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18650基础知识及各工序控制要点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8728371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锂电池18650基础知识及各工序控制要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锂电池18650基础知识及各工序控制要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锂电池18650基础知识及各工序控制要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锂电池18650基础知识及各工序控制要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锂电池18650基础知识及各工序控制要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锂电池18650基础知识及各工序控制要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18650基础知识及各工序控制要点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3/26,1,锂电18650基础及各工序要点培训,2,主要内容,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2.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 3.锂离子电池各工艺要点 4.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3,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4,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5,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以钴酸锂-石墨体系为例: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2 =Li1-xCoO2 + xLi+ + xe-(电子)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C + xLi+ + xe- (电子)= LixC6,6,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以钴酸锂-石墨体系为例: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2 =Li1-xCoO2 + xLi+ + xe-(电子) 负极上

2、发生的反应为 6C + xLi+ + xe- (电子)= LixC6,7,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8,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2.1 正极构造 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集流体(铝箔) K-tech正极配方:,9,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2.2 负极构造 活性物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集流体(铜箔) K-tech负极配方:,10,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2.3 隔膜构造 聚烯烃隔膜的结构及特点,11,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干法单拉隔膜,12,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湿法隔膜,13,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2.4 盖帽构造,14,3.各工序控制要点,15,3.各工序控制要点,3.1 配料合

3、浆: 正(负)极浆料配制,是将正(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等正(负)极物质混合在一起的混料过程,混料是吧电池活性物质材料和辅料,在溶剂中进行高度分散形成牛顿型高粘度流体,达到将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及其它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分散的目的。,16,3.各工序控制要点,控制点 (1)原料要符合工艺要求,如材料种类型号,各组分的加入量; (2)正极不能带入水分; (3)设备注意干燥,控制室内湿度; (4)PVDF溶解过程比较缓慢,制浆前需提前溶解PVDF于NMP中,CMC也是较难溶液,制浆前需提前溶解CMC于水中;PVDF和CMC要充分溶解,分散均匀,如果存在颗粒的粘结剂或增稠剂必须增加搅拌时

4、间或者更改搅拌工艺; (5)加入导电剂和活性物质后,浆料应均匀一致,没有团聚的颗粒,并且浆料中气泡应除尽,正极粘度:4000-10000mpa.s,负极粘度:1500mpa.s,浆料粘度和固含量对涂浆工艺影响至关重要。,17,3.各工序控制要点,固含量测试方法: 固含量=固化后浆料质量/浆料质量*100%,18,3.各工序控制要点,3.2 涂浆(布)与干燥: 涂布过程是把浆料涂敷到集流体上,干燥是将浆料中溶剂全部除去。锂电池极片涂布时,与一般的涂料涂布明显不同:浆料湿涂层较厚,浆料为牛顿型高粘度流体,流体流动是所需剪应力,随流速的改变而改变。涂布厚度的调整很难根据一个标准的方式进行,这也是涂布

5、机涂布过程中的难点。它对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经验要求很高。极片涂布的准确度要求很高,厚度偏差约3um,因此对设备要求很高。,19,3.各工序控制要点,控制点 (1)要尽可能保证涂布的一致性,操作时应注意浆料粘度的变化、料斗上液面高度的变化、涂布速度的变化; (2)铝箔上浆料薄层进入烤箱干燥,除去NMP溶剂(NMP沸点202,闪点95)。干燥过慢,涂层表面有流动性,厚度不稳定,干燥过快,表面形成PVDF膜层,内部的NMP溶剂挥发会造成表面层起皱现象,为保证NMP均匀蒸发,通常采用分段干燥,中间段温度最高。正极一般为100-130,负极若采用水性体系,干燥温度一般为75-90;还有干燥过程NMP挥发

6、,涂布浆料的组成不断变化,所以配制浆料的NMP溶剂的量、升温方式和加热时间,对此都有影响; (3)加热温度或时间不够,难以除去浆料中的液体,使部分粘结剂溶解,造成活性物质剥落;加热温度过高,则粘结剂发生晶化,也会使活性物质剥落,从而造成电芯内短路。另外,干燥温度和烘干时间不合适还会造成铝箔氧化和极片偏湿; (4)涂布和干燥要做到首件三检-厚度、质量、尺寸符合要求,并定时检验对应的拉浆速度、烘烤时间、间隙等。,20,3.各工序控制要点,关于条痕暗痕的解释: 暗痕是由于涂布时,极片表面部分厚度不均,出现色差,显示外观为暗痕。厚度不均的原因可能是(1)在拉浆过程中因刀口有异物或刀口表面不平整(有豁口

7、),造成极片表面厚度不均匀的现象;(2)在辊压前或辊压后出现的呈线状的痕迹。多因刀口未打开的颗粒,或有小的干浆料卡在刀口上所致。,21,3.各工序控制要点,FT-1暗痕的SEM图:,22,3.各工序控制要点,FT-1暗痕的SEM图:,23,3.各工序控制要点,FT-1暗痕的SEM图:,24,3.各工序控制要点,3.3 压光与切片 极片经过压实,一方面可以增加极片的比容量,使活性物质欲导电剂、集流体充分接触,有利于活性物质电化学性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滚压后极片强度提高,光洁度增大,有利于后续工艺加工,减少损耗。,25,3.各工序控制要点,控制点 (1)滚压应注意厚度符合工艺要求; (2)压片时

8、应注意气泡、掉料、极片变形、波浪边等; (3)对辊机辊径越大越好; (4)极片分切尺寸规格符合工艺要求,不掉料、无波浪边,毛刺符合工艺要求;,26,3.各工序控制要点,3.4 极片,27,3.各工序控制要点,28,3.各工序控制要点,控制点 (1)无掉粉,波浪边; (2)极片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3)贴胶及极耳焊接符合要求; (4)毛刺符合工艺要求。,29,3.各工序控制要点,3.5 卷绕入壳点底焊滚槽 遵循负极包住正极原则有以下控制点: (1)卷绕头部尾部,负极超出正极5mm以上; (2)极片边缘负极包住正极(X-ray检测)。 PS: 测试电芯是否内部短路,公司有哪几项措施? (3)点底焊

9、符合工艺要求-焊接拉力,不虚焊,不过焊。 (4)滚槽符合工艺尺寸,无掉镀层等外观问题,无翘垫片现象。,30,3.各工序控制要点,内部短路问题:,31,3.各工序控制要点,32,3.各工序控制要点,33,3.各工序控制要点,3.6 烘烤注液 所有的控制点最主要的目的:水分控制! 水分不合格的后果:电芯化成分容后CID翻转、 电芯低容低压、循环差等等问题。 此外:电芯注液量也是重要控制点。,34,3.各工序控制要点,3.7 封口 控制点: (1)满足封口工艺尺寸; (2)气密性满足要求; (3)无外观问题。,35,3.各工序控制要点,3.8 化成分容 化成: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工步,小电流放电,最终电

10、压不高于3.7V; 分容: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分容工步; PS:温度对化成和容量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控制车间温度。,36,3.各工序控制要点,化成目的: (1)激活正负极材料; (2)负极形成SEI膜。 成膜反应一般在:电压1.2V 电压2.5V,主要是H2和CO2产生,电压3.0V,EC、EMC、DMC分解,产生其它烷烃类气体,电芯3.0-3.5V产气最多,3.5V后SEI膜基本生成,电压3.8V, DMC和EMC分解产气为主。,37,4.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电压:电器工作时的电压3.0-4.2/2.5-4.2(单位:V),放电时,电压不停下降,平台电压指占整个放电时间的绝大部分的那段电压,一般标

11、称电压是平台电压的中心电压,在此电压附近,充电和放电时电压变化都很慢。 内阻:电芯本身的电化学阻抗,包括欧姆电阻核电化学电阻,大电流放电时,内阻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尤为明显(单位:m)。 容量: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获得的电量,即电流对时间的积分(单位:mAh或Ah ) 。 倍率:指电芯按照标称容量的倍数放电下,其放电能力的表述。,38,4.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循环:指二次电池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充放电,其性能衰减到某一程度时的循环次数。 存储性能:贮存性能。电池贮存一段时间后,会因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性能发生变化,导致电池自放电,电解液泄漏,电池短路等。 放电特性: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其工作电压的平稳性,电压平台的高低以及大电流放电性能等,它表明电池代负载的能力。,39,4.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IEC61960 规定,圆柱形和方形电池的规则如下: 圆柱形电池,3 个字母后连5 个数字。3 个字母,I 表示有内置的锂离子,L 表示锂金属或锂合金电极。第二个字母表示正极材料,C 表示钴,N 表示镍,M 表示锰,V 表示钒。第三个字母为R 表示圆柱形。 5 个数字,前2 个数字表示直径,后3 个数字表示高度,单位都为mm。 如:ICR 18650 就是直径为18mm,高度为65mm 的通用的18650 圆柱形电池。,40,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