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探索之路.docx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8892311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探索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探索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探索之路.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探索之路提要:为原地保护、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广西开展了“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在政府引领、专家指导和村民参与下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试点推进,经过10多年时间,10座民族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结成有机的整体,促进了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然而,“1+10”的博物馆体系这条探索之路,在管理建设、村民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广西民族村寒,生态博物馆;保护;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业化、现代城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西地处西部地区、华南地区,沿边、沿海、沿江

2、,是中国与东盟交流的桥头堡,相对西部其他民族地区,广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所受的冲击更为迅速、更为强大、更为猛烈。在多方呼吁和建议下,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02年12月开始筹建,而广西民族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传承和发展也由此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探索。一是借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的契机,大力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如抢救性征集各类民族民俗文物、研究和纪录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和培训民族技艺等等;二是借鉴贵州生态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和国际生态博物馆理念探索民族文化遗产原地保护、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保护,如2003年至2005年建设的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

3、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是2005年在生态博物馆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即以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为龙头,从民族代表性、地域性、文化区域性等方面在全区精心挑选了10个民族文化特点突出、文化遗产积淀深厚、群众保护传承基础较好、自然文化生态完整的地区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10座民族生态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结成有机的整体,广西民族博物馆持续发挥人才、技术和交流龙头作用,10座民族生态博物馆作为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工作站,持续与民族文化原生地居民探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居民也从与外来专家、游客等交流中获得灵感和收益,促进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一、广西民族生态博

4、物馆1+10工程概况从2003年12月至2011年5月,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初步建成。“1+10”工程中的“1”即广西民族博物馆,北靠青秀山,南临邕江,占地8.7万平方米,馆合面积3.3万平方米,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向观众免费开放。馆内有“五彩八桂”“穿越时空的鼓声”“多彩中华”“缤纷世界”“昨日重现”“贝侬”等基本陈列和播放民族文化纪录片的影像厅。每年举办的民族纪录片影像周、三月三、畅享民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已成为该馆的品牌活动。“1+10”中的“10”,分别是:南丹县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2003年12月开工,2004年11月竣工,信息资料中心约900平方米,包括展示区

5、、资料区、工作区、生活区等。其保护的文化区域包括里湖乡怀里村蛮降、化图、化桥屯,村寨内仍然保存着极为独特、完整而丰富的白裤瑶传统文化,包括染织文化、铜鼓文化、丧葬文化、谷仓文化等。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生态博物馆,2004年11月对外开放,主要采取馆寨结合、馆寨互动的方式,将三江境内苗江15公里流域范围内的高定、独洞、座龙、岜团等村寨列入保护范围。村寨内侗族服饰文化浓厚,“月也”风情古朴(侗族“月也”,意为集体游乡做客,它是侗乡的一种社会风俗。侗族某一村寨的男女青年按约定到另一个侗寨做客,期间要举行赛芦笙、对歌等活动),“讲款”依稀可见(“款”在侗语中指法律条文,是侗族的民族法典。由于侗族没有民族

6、的文字,便把法律条款用诗歌的形式在口头上保存下来。按惯例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讲款”仪式,宣讲款约。在侗族的一些社交活动中,仍然保留了在举行宴会开始文娱活动之前,先要“讲款”的遗风),还拥有极具侗族文化特点的风雨桥13座、鼓楼26座,除县城建有展示中心外,高定村也建有工作站、展示中心。靖西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建有700平方米的信息资料中心,2005年8月对外开放,主要是以靖西旧州街作为保护区。旧州街山水优美,保存有壮族戏台、古塔、土司墓等壮族古建筑和遗址,还有刺绣、织锦、山歌、壮剧、木雕技艺等壮族文化遗产,是南部壮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贺州市莲塘镇客家围屋生态博物馆,2007年4月建成开放,主要是

7、保护莲塘镇客家围屋和客家文化。莲塘镇客家围屋为围龙屋形式,前有水塘、围墙、平地,中间数进建筑为主屋,供生活、起居和祭祀,两侧横屋用作生产、圈养等,与前院、后院、天井、连廊联结一起,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的功能。莲塘客家人保留有客家山歌、饮食、婚庆等习俗。生态博物馆主要利用一栋维修后的民国时期围屋作为信息资料中心。那坡县达文黑衣壮生态博物馆,2008年9月建成开放。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以黑为美,自称“敏”(也称“布壮”),总人口仅为5万人,其服饰、舞蹈、多声部民歌和古老的生活方式,一向为民族学家所重视。那坡县龙合乡共和村达文屯,保存着千百年来的古老生活方式,是保护、研究、

8、传承黑衣壮传统文化的理想之地。灵川县长岗岭商道古村汉族生态博物馆,2009年5月建成开放,位于桂林市东北40公里处。保存有完整的千年古商道,有古道、古松、古桥、古凉亭等。村内居住陈、莫、刘三姓,世代重视耕读、行商,历史上有“小南京”称号。其古建筑群、古商道、古墓群等,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古建筑群的完整性,建设生态博物馆时主要利用维修后的“五福堂”建筑作为展示中心。东兴市京族生态博物馆,2009年7月建成对外开放,主要是保护广西特有的京族文化,保护区域为东兴市北部湾的万尾、巫头、山心三岛。京族是跨境民族,在越南称越族。岛上美丽的金滩,特有的京族服饰、唱哈(在京语里就是唱歌的意思。

9、哈节也就是京族的歌节)、独弦琴、喃字和海上捕鱼等,成为当地旅游业打造的民族文化品牌。项目整合了生态博物馆和京族博物馆的建设资金,其馆合既可作为京族博物馆馆合,又可作为生态博物馆信息资料中心。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2009年11月建成开放。建有苗族吊脚楼风格的信息资料中心594平方米,主要以融水县安太乡元宝山下的小桑、元宝、培秀村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区。保护区内梯田风光优美,芦笙坡会、百鸟衣、斗马、“埋岩”、坐妹、吊脚楼等苗族文化古朴而独特。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2010年5月对外开放,建有展示中心、展演培训中心。主要以龙脊十三壮寨作为保护区。保护区内的梯田景观,春夏秋冬不一

10、,其壮族干栏、凉亭、寨门、古桥、石板路随处可见,保存有木工技艺、山歌、扁担舞、师公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脊辣椒、水酒、云雾茶远近闻名。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全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示范点。金秀瑶族自治县坳瑶生态博物馆,2011年5月对外开放,在下古陈村建有信息资料中心。主要以金秀六巷上、下古陈村为坳瑶文化的保护区,村内保存有坳瑶服饰、蝴蝶绣、黄泥鼓舞、白马舞等。1934年,费孝通先生曾与其新婚妻子王同惠到大瑶山开展社会调查。二、政府引领、专家指导、村民参与、试点推进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民族生态博物馆是将民族村寨(社区)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原地保护、整体保护和动态保护,并强

11、调居民自我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的建设,就是民族生态博物馆在广西的具体实践和有效探索。其模式为“信息资料中心”和“生态博物馆保护区”两者的组合,所谓“信息资料中心”其实就是一座博物馆,所谓“生态博物馆保护区”便是村寨,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同时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各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结成“联合体”,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互动与延伸关系,编织信息网络,构建交流与合作平台。与此同时,在保护文化遗产和培育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使社区群众最大限度地主动以各种方式参与到项目中来,一同发掘村寨(社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1.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发挥引领作用。2003年,自治

12、区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主席任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南丹召开动员培训大会。2005年9月,自治区文化厅与1+10工程项目所在地县(市)级政府签订建设任务责任书,安排建设保护等补助经费382万元,组织编制建设规划,出台建设管理办法,检查指导工作进展,组织人员培训等。项目所在地政府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建设用地、配套资金和机构编制等有关问题,所在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筹建工作,建成后组建机构具体负责管理。南丹、龙胜、东兴、灵川等地还成立了财政拨款事业编制的管理机构,从村寨内公开挑选有文化并热衷于文化遗产事业的13名工作人员,直接负责生态博物馆的各项工作。2.开展试点,总结建设经

13、验,推进1+10工程建设。20032005年试点建设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和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探索适合广西区情的建设思路,并及时总结,为第二阶段的建设工作奠定理论基础。2005年底,在试点基础上,广西文化厅规划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广西民族博物馆在专业设备、人员培训、业务开展等方面支持生态博物馆建设发展,与各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并指定专人作为各个生态博物馆的联络员(现已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培训、指导开展田野调查,实施民族民俗文化记忆工程等;每年不定期召开一到两次全区生态博物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任务、交流经验。各民族生态博

14、物馆向广西民族博物馆提供信息资料和调查研究成果,丰富广西民族博物馆展示内容,并通过网络技术使它们与广西民族博物馆之间搭建起共享资源、研究成果和展示宣传的远程平台,形成事业上的联合整体,保障可持续发展。3.组织调查研究,加强业务指导,保证专业性和学术性贯穿始终。在了解、思考及研究生态博物馆理论和国内外建设理念与模式、广西区情,并对拟建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自治区文化厅编制了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1+10工程”项目建议书,并申请承担国家文物局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精心组织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2006年起,该课题组在借鉴国外生态博物馆理念、贵州六枝原则和兄弟省区实践

15、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项目所在地的文化遗产资源、群众保护基础,精心指导项目选址、遗产调查、可行性研究,按照规范编写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业务指导和人才培训等。各生态博物馆建成后,广西民族博物馆在馆内或所在村寨持续开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博物馆专业技术培训和工作经验交流。4.强调居民作用,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一是在生态博物馆选址、建设方案编制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征求和了解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在项目实施阶段,尽可能由当地居民参加施工管理,对一些民族特色、民族工艺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都由当地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的人员负责操作实施,确保民族工艺传统;

16、三是积极鼓励当地居民自觉保护、传承和向观众展现自己的文化,如村寨文化示范户的建设。三、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成果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把原本属于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带入了偏僻的乡村,使农村居民提前享受了原本只有现代城市居民才能享受的博物馆文化,大大促进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文化交流,提高了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再认识和保护意识,带动了所在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经过10多年时间,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的创立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提高了文化保护传承的自觉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居民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了民主协商管理。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居民了解了本民族的深远历史和优秀传统,认识了本民族的文化,看到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生态博物馆就像一扇窗户,一些居民从博物馆了解到他们平常并不在意的物品的价值,了解到习以为常的服饰、织锦刺绣、舞蹈、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