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38712615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选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选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选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选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建设创新型*的决胜之年。今年全区科技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及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党委十届八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布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狠抓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狠抓改革任务和政策落实,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着力优化人才发展机制,着力提高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扩大开放创新,着力营造优良创新环境,认

2、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加强中长期谋划,形成科技创新系统布局一是启动*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科研创新规律,以推进创新型*建设为牵引,在创新驱动发展布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开展十四五创新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同时,开展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规划总结评估,着手筹备2021203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系统谋划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和总体思路,统筹布局中长期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和举措。二是开展重点产业发展前瞻性研究

3、和技术预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性新兴产业,开展技术发展预测研究,研判发展态势,聚焦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提供支撑。三是完善科技发展规划组织落实机制。树立创新规划的权威性,加强规划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建立能够反映地区科技发展的评价体系,强化实施中的协调管理,形成科技部门牵头,多部门、多地区协同推动局面。在部署科技计划项目和重点措施时,开展规划符合性审查和绩效评价。(二)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完善的产业技术体系。聚焦*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聚焦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需求,聚焦区域创新的重点方向,系统安排、统筹布局创新资源,

4、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紧密融合。围绕能源、冶金、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等传统优势特色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强化核心装备和关键技术研发,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二是实施乡村振兴科技行动。强化农牧业科技创新供给,部署农牧业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切实解决一批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园区引领示范作用。落实*科技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XX-2020年)。健全农村牧区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

5、制度。继续实施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持续加强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科技专家资源,广泛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好定点帮扶年度计划,推动形成帮扶点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积极做好京蒙科技扶贫合作工作。大力支持创新型县(市)建设,推动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三是加强民生科技创新。为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统一,加大科技成果研发应用力度,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固废资源化,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脆弱生态修复等领域科技创新,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一湖两海水污染控制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

6、集成示范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和普及普惠,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多为人民所享、所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落实。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市场化、专业化的*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继续实施技术交易后补助,制定出台*技术交易后补助实施细则,扩大政策覆盖面,鼓励高水平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交易转移到实体经济。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建设,优化平台的运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促进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为技术交易活动和交易后补助政策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撑。组织实施科

7、技成果转化引导项目,支持针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前端的中试放大、技术熟化、工程化配套等关键环节开展成果转化,突出项目引导作用。(三)夯实创新基础,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一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管理。立足我区特色、优势领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重大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基础科学研究管理制度系统和基金项目管理全链条的设计。完善*联合基金项目资助模式,针对*优势特色产业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统筹考虑与部分盟市、厅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设立联合基金进行资助。进一步优化联合基金的管理模式,引导和带动社会关注和参与,多方重视、多渠道投入基础科学研究。二是提升培育集聚高端科技人才水平。组织实施草原英

8、才工程和有效衔接国家各类重大人才计划,不断提升*各类平台载体引才引智水平。启动实施青年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支持政策,抓好政策落实,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积极促进引才引智工作与实施科技项目相融合,形成走出去和请进来互动的良性循环。加快外专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国际人才市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逐步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站。(四)优化平台载体布局,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积极推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完善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政策体系,强化*重点实验室考核评估和动态管理。继续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

9、所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发挥政府债券资金作用,改善和提高重点实验室基础科研条件和水平。优化整合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奠定基础。加强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推动企业、大院大所与盟市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水平。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试点工作。二是推动创新载体发展。积极推进赤峰、阿拉善等高新区的升级。加快*高新区建设,不断优化高新区的布局。加强高新区制度建设,实施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行动,大力推动各类科技园区、基地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和推进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鄂尔多斯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入推进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创新型

10、城市建设,提高创新发展水平。三是加快推进呼包鄂自创区建设。落实*呼包鄂协同发展,稳步推进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研究出台推动自创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呼包鄂自创区建设协调共建机制,启动自创区创建专项计划,与呼包鄂三市共同支持高新区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四是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构建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基地四类主导模式相结合、阶梯递进的创新创业孵化培育体系。加强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统计制度,推动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创业政策落地。组织做好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筛选并支持更多质量好、前景广的创新创业项

11、目。加强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建设,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培育建设一批星创天地,吸引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主体创新创业。(五)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一是加强已出台各类政策措施的落实。梳理已出台的各项科技政策,形成方便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利用的创新政策包,督促高校和科研院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健全科技政策跟踪和评估制度,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政策落到实处,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二是持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创新项目形成机制,紧扣研发、转化、应用三个环节,进一步明确各类科技计划的布局定位,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按照项目规划、组织实

12、施、监督管理相分离的原则,改革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制度,结合厅属事业单位管理改革,逐步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推进完善项目资金拨付制度,减少中间环节,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专家库,广泛征集各领域专家,细化专家领域和研究方向,更好地满足项目评审和科技管理要求。改造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技计划项目全流程网络管理,提高科技计划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全面辅导服务,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加强对盟市高企培育的指导和支持力度,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和落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企税收

13、优惠等政策落实力度。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承担和参与重大科技项目。针对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深入推进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推动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融通创新,建设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有效供给。四是深化评价制度改革。推进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的落实,加快建立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机制,打破四唯倾向,坚持评用结合,强化用人单位评价主体地位。制定我区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等的政策措施。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

14、,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项,营造创新友好的科技发展环境。五是深化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和*机构改革各项部署,认真落实科技厅三定规定,确保机构改革工作平稳衔接和队伍稳定,确保处室职责、编制和人员有序到位。根据*事业机构改革方案精神,统筹规划事业单位机构和功能定位,优化组织结构,努力构建科学规范、上下顺畅、执行有力、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脱钩改革,实现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六)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推动创新资源跨区域配置一是推动国际和区域创新合作。结合一带一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与交流,与科技部合作召开第二届中蒙技术转移大会,推进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引

15、进与合作研究。进一步培育建设*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深化与北京、广东等地区的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促进先进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转移。制定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若干意见。二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化与大院大所和知名高校的科技合作。与中科院开展院区合作,推进与中科院签订的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推动中科院有关分院、研究所与*共建创新平台,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引进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在*落地实施。强化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三是完善创新联动机制。启动新一轮部区会商,加强与科技部沟通和协调,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完善与盟市的厅市会商机制,加强对盟市、

16、旗县科技工作的扶持与指导,通过会商与盟市合作共同解决一批盟市关切的重大科技问题。继续加强与厅局的厅际会商,强化部门间在创新政策制定落实方面的衔接协调,共同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促进成果转化。(七)着力优化创新环境,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一是引导全社会加大创新投入。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推动各级财政加大科技投入,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带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通过设立各类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科技担保资金,引导带动企业、银行、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的支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