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7.17).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8718741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59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7.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7.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7.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7.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7.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7.1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7.17).pdf(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 二年级美术下册进度安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周 次 内 容 第一周 影子的游戏 第二周 走进大自然 第三周 花地毯 第四周 分一分 变一变 第五周 有趣的半圆形 第六周 摸一摸 画一画 第七周 纸风铃 第八周 瓢虫的花衣服 第九周 生活中的趣事 泡泡飞呀飞 第十周 期中测试 第十一周 太空里的植物 第十二周 妈妈的节日 第十三周 各式各样的水果 第十四周 可爱的动物 第十五周 乘上大船游世界 第十六周 打开的柜门 第十七周 会摇的玩具 第十八周 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 化妆舞会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第二十周 期末测试 - 2 - 第 1 课 纸片插接 教学目的: 1、

2、让学生初步了解新的手工制作知识及掌握基本的插接技巧。 2、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 教学重点:插接图形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插接技巧的了解与掌握(插接方法与摆设形状) 教学工具: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第一课时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师言: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 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 (请几个学生讲讲学过什么样的方 法:粘、剪、卷)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 插接(纸片插接) 。 2、 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 (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 插

3、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 不同的地方。 (在观察粘贴式的桥梁作品与插接成的纸片作品中引导 学生对比发现两者有制作方法何不同之处) 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 用了插接方法。 (由学生回答、发现。 ) 3、 观察范作: - 3 - 师问: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生答: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 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 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 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 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

4、方形代替, )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 (鼓励 学生找其它更牢固又美观的插接方式。 )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 做大些。 5、 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 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 一、布置作业: 1、 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 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 - 4 - 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二、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

5、意, 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 这些作品的优缺点?相互交流插接经验。 三、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 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 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 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 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 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制作出来。 第 2 课 重重叠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 点。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 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 并能在学习的过程

6、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 5 - 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 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 、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X k B 1 . c o m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 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 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 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发展

7、阶段)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 2 组学生(每组 5 人)上讲台表演重叠。 (加强重叠 的印象) 活动二: 请 2 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 - 6 - 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 、油画(静物) 、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 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 印象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8、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二.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三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四.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 7 - 3.拓展: 展播电视风光片,让学生感受重叠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存 在和运用 第 3 课 点、线、面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2.学习用点、线、面进行排列造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通过欣赏点、 线、 面的抽象画来揭示课题。 新|课 |标 |第 | 一| 网 2. 引: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画室里正在上演精彩的表演。我们 快去看看! 3. 旁白:看!舞台的布幕徐徐

9、拉开了。第一场表演是。 4. 设问: 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这幅画里有哪些形状?(各 种各样的点、线、面) 5. 让学生直观地在视觉和听觉等各方面都得到亲身感受,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 教授新课 1 介绍点、线、面的知识。 - 8 - 引:什么样叫点、什么叫线、面呢!?我们一起去探索。 设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怎样? 2.设问:当我们在近处看地球时,它显得怎样? 动画课件 直观地了解点、线、面的知识。 2.学习运用小物品制作点、线、面的方法;认识抽象画给人们带 来特殊的视觉美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 画室里的表演正在进行着, 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

10、。 知识点:点、线、面是美术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画家在画的时候,在想 些什么呢?画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画出这幅画?我们还能用哪 些不同的方法、材料来画画呢?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3.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任务。 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增强了知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 世界,去探索、去创造! 设问:欢迎你们来到美术世界,走上点、线、面的表演舞台,你 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表演? 请把你的想象用画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童话的气氛中提出作业要求,营造学习 气氛。 - 9 - 第二课时 一. 布置作业实践活动的细则,说

11、明评价方法。 1.教师: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彩色纸作为“舞台”,用课桌上现有 的材料,组织“点、线、面”进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画面粘 贴固定。我们将对作业分别评出:创新奖、制作奖、评价奖。 2.各类废弃物品。 3.几何形的彩色卡纸。 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活跃学习气 氛. 二. 作业评价 引:这里的每一场舞会都是各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 说说你的感想,并且为这些美丽的画面取名字。 作业展示板。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三. 拓展 1.欣赏: 名师名画 A.教材中德国女画家康定斯基的绘 画 201 号B.凡高-向日葵 抽象画D.照片故宫城门 、 现 代城市 2.日常用品 A.时钟

12、B. 自行车C. 雨伞D. 建筑物 扩展学生的视野。 3.儿歌 儿歌:你是点,我是线,变大以后就成了面,描画美好的画 面。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巩固课堂知识。 - 10 - 第 4 课 漂亮的包装纸 教学目标 学习用四方连续的骨式设计、绘制包装纸,初步知道四方连续的 用途和其多种排列形式的变化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的工 作作风。 教学重点 骨式排列,花纹设计。 教学难点 花纹拓印,色彩调配,着色。 教学构想及方法 为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并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调 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使用电脑辅助教学演示制作过程: (粘贴一张散点式的四方连续范画)四方连续的单位纹样在设计 时,可

13、以使用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等案。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降低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的 难度,从而使本课的教学难点问题在老师的解说和示范中得到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范图。电脑辅助教学系统 教与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出示玩具熊,导出包装纸,导入新课。 - 11 - 活动二: 1、教授四方连续知识(结合书本与实物花样,师生共同分析) 四方连续: 四方连续就是以一个或多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 方向重复排列,并无限扩展的大面积装饰纹样。 常用的四方连续骨式有三种:有散点式连缀式和重叠式结合投影 片讲解几种常用的骨式并板书骨式名称和骨式图。 散点式:以一个或数个纹样组成一个单位

14、纹样作分散排列,就叫 散点式。它有平排式、斜排式两种。 连缀式:单位纹样间相互连接或穿插的四方连续纹样,连续性很 强,这种排列形式就叫连缀式。 重叠式:两种以上不同组织的四方连续重叠成多层次的纹样,就 叫重叠式。 活动三: 演示制作过程: 四方连续的单位纹样在设计时,可以使用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等图 案。现在,老师就用一种花的图案来设计四方连续纹样。 每个单位纹样的大小要一样,不能有大有小。 排列要有规律,可事 先折好骨式线。 活动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每人设计一种纹样,选择一种骨式设计一张包装纸。作业要求工 细整洁。 - 12 - 活动五: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重温调色和着色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强调色调要明快,不要太浓 重;先涂底色后涂花纹;涂色要匀,做工要细。 活动二: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用色不要过杂,免得使人烦躁不安。 2、着色时,为了运笔稳当,可用执铅笔的方法执毛笔。 3、对颜色调的过厚的和过稀的,及时给予协助。 4、进入着色阶段时,强调做工精细,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活动三: 作业展示,教师小结。 板书计划: 课题 范画 作业展示 第 5 课 五味瓶 - 13 -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