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大纲说明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873263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8.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大纲说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高中信息技术大纲说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高中信息技术大纲说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高中信息技术大纲说明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高中信息技术大纲说明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大纲说明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大纲说明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教学研究专家组 喻文喜 E-mail: QQ:379609761 2007年7月湖南,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教学研讨,纲 要,课程目标回顾 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 问题研讨 教学资源,回顾1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传授式、追求知识技能的一维目标的学习过程, 改变过于突出学科本位、条块割裂的课程结构, 改变繁难偏杂及过于注重书本的课程内容, 改变过于接受式、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突出选拔与甄别功能的评价形式。,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多维目标 强调提供具有适应性的多种选择,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及其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强调通过自主、实践、探究、合作等学习

2、方式使得能力全面发展, 强调全方位发挥评价的功能作用。,本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人人学有价值”。,回顾2课程定位,回顾3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 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教材总体思路,1.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亲

3、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教材总体思路,2.内容选择注重技术与人文、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反映“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al)简称STS”视角,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社会则要求我们以某种价值观念为指导,适当地使用科学与技术。,教材总体思路,3.学生活动主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与弹性,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主题,都有所发展。,4.重视学生活动的指引

4、,通过“活动目的”、“活动任务” 、“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评价” 等栏目,引导活动的流程,提高活动效率与效果。,强调教与学的可操作性,面向全体学生,教材总体思路,5.注意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必修模块内容与初中内容的衔接 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 必修模块与各选修模块内容的联系与衔接,强调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教材总体思路,教材体例面向新课程,符合认知规律,便于课堂教学,引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体验 问题提出,促进探究, 启迪思维 任务驱动,引导学习,提供问题解决方案 交流讨论,自主实践,小组活动,丰富学习方式 探究拓展,分层引导,鼓励个性发展 扼要回顾与学习评价

5、,落实评价与反思,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由四个主题构成:,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的内容设置:,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必修内容组成,课标教材教学 逐章分析,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 第六章 信息安全,培养目标双向细目表,教材分析与实施建议,信息技术,信息,传播要素,基本特征,第一章,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表格中的章节与课程内容标准对应的只是大致的关系,课标中有些内容标准要历经几节、几章甚至全书的学习才能完成(其他章节情况类似,后面不再赘述)。,第一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教学流程设计 导学

6、:“刘翔”情境导入 呈现:多角度列出关于信息的描述 交流:讨论对信息的看法 任务:实例分析,填表 交流:重新讨论看法 分析:信息传播的过程 任务:阅读若干关于信息特征的实例 探究:列举符合信息特征的典型例子 练习:搜集、讨论,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借鉴他人观点和经验 初步合作交流 从感性问题着手分析 形成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归纳提升 从实例中归纳信息特征 迁移能力的培养,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1.1信息及其特征 对信息展开多角度讨论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使用者)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作用影响)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7、客观本体) 信息的传播过程:(大众传播,填表分析得出),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源),(信息传递),(信宿),第一章是全书其他各章的总领,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表达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安全,各章节内容,多角度认识信息(填表),信息的来源:书籍、客观事物、 电视、广播、网络、人信息的载体形式:文字、图像、 图形、声音、符合、动画、视频传播途径:面对面、书报刊、电 报电话、音像制品、广播电视、网络等接收方式: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味觉产生作用:形成印象、产生判 断、引起行动、无作用,对应关系,第一章是全书其他各章的总领,激发对本

8、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多形式表述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第一章是全书其他各章的总领,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及其影响 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难点分析,信息和信息技术含义的理解 信息的基本特征的理解,重点难点分析,2. 信息技术观光号之旅 黄秉刚,1. 信息及其特征 罗伟,思考:两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交流,案例欣赏,来源:信息技术课程网影音站 ,信息的获取,第二章,第二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第二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获取网

9、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基本素养,生存技能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合适方法获取信息,体验信息获取过程,掌握信息价值判断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教材给师生的指导与启发: 可以采用竞赛教学法组织教学 设置容易产生认知冲突的任务,引入获取网络信息的必要性及价值 设置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事例,如MP3音乐的下载,教材教法分析,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 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重点分析,难点分析,鉴别和评价信息,重点难点分析,Ebaby故事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三个案例、国外免费陷阱(来源)、香格里拉(取向)、天气预报(

10、时效)),第二章 教学建议,1. 由于学生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办法,如课前调查、与个别学生交谈或课堂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既要关注班级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又要兼顾学生发展需要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案例:南京市第一中学张宏“搜索技巧”,第二章 教学建议,2. 网络已成为当今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在不同领域中高效信息检索的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检索专业领域知识的策略,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检索任务,制定检索策略,力求检索到精确、可靠、客观、最新、全面的信息,为决策服务。,小林要去上海旅游,

11、临行前大哥让她帮忙带 件礼物给朋友。大哥只知道朋友李强的联系电话 是021-64455555。小林首先在搜索引擎中输入 电话号码,查到原来李强是在上海图书馆,地址 是淮海中路1555号。接下来,小林要借助网络查 找乘车路线,她可以采用的检索方法有哪些?,第二章 教学建议,3. 在学习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时,可以列举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使学生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的能力。,案例:暨南大学附中 指导老师:

12、唐海平 实习生:肖 丽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第二章 教学建议,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钻研各种现有的、成熟的教学模式,借鉴引进其他学科或其他领域的方式、方法,拓宽思路,注重实际效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成就感。,案例:青岛平度六中 李妮 “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案例欣赏,信息的获取,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观看录像: 1.如何处理教材? 2.如何突出重点、难点?,交流,佛山市第二中学 曹雪丽,一、教材分析,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教学评价,2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第二、三、四学时,主题论文写作准备 任务完成”二00五

13、大事记信息采集,搜索与下载的论文写作,技巧交流提高,第二至五学时,重 点 二,第一学时,1获取信息的过程及方法,任务完成“二00五大事记确定需求及来源,重 点 难点,教学策略:,掌握方法理解概念,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第三章,第三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第三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生活必需,感悟文化:提升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能力,教材给师生的指导与启发: 采用疏理和提炼的方法(文本)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图表) 以软件工程方法思想统整主题活动(多媒体作品创作),教材教法分析,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小结:,

14、实际上,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在内的任何一个 模块,所关注的技术的方法、技术的思想、技术的价 值等等都是统一的,没有什么区别。比如,我们从技 术的视野看,首先是动手的技术,然后是如何做的技 术,即设计的技术和规划的技术等,然后是为什么这 样做,即技术思想是什么,然后是技术的价值,即为 什么要有技术,技术之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如何等。 比如,从人的生活的视野看,首先是生活或者工 作有什么样的需求,然后是为满足需求如何产生了技 术,然后是这个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或者工作的 ,等等。,小结:,就是说,我们过去所熟悉的所谓插入、格式、图 层等等,仅仅是技术的最最底层,并不是技术的全部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

15、,具体到信息技术基础 中的技术,应该是内涵丰富的完整的技术。 因此,无论是基于网络的信息搜集,还是信息的 表格化表达与处理,还是借助程序设计解决问题,都 是源于生活以及工作的实际需求,讲求某种技巧与方 法,受某种技术思想的支撑等等,这才是技术的纵深 ,这才是技术的真正意义。,提高艺术鉴赏水平?,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案例:山东省文登新一中 宋喜荣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对于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首先主要进行内容方面的处理,达到使用文字更好地记载和描述事物的效果。在这一基础上,加强修饰,以便更好地呈现信息,从而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 高中阶段的表格信息的

16、加工与表达,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把合适的图表类型、表格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有机结合起来,表达意图。 高一年级学生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及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但对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方法,特别是多媒体的集成,即把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素材按创意与规划表达思想,尤其达到一种综合效果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教学建议,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和动态视频解决学生零起点问题 案例: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信息的发布与交流,认识计算机和程序,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第四章,体验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认识计算机程序的基本要素,第四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第四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信息的发布 信息的交流 综合活动:交流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