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3074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学习语言文字的根本使命是运用,是将汉语这一凝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语言能够传承和发扬下去。如何提高学习的习作能力?更多的教师是把目光凝聚在习作教学的创新研究上,可往往效果不佳,我认为这种缘木求鱼的方法,实在是令很多学生摸不到门道,走了不少弯路。实际上,我们纵观语文教材,会发现编者所选文章篇篇精彩,更不乏名家大作,实在是习作的典范。既如此,文本就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更是习作指导与练习的直接资源。如果我们能针对每篇广西中的习作资源,恰当的指导学生用其材,学其法,那么,以其每学期28篇左右的教材为示范,我们的学生至少能学到二十几种的写

2、作技巧,这不是很好的训练方式吗?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尝试中,我和学生们尝到了甜头:教师没有了教的苦恼,学生没有了写的畏惧,使习作变为欲罢不能的兴趣与爱好。现在,我的学生们只要完成了一篇文章的阅读,就会主动思考文本中有哪些可利用的素材,可学习的方法,可想象的空间,进行尝试。孩子们在练笔时还不时会大胆的创新和综合利用各种文本资源,让我在感叹方法得当的同时也沉浸在喜悦之中。 下面,我愿将探索的方法略举茔茔大端,以求与同行们相互切磋,举一反三。一、将插图转换为文字所有的文本资源几乎都配有鲜明生动的插图,这些图对文章起着画龙点睛之功效,而有些插图文中并没有做细致描述,只是一笔带过。画面虽然表现的只是瞬间的场

3、景,也为学生提供了素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静止的景物变的鲜活起来。文字的体验应是具有个性化的应融入到学生各自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其中有一幅儿子从废墟中得救后与父亲紧紧拥抱的插图,在阅读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图中的情节。可以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使之这个场景丰满形象起来。不难发现,在学生画变成话的同时,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样的习作资源,小语教材十分丰富,老师只要善于把握课堂学习契机,加以引导、点拨,定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二、仿写原文仿写自古以来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仿写中蕴涵着创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

4、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读了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推陈出新的。教育家克鲁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儿童那样重要。”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读了课文的句段,或多或少都会领悟到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奥妙。仿写就是把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运用到自己习作片段中去,它是初学写的有效手段,是走向独立写作的桥梁。仿写可以对全篇课文进行,也可根据内容进行片段练习。包括对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方面的仿写。如小语第十册现想的风笔开篇是极为抒情的景色描写,然后引出了人物,接着从刘老师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展现了一个残废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给人以奋发的力量和启迪。文章

5、的开头可以变换季节,如“又一个冬季到来了。天空中又飘满盈盈雪花,如蝴蝶的精灵一般,给人间大地披上圣洁的白衣。每当看到孩子们在雪地上追逐、打闹、堆雪人的情景,我就想起了我市的残疾按摩师郭权叔叔。”然后写了郭曾与他家是邻居,他亲眼目睹了这位盲人身残志坚、自学成才、自食其力的奋斗历程,由衷的发出了慨叹:一个盲人尚且对生活如此的热爱,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小学生又如何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呢?文章写的是饱含真情,又充满诗意,不是亲眼所见,怎能相信出自小学生之笔呢?这可都是防写的功劳呀!三、续写和扩写课文课文是思想、情感和语言综合因素的智慧结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亿经历、所观察到的事物远不止课文中所呈现的

6、。这就为学生续写、扩写课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揣摩课文表达方式后,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续写课文。主要针对故事类的课文,比如为穷人小音乐家扬科小抄写员等课文续写,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扩写是以原文为任借,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的练习。而文本中大量的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学习提供了思维驰骋的广阔空间,尤其是扩写的好材料。我们学习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词,在充分理解了写作背景后,将它扩写为思乡的散文,描绘出词人在夜深千账灯时,无法入睡,家乡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风雪交加中“聒碎乡心梦不成”的忧伤之情。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有了更深的感受,也加强了表达的能力。四、转换文章体裁课文内容是有一定的表达方式的,这就是文章的体裁。相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这就是体裁转换。当我们学会了一篇文章,领会了要旨后,可尝试用另一种体裁来表达。常见的转换形式有把写景的课文改变成导游词或解说词;把历史故事改编成课本剧。都是不错的习作素材。文本中丰富的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鲜明的画面、生动的材料、可延伸的思维空间,多利用文本中的可用之材,大胆开展习作训练,会使学生的写作态度和水平发生质的变化,取得了真正的作文教学的突破。(责任编校:白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