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387724 上传时间:2017-06-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1三维目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

2、的重点要求。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3)教学目标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

3、(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4)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二、能力目标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

4、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地球的运动教学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

5、的。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

6、,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 “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 、 “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 11 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 66。5 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

7、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教法建议: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

8、象入手,通过 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 “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 (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教学设计示例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

9、向、周期。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重点: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教学难点:晨昏线的概念。教学媒体:手电 、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 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组成;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的密切关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内部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明确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运用比较法学习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普

10、遍联系的;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运用图表说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两个不连续面及地壳、地幔、地核的特征。 (2)、用图归纳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难点(1)、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图【课时安排】一课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从容说课本节主要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应重点分析讲解三个内容:地面是大气的

11、直接热源,此处可补充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大气受热过程环节过多,且都有一个专业名词(如大气吸收等,由此产生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与过多的名词造成学习困难,应利用图示帮助理解。热力环流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第一章内容,理解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并归纳学习思路,热力环流形成的因果关系正确的顺序是: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2、 。说明三个力与风的因果关系,讲解近地面风向的确定方法,因为地转偏向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它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就成了难点,要强调在大气运动的方向上偏转。还要在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如城市热岛、海陆风的介绍,对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原理是非常有力的说明和证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能阐述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等基本原理。3.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能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且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

13、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2.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温室效应” 。3.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2.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3.近地面风向确定方法。教学难点1.大气受热过程。2.热力环流。3.地转偏向力对大气运动方向的影响。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2 课时气压带和风带从容说课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

14、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要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既注重让学生理解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成因,更强调让学生能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并具备绘图说明其分布规律的能力。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后,进一步阐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发生的季节移动规律。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

15、的影响。主要阐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像北半球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下,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原本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破坏,变成了块状分布,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压中心,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教材以最典型的东亚气候为例说明了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通过三种气候类型即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案例分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旨在让

16、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本节难点较多,如:在 30纬度的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等,应利用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进行解释,加强学生对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的理解。3.使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2.通过对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两图示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3.利用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