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现代疾病特点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8705262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现代疾病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4现代疾病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4现代疾病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4现代疾病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4现代疾病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现代疾病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现代疾病特点(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疾病的特点,.,现代疾病的特点,疾病倾向于全球一体化 原因 快速便利的交通 全球气候变暖 疾病在世界蔓延 性观念改变,.,精神和心身疾病突出 老年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人类寿命延长,高龄人口比例剧增 癌的发生与环境、食品有关,也与年龄有关 疾病的发生呈低龄化趋势 新兴疾病越来越恐怖 治愈率低,病死率高,且无明显的发病年龄和性别特点 原因:病原微生物 环境污染,.,以前的常见病现在已罕见 经典传染病的发病率发生变化 人类的生命质量改善和寿命延长 以前的罕见病现在已常见 肿瘤 心血管疾病 肾衰竭 ,.,现代疾病发生的特点,无明显的前期症状 潜伏期长 治不如防 预防为主将成为疾病防制的第一战略,

2、也是唯一战略。,.,慢性病及其特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一.概念,.,冠心病 脑卒中 恶性肿瘤 糖尿病 慢性呼吸系统 疾病,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慢性病在世界上流行概况及趋势 由于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60% 80%慢性病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中 不同国家因经济收入相差很大而导致慢性病死亡情况及构成比不同 如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80%心脏病、中风和2型糖尿病能够预防,40%癌症亦可以防止。,二.

3、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Source: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07,.,2. 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状况和特点 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具有“患病人数多、医疗成本高、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的特点,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慢性病的疾病谱发生变化,疾病负担不堪重负,2,4,.,(1)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

4、疾病和心脏病位列城乡死因的前四位。 平均每年新增NCD病例近1000万例,其中每年新发肿瘤160万,脑卒中150万,冠心病75万。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的发病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发病趋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水平。,.,(2)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 人口老龄化 吸烟 膳食结构不平衡 体力活动不足 精神心理压力过大,.,(3)慢性病的疾病谱发生变化 缺血性脑卒中比例增加. 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4)疾病负担不堪重负 WHO报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中国所有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约为69%.” 经济负担重,增长速度快。 1993年中国慢性病疾病经济负担为1963.

5、44亿元,到2003年已上涨至8580.54亿元,10年间增长了3.4倍。,.,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都与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静坐生活方式等几种共同的危险因素有关。 慢性病各种危险因素之间及与慢性病之间的内在关系已基本明确,往往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表16-1 主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常见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的内在关系,.,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 吸烟 (smoking) 吸烟是约25种主要慢性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我国吸烟人数众多 吸烟对健康的严重危害 被动吸烟,.,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6、2. 膳食因素和肥胖 膳食结构不平衡导致的超重(overweight)或肥胖(obesity)正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许多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及超重,对防治与其相关的健康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 身体活动不足 2000年全国体质调研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一致表明:我国居民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以3049岁的中年人锻炼最少。,.,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4. 过量饮酒 (excessive drinking) 过量饮酒会对人体的大脑、神经、心脏、肝脏等器官造成不同的损害,

7、不仅会损害人类自身的生理功能,而且还会对人类的心理、社会功能造成重大损害。,.,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5. 精神、心理失衡 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降低,全身的亚健康状态; 紧张的刺激容易引发高血压.,.,21世纪医学发展趋势,.,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汇发展的世纪,医学将进入高科技时代。 一、分子生物学将成为新世纪医学发展的龙头 (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时代 1990年,美国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基因组(genome): 某物种的全部基因,.,研究分两阶段: 1. 完成人体基因组内所有核苷酸的位置测定 共有30亿核苷酸对 2002年2

8、月12日已提前完成 2. 后基因组阶段 揭示基因组内核苷酸序列所蕴藏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二)实施蛋白组(proteome) 于2000年启动 目标:用10年时间识别1万个独特蛋白质结构,对有关蛋白的医疗价值进行开发,.,二、医学与众多学科融合发展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突破 生物信息学 由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而成 基因芯片(gene chips) 治疗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如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治疗、“蛋白质类药物”等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在医学的应用 “生物导弹”,.,三、预防医学发展将促进卫生革命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

9、icine)推动第3次卫生革命 分子生物和生物技术又推动疾病的预防 新型预防药物、多种高效疫苗生产 四、老年医学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医学课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探讨衰老及抗衰老机制,.,五、 促进卫生服务提供方式新的变革,从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预防与治疗,图133)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美国的青少年吸烟问题) 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发达国家与我国刚兴起的社区医疗) 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心理咨询与以“以人为中心”替代“以病为中心”) 服务对象从个体到群体 (防疫与公共卫生专业的作用),.,.,六、 医学发展社会化,工业化和都市化带来的卫生问题

10、:职业病、居住 拥挤,食品与饮水的供应及生活垃圾的排放等。 现代行为方式带来的问题:工作压力,不良嗜好, 创伤等; 环境改变带来的问题:空气与水源污染,环境生 态的破坏。 人类交流带来的问题:致病原的全球扩散。 (美国土著的命运、流感、AIDS与疯牛病的蔓延) 经济发展对医学的影响及医学对经济的贡献。 (Internet对医学社会化的贡献),.,医学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一) 医学科技的发展,影响 了医患关系的融洽, (二)高科技本身的负面影响,.,(一) 医学科技的发展,影响了医患关系的融洽,限制了医疗工作者主观能动行的发挥,人文沟通受限 医疗费用上涨 医务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受限,.,(

11、二)高科技本身的负面影响,基因技术: 有些致病基因,也许还有我们尚不知道的有益之处。在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的全部功能前就利用基因技术消除这些看似“有害”的基因,在未来可能引发新的极可怕的疾病。 基因治疗会减少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基因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应用而产生流动,这种“基因流”就能带来“遗传污染”。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已经受到了各国专家的高度关注。,.,克隆技术: 改变人类生育的自然规律和传统的生育模式,进而使人伦关系发生混乱,人的权力、义务和家庭观受到冲击。 正常的关于生”与“死”的概念发生动摇。克隆人的出现有可能改变人类的人伦关系,甚至会造成人类对自身起源某些问题上的偏差性想法,

12、后果严重。 带来法律上的麻烦更令人担忧。,转基因荧光狗,克隆羊多利,.,一、临床必须与预防相结合 从重治疗预防 从心理生理 从医院里医院外(社区等) 二、技术的转移与综合是医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促进医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技术转移 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技术等 专业技术人才加入医学科研队伍 2. 技术综合 胰岛素 + 抗体 + 放射性核素技术放射免疫测定,现代医学发展的启示,.,三、既要重视延长寿命又重视生命质量 考虑个体生命不同阶段的生命质量 重视滥用药物、治疗设备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四、重新审视医学目的,传统医学的目的: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延长寿命 现代医学的目的: 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保护健康; 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痛苦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对疾病的保健与治疗及对不治之症的保健; 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例如:晚期癌症的治疗与治疗中的疼痛问题 安乐死的争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