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化学测验数据进行处理(1).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6474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对化学测验数据进行处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对化学测验数据进行处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对化学测验数据进行处理(1).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对化学测验数据进行处理(1)运用统计方法对通过化学测验等手段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不但能使数据不再杂乱无章,而且能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对数据所属总体作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估计和推断,揭露数据隐含的信息,为教学评价提供可靠依据。现对一些数据处理方法作扼要介绍。一、数据的初步处理通常采用列表法和图示法对数据进行科学分组、归纳、概括,使之系统化。(一)列表法表格形式中,以频数分布表最重要和常见。下面以某班级化学考试成绩为例,说明如何编制。1求全距R:在本例中R=最高分-最低分=95-50=452决定组数和组距:组数过多会失去分组化繁为简的意义,太少则组距太大,造成计算结果的失真,一般以1020

2、组为宜。本例分为10组。组距指每一组的间距。一般是将数据等距分组并且进为整数。3决定组限:组限即每组的起止范围。最高组要包括最大值数据,最低组要包括最小值数据。本例中的组限为5054、5559、,也可省去上限,记为50、55、。4求组中值:组中值指各组的中点值,也称组中点,用Xc表示:本例中第一组的组中值为:5登记频数:将每个数据按所属的组一个一个登记于表中,登记时可用划“”法或记“正”法。登记完毕后,统计各组登记的数目,即得频数(f)。至此,一个简单的频数分布表制作完毕,由此表可大致了解数据分布的情况、整体水平及差异程度。(二)图示法处理教学测量数据常用的图形是直方图和多边图。1直方图由频数

3、分布表可以制作频数直方图:以分数为横轴,频数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横轴上标出各组分数的上、下限,以组距为宽、各组频数为高作出各矩形,即得频数直方图。左下图就是根据表21的资料所作的直方图。2多边图频数多边图的画法与直方图相似,不同的只是它是以每组的组中值代表该组数据作横坐标,再在纵坐标上找出相应的频数相交成一点,然后把每个点用直线联接就成多边图。右上图为据表21制作的频数直方图。3频数分布曲线如果所考察的分数增多,组距减小,多边图的折线会变为光滑均匀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频数分布曲线。下面是三种常见和有用的分布曲线。二、数据特征量的计算上述图表只是一种粗略、直观的概括,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要

4、计算出反映数据特征的量数,如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一)集中量集中量中以算术平均数用途最广。它的计算式为:其中,f1第i组数据的频数,Xi第i组组中值,N总频数(N=fi)当原始数据较多或分组较多时,可以通过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或计算机帮助运算。具体的使用方法参见各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二)差异量研究数据分布不仅要考察它的集中趋势,还要考察分数的离散程度、变化的大小,即差异量。教育统计中常用的差异量有全距、方差和标准差等。全距计算方便,但它受两端数据的影响太大,没考虑中间数值差异,感应不灵敏。方差和标准差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两个差异量数。方差是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用2(或S2)表示:N总频数

5、方差考虑了所有数据的变异性,在理论研究上有重要价值,也方便了代数运算。但方差与原数据单位不一致,因此将方差开平方后得到的标准差(或S)在实际中使用更多些。Xc组中值,f各组频数,标准差可以用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或计算机方便地算得。若两组数据测量单位不同(如两门不同学科、平均数相差较大的测量),不能直接利用标准差的大小来比较差异程度,而应用使用相对差异量差异系数。差异系数是标准差与算术平均数的百分比,这是一个没有单位的相对量,用Cv表示:利用差异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学科或不同班级考试的差异程度,还能用于判断学习分化程度:若Cv9,可以认为没有分化现象,若Cv18,则分化现象显著。(三)相关量对教育现象

6、中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称为相关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量称为相关量。相关研究对分析测验的质量以及进行教改实验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量常用相关系数表示,取值范围为-1r1。正号表示正相关,说明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同增同减);负号表示负相关,说明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此增彼减)。r的绝对值大小表示相关的密切程度,r越大,说明两个变量关系越密切,r越小,相关程度越低,r等于零称零相关,说明两个变量变化无关。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和条件选用。下面介绍在教学测量和评价中常用的两种相关系数计算法。1积差相关系数:Y数列的离差,N为两个变量的数对个数,x为X数列

7、的标准差,y为Y数列的标准差。如果公式中的离差和标准差用原始数据代入并化简,数据较多时,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对于只有单变元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可用计算器分别求得。对于有线性回归功能的计算器,求积差相关系数简单又准确。详细见各计算器说明书。使用积差相关系数时,有几点说明:使用条件:两个变量都是正态变化的连续变量,两个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数据要成对,一般大于30对。相关系数不是等单位度量,不能进行简单比较。例如,r1=0.6, r2=0.3, r3=0.20, r4=0.50,不能认为r1=2r2, r1-r2r4-r3。相关仅仅是两列变量联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并无因果关系。评判两列数

8、据相关程度的强弱,首先要从性质上具体分析事物间是否真的存在相关,因为毫无联系的两列变量代入公式,也可能会求出一个有显著意义的相关系数来。其次相关程度还与取样大小有关,对所求的相关系数,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统计量进行显著性检验。积差相关系数可利用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临界值表(附表1)进行判断。例如:算得化学平时成绩和毕业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r=0.780,自由度=N-2=10-2=8查表知显著性水平为=001时,r(8)0.01=0.7650.780这说明有99以上的把握说化学的平时成绩和毕业考成绩有显著关系。2等级相关系数:教学中,有些变量只能分出等级,如思想品德优劣、课堂教学质量等,这些变量

9、是不连续的,应采用等级相关的方法处理。此方法又称等级差数法,适用于两变量都为等级次序和可变为等级次序的资料,或当两列连续变量N30时,也要按大小顺序排列编号、变换为等级变量。rR等级相关系数,D两数列成对等级的差数,N总对数。rR的显著性可通过查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显著水准表(附表2)进行判断。下面以表3资料为例,说明等级相关的计算方法。求变量X、Y的等级Rx、Ry:将数列由大到小排号,最大为1,依次递增。遇相同数目,取几个值所占等级的平均数。求出对应的等级差数D和D2,并将D2加和。代入公式:查附表2,在双尾检验中,当N=10,显著性水平为=0.1时,rR(10)0.05=0.6480.744,故有90以上的把握判断化学毕业考成绩与平时成绩相关。等级相关不涉及变量的分布状态及成对数目大小,它的适用范围更大,不过精确度比积差相关系数差。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怎样进行化学实验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