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甲型HN流感防控措施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8853351 上传时间:2020-07-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甲型HN流感防控措施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学校甲型HN流感防控措施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学校甲型HN流感防控措施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学校甲型HN流感防控措施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学校甲型HN流感防控措施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甲型HN流感防控措施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甲型HN流感防控措施幻灯片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桃溪中学2009年9月,2,内容,背景、历史与现状 病例的诊断、治疗和出院标准 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目标与策略,3,3,一、 背景、历史与现状,(一)背景 4月中下旬,美国、墨西哥 在全球范围,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超过16万例。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表示,截至9月10日,我国内地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6968例 。 4月29日流感大流行警告上升到第5级 6月11日流感大流行警告提升至第6级,4,(二)历史-西班牙大流感 1918年流感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人

2、数在7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4000-5000多万。 流行的第一次浪潮在1918年初夏,在美国或是在美军驻法国的军营开始流行,但因为病情不重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二次浪潮就大不相同了,是在8月出现在好几个地点。塞拉利昂的首都弗里敦、美军在法国登岸的港口布雷斯特和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都同时受到传染。这种病不仅传染性强,而且特别凶险。,6,我国疫情 截至月17日15时,我国内地个省份已累计报告甲型流感确诊病例2729例,已治愈2396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9月7日世卫组织说,目前全球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总数超过27.7万。 广州报告发现一例重

3、症病例,是学生。 随着甲型11流感病例的增加,我国内地极有可能出现死亡病例。,7,二、病例的诊断、治疗和出院标准,(一)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3天,8,2、传播途径-近距离飞沫传播: 一般2米以内;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 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传播途径类似于季节性流感,传染性不亚于季节性流感,9,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10,(二)临床表现 通常表现 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

4、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或腹泻。 约10%病例可不发热。 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11,(三)病原学检查 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病毒分离 血清学检查: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12,(四)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13,1、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密切接触者发病前7天内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的。

5、 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也包括曾到过明确有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社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14,2、确诊病例 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15,诊断,3、重症病例-当确诊或疑似病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为重症病例 合并肺炎和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 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16,(五)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6、,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抗病毒治疗。 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对症处理 中医辨证治疗,17,对于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病情趋于自限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无需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对于高危病例、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治疗。 对于需要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的病例,应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36小时内最佳),疗程为5天。,18,(六)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3天,其他流感样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情况稳定,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19,三、我国防

7、控甲型H1N1流感目标与策略,(一)目标 控制或延迟传播 为实施应对可能的大流行各项准备措施赢得更多的时间 减少大流行的危害: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降低发病,控制暴发,减少死亡 降低社会冲击影响 保持经济平稳、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20,我国的防控策略,(二)策略 4.30宣布为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7月1日卫生部9号公告,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 外堵输入 国境检疫、停飞部分航班、归国人员健康监测等 内防扩散 加强监测,增加社会距离(健康教育、学校、社区防控措施等),21,(三)防控工作依据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甲型

8、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试行版) 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22,(四)防控措施 病例隔离治疗和感染控制 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 增加社会距离的措施 学校的防控措施 加强监测 消毒 个人防护 疫苗接种 其他非药物性控制措施,23,1、病例隔离治疗和感染控制,甲型H1N1流感病例,隔离治疗(住院或居家) 住院病例按诊疗方案 居家病例按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 做好医务人员和收治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控制 在病例完全康复后,不具备传染性后,可解除

9、隔离治疗,01:06,24,在目前医疗资源够用的前提下,确诊病人及密切接触者中的流感样症状者隔离治疗。 一周内来自疫情流行国家及地区的归国人员,常规诊疗后,居家隔离治疗,社区医生负责每日随访病情。,25,住院病例处理原则 疑似病例: 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单人房间进行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 确诊病例: 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进行隔离治疗,可多人同室。 以上病例中的高危病例、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治疗。,26,2、密切接触者管理,按照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试行):判定密切接触者;告知并实施医学观察或健康随访,27,(

10、1)密切接触者的判定 基本定义 传染期:自甲型H1N1流感病人病人出现症状前1天至发病后7天,或至病例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 潜伏期:甲型H1N1流感1-7天 密切接触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存在感染风险的人群,01:06,28,(2)密切接触者管理,建议不外出,家庭内其他人员可以外出,由社区医生上门或电话健康随访一周,首次必须主动上门,加强宣传教育,发放观察告知书。,29,3、增加社会距离,在暴发疫情波及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地方政府可根据疫情进展和动态评估,考虑采取增加社会距离的措施 学校停课、托幼机构停托 错时上班、工

11、作 取消或推迟大型集会等,30,4、学校或托幼机构的防控措施,开学前 开学后,01:06,31,开学前主要工作: (一)及时通知家长和学生,要求主动向学校报告学生开学前一周内有无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有无与流感样病人接触史以及外出旅行史等相关情况。,32,1.对开学前一周内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应劝其及时就医,病愈后复课。(凭医院返校证明:症状消失后24小时)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要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完成规定期限的医学隔离观察。对与流感样病人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应劝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天。,33,(二)开展教职工培训:提高其对晨

12、检、因病缺勤登记在防控疫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知、发现和报告等能力。,34,开学后主要工作: (一)把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的第一堂课,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争取学生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落实。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35,(二)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一旦发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按当地有关规定,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36,(三

13、)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如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及主管部门报告。,37,(四)学生和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须及时在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校医院或学校所在地医疗机构就诊。该学生和其密切接触者都要采取隔离医学观察措施。,38,(五)学校开学一周内,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应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以下防控措施: 避免举办大型集会活动,尤其是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开学典礼可安排在室外操场进行,或以视频、分年级、分班的形式进行。 大型活动 “非必须、不举办”原则 (卫

14、生部要求),39,(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尤其应加强并指定专人负责教室、宿舍、图书室、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日常环境消毒工作。,40,5、加强监测,根据疫情趋势 医疗机构定期向属地疾控机构报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总数 采集一定数量流感样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流感病毒的相关实验室检测,01:06,41,6、消毒,暴发疫情发生的场所中,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传染期内可能污染的物体,进行终末消毒。 具体消毒方法和要求参见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源地消毒指南(试行),01:06,42,7、个人防护,参与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人员,按呼吸道防护的要求,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

15、施: N95口罩 工作衣 一次性帽子 注意手卫生,01:06,43,8、疫苗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目前在临床试验中,国家掌控,重点人群接种 季节性流感疫苗 减少甲型H1N1病毒与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降低病毒发生基因重配的概率 降低受种者罹患季节性流感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国家要求,9月起开展,11月底前完成,44,优先接种人群 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 5 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 岁及以下的婴儿;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病等慢性病患者;,45,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

16、 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 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 小于18 岁青少年中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 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 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46,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 5岁及以下儿童、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特别是照看6月龄以下婴儿的人员; 医疗卫生保健人员,47,9、其他非药物性控制措施,(1)个人卫生(社会经济成本低)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是保护自己及他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勤洗手 日常礼节(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 保持健康行为:睡眠充足、营养充分、注意锻炼身体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48,(2)减少不必要的就医 (3)流感样患者家庭成员 做好感染控制 口罩应用和消毒杀菌 减少不必要出行 (4)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性干预措施。,49,(五)目前防控重点,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 应对第二波疫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