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英文对照精品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720742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英文对照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英文对照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英文对照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英文对照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英文对照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英文对照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英文对照精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 14001:2004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目录 前言 引言 1范围(略) 2引用标准(略) 3术语和定义(略)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要求 4.2环境方针 4.3规划(策划) 4.3.1环境因素4.3.2法律与其它要求4.3.3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4.4实施与运作 4.4.1资源、角色、职责与权限4.4.2能力、培训与意识4.4.3信息沟通4.4.4文件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与响应 4.

2、5检查 4.5.2守法评价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4记录控制4.5.5内部审核 4.6管理评审 附录A(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使用指南 附录B(提示的附录) ISO 14001:2004与ISO 9001:2000的联系 文献目录 前言(略) 引言(略) 1范围(略) 2引用标准(略) 3术语和定义(略)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应确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 4.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组织的环境方针, 并确保在其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 a

3、)适合于组织的种类、规模,并与其活 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相适应;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适用法律要求和组织应 遵守的其它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要求的承诺; 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 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 的人员;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策划) 4.3.1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来: a)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活动 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还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b)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 能

4、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 组织应将这方面的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4.3.2法律与其它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 a)用来确定适用于其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 b)确定如何将这些要求应用于其环境 因素。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要求及其他组织应遵守的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 目标和指标应是可测量的、可实现的, 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污

5、染预防、遵守适用的法律要求及其它组织应遵守的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目标和指标时,应考 虑法律要求与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还应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组织应制订、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组织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 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4.4.1资源、作用、职责与权限 管理层应确保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必须的资源提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的基础设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作用、职责及权限应予以明确规定,

6、形成文件,并得到沟通,以促进有效的环境管理。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是否还负有其它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包括改进的建议。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组织应确保其工作具有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为其作业或代表其作业的所有人员,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验,并应保持相关记录。 组织应确定与环境因素及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要,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并保持相关的记录。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使为其工作或代表其工作的人

7、员意识到: 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重要环境因素,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绩效; c)他们在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d)偏离规定的程序的潜在后果。4.4.3信息交流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 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进行外部沟通,并将其决定形成文件。如果决定进行沟通,组织应建立并实施外部信息交流的方法。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

8、和指标; b)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描述; c)对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及相关文件的引用; d)本国际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组织所确定的、为确保与其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必需的文件,包括记录。4.4.5文件控制 环境管理体系及本国际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予以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

9、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由组织确定的、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运行所必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4.4.6运行控制组织应确定和计划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这些运行应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一致,以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述要求: a)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运行,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b)在程序中对这些运行的标准予以规定; 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已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套程序,并将适

10、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包括承包方。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以确定潜在的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应如何对其做出响应。 组织应对实际紧急情况和事故做出反应并预防或减少对环境的相关负面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审,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修订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试验上述程序。4.5检查4.5.1监视与测量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视和测量。这些程序应包括对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文件。 组织应确保使用经校准或检定后的监视与测量设备,

11、并妥善维护,有关记录应予以保持。4.5.2守法评价 4.5.2.1组织应根据遵守法律的承诺,建立、 实施和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以定期 评价对有关法律要求的遵循情况。 组织应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4.5.2.2组织应评价其适用的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组织可参考4.5.2.1的要求,将该评价工作与法律遵循情况的评价合并,也可建立单独的程序。组织应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用来处理实际的和潜在的不符合,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此程序应规定以下方面要求: a)识别和纠正不符合,并采取措施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 b)调查不符合,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c)评价预防不符合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符合发生;d)记录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结果;e)评审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所采取的措施应与减少这些问题和环境影响程度相适应。组织应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文进行所需的修订。4.5.4记录控制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所必需的记录,以证明其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及本国际标准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