生共同学习发展的场所,也是我们情感成长的地方,这里就以我的一堂戊戌变法教学课谈谈我的转变。一、导入环节:诗歌与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突出教学内容主题传统的导入,无非是温故而知新或者运用视频、图片调动学生。而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想到本节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如果单纯用语言,感染力不强。因此,我设计了图配诗的方式,“无奈清季风雨交,外寇内患日飘摇。图存光绪瀛台冷,纵欲慈禧颐园骄。谁言危局无辅弼,敢有志士横刀笑。康梁鼓噪声方炽,武昌城头传巨炮。”既满足了学生的视觉感受,又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把本节知识巧妙地贯穿于

3、其中,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在教学中,导入环节安排的时间并不多,但它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它不仅仅是为后面的正课内容做准备的,还具有调整学生学习心理、提示学习内容的作用。一堂课刚刚开始前,学生的情绪还处在波动之中,或沉浸于上节课中,或还在下课的兴奋中,如果这时教师马上讲授新课,学生还没有回过神来,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这时运用情境,通过图片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诗歌又让他们直接体会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这就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思想与知识上的准备。二、新课环节:问题创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他们自主合作学习这堂课中,教学的重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一个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4、的思想。按照以往教学模式,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统统一讲到底。这次,在处理这两个知识点时,我则将问题情境化,采用了大量的文字材料与图片材料来创设情境,用巧妙的设问来突破重难点知识。在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时,先显示了马关条约签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片和甲午中日战争战前战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格,然后提出问题:“这些历史现象和戊戌变法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这种方式,把学生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使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就能得出结论:前者反映了当时我国民族危机深重,是变法运动开展的社会基础;后者则说明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为变法提供了经济与阶

5、级基础。而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材内容和提供的资料填表完成的方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让他们树立互帮互助的集体协作观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康有为的思想,在这里我巧妙地插入了康有为的著作孔子改制考中的一段话“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接着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此做法有什么利弊?层层深入的设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最后揭示出其思想的局限性,学生从中既获得了知识,又有了一种意犹未尽的学习感觉。三、小结环节:创设学生自己动手的情境,留下学生继续探寻的悬念课堂小结环节中

6、,我安排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点间的关系,自己动手画出一张本课的结构图。学生完成后,互相点评,找出其优缺点。这种方式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对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方法的一种尝试,它既能反馈出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学生通过自我小结,发现本节的知识点都指向了戊戌变法,他们发出了疑问: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理,为下节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堂课并不能证明课改的成功,但它却是对新课改精神的一次有力实践,也是自己突破教学束缚的一次尝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贯彻新课程理念是提升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正如一句俗语所说:我们永远在路上!编辑 张珍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