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析图能力多增分”系列之(二)晨昏线图的判读,图表特征概览,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S,,,1、晨昏线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 范围为02326,且与 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 相同、方向相反2、主要类型 (1)极点俯视图:,,,,,全图,1/2图,1/4图,局部图,3晨昏线的应用 (1)判定季节(节气):先确定南、北极,再找与特殊纬线的关系 (2)判定地方时:晨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分别是6时和18时;与极昼圈的切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与极夜圈的切点地方时为12时 (3)判定日出日落时刻与昼夜长短:同纬线上两点,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昼夜长短也相同例4(2012福建高考)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
读图完成(1)(3)题1)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2)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应用“五步法”读图,,应用“五步法”读图,,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根据题干表述,可以知道这是一幅变式的晨昏线图,分析透彻昏线AM的特点和隐含的信息价值是解题的关键2012福建高考)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读图完成(1)(3)题 (1)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要充分利用昏线AM这一条件,可根据题干的叙述,进行图图转换,将原图转换为:,应用“五步法”读图,,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说明M点位于67N附近,说明67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为冬季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第(1)题,一要弄明白选择项列举的哪一种现象出现在什么时节。
二要判断出图示的时节 第(2)题,M地日影最短应为当地正午,即当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应用“五步法”读图,,(1)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2)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N,110E B67N,110E C66N,130E D67N,130E,秋,南半球冬季,春,冬,,地方时12时,,120E的地方时,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在晨昏线图中,判断节气(或日期)有几种方法,应根据不同图示灵活选择应用 (1)根据极圈发生极昼极夜情况;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北极圈以北昼夜平分为春、秋分日应用“五步法”读图,,夏至日,春、秋分日,冬至日,(2)根据地轴与晨昏线的夹角:地轴与晨昏线夹角最大时(2326)为夏至日或冬至日,夹角最小时(0)为春、秋分日应用“五步法”读图,,,,(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再移向赤道为北半球夏季;由赤道移向南回归线再移向赤道为北半球冬季。
纬度的计算需借助球面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相差111km;经度的计算可根据时间的差异,每相差4分钟相差1应用“五步法”读图,,,,,,,,,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第(1)题,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已经判定该时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应在秋季;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应在春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应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在北半球的冬季 第(2)题,当M地为12时,120E的时间为12时40分,两地相差40分钟,经度相差10可求M地经度为110E该题组综合性较强如不能进行图图转换,或对季节判断、距离和时间计算方法掌握不熟,则很难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1)D(2)B,应用“五步法”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