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总务六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讲全面推进依法精品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721520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总务六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讲全面推进依法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行政总务六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讲全面推进依法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行政总务六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讲全面推进依法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行政总务六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讲全面推进依法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行政总务六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讲全面推进依法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总务六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讲全面推进依法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总务六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二讲全面推进依法精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是国务院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法制政府的战略部署而颁布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全文共11大项42小条,深刻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并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增强依法行政观念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等八大方面做出了严密部署。我们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执法队伍的一员,不论现在从及何种岗位的工作,也不论将来是否参与具体的行政执法,自党学习好“纲要”、执行好“纲要”、宣传好“纲要”

2、都是我们的本份。一、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党和政府作出任何重大决策、部署,都要基于对一定历史经验的总结、对现实状况的把握和对未来形势的研判,得出是否重要、是否必要、是否可行的结论。我们通过分析“纲要”出台的社会背景,就可以看到“纲要”的出台是十分必要的。(一)、“纲要”的出台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写入了党章。随后,1999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同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又相继提出了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战略,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国务院又出台了这个全

3、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我们知道在中国,党的政策和法律是一致的,往往是先有党的政策,后有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从十五大的“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到十六大的“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从宪法的修订到国务院的“决定”和“纲要”的出台,无不反映出法律的、行政的规定对党的政策的绝对服从。(二)、“纲要”的出台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政治文明是一个大概念,包括政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驾驭,政府的执政行为,国体和政体两大方面的一系列政治问题都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在我国,当前影响政治文明进程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行政行为,存在诸多弊端: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

4、性障碍;二是制度建设不能充分反映客观规律,难以全面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完善;四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五是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难以及时纠正,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和救济;六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淡漠,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而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从而推动政治文明。(三)、“纲要”的出台是行政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中国特色行政理论指导下的

5、行政实践,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需要总结、完善,并上升为新的理论,以指导新的实践。从这一意义上讲,“纲要”的出台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对行政理论体系的又一次创新。我们不难看到,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市场经济的运行也需要能充分体现民主、公平、自由的行政环境,这种需要在实践中必然会表现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期盼,因而催生了“纲要”的出台。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

6、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法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现行法律500部左右,行政法规1000部左右,地方性法规10000件左右,部门规章和省级政府规章30000件左右。涉及政府的82。执行得好的13:30:57。民权不张。剖析“纲要”的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执行“纲要”的三大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政治方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坚持党的领导;还要坚持执政为民。二是依法履行职责。履行的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通过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并要求在履行职责中充分考虑提高效能、降低

7、成本、创新方式、接受监督等方面的问题。三是达成根本目的。从根本上看,“纲要”出台的目的,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基本目标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制政府的目标。具体目标包括七个方面:(一)、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8、基本建立。(二)、确保立法权限和程序合法。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规定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符合设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三)、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四)、健全决策机制。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政府提供的信息全面、准

9、确、及时,制定的政策、发布的决定相对稳定,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五)、化解社会矛盾。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基本形成,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六)、完善监督制度。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明显加强,行政监督效能显著提高。(七)、增强法治观念。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

10、原则基本原则是“纲要”的核心部分,实际上是对指导思想的细解。“纲要”提出的基本原则共七项,是“纲要”施行方向和目标的保障。 (一)、坚持政治方向。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二)、维护人民利益。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三)、保障法律威严。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五)、推进政治文明。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六)、创新行政体制。

11、必须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七)、提高行政效率。必须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与依法行政基本原则之间是总分关系,法制原则是大前提,我们务必要在“纲要”实施中予以坚持。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对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机关履行职能职的具体要求。“纲要”提出的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共有六项: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一)、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

12、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二)、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三)、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

13、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四)、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五)、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六)、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

14、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在领悟六项依法行政基本要求的时候,我们需要重点把握的是,这六项原则既有依法行政旧观念的传承,又有现代行政理念的创新。其中的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就是因应现代中国行政执法形势的需要而创设的,这种创新与其说是依法行政的理念变革,不如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这种创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落实于行政管理的积极成效,也是我国行政管理学和行政法学理论的新发展。当然,这种体现人本主义精神的行政理念,在当前我国的法治环境中仍然显得十分脆弱,象征意

15、义远远大于现实体现。六、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具体部署(一)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开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要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和规范。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订 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依法改革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部门保护、地区

16、封锁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的方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除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分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简化公共服务程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逐步建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2、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3、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集中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实现规范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提高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