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精品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704543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管理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案精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三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学习目标节次学习目标1.细胞生活的环境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体液 (2/3) (1/3):包括 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与细胞外液中血浆:水(90%),无机盐(1%), (7%-9%),血液运送的物质(含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除含少量 外,其余成分和含量均与血浆相近细胞外液成

2、分本质:是一种 ,类似于海水 生命起源于海洋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是指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值为 ,与它含有 等离子有关温 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各系统外界环境(血液) 淋巴细胞血细胞组织细胞反映基础知识回顾二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经典解释:在 和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主要调节机制: 调节网络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是,均会遭到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3、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 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变化原因:外界环境因素变化,体内细胞 内环境的各种 和 不断变化具体表现:内环境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中稳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作用,使各个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状态重点难点透析一、正确区分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细胞内液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内环境) 淋巴1、体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 2、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异同点比较(1)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除蛋白质含量外基本化学组成相同。(2)不同点:在人体内存在的部

4、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3、外界环境、内环境及细胞内液间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体。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各个器官的参与。组织细胞既依赖于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具体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5、质交换的媒体。(2)直接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四个;不同的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同。4、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胞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5、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水肿俗称浮肿、虚胖。其可能原因有:(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减少,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如长期饥饿、大头娃娃现象等(2)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释放到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3)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蛋白尿)(4)淋巴结发炎或淋巴结切除:导致淋巴回流受阻(5)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

6、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液【例1】.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答案 C【例2】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 B. C. D.答案 D解析 对于组织细胞来说,a、b、c过程同等重要;组织液中的CO2参与组织pH的调控;组织液中的物质浓度和pH等是一个在一

7、定范围内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组织液回流受阻或毛细淋巴管受阻,都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变式训练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血浆增加 B.组织液增加 C.组织液减少 D.淋巴减少答案 B解析 本题以生活中常见的人体花粉过敏现象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内环境中三大组成成分间相互转变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渗透作用原理解决与之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的生成多、回流少,使较多的水分滞留在组织液中,导致局部肿大,表现出过敏反应。二、内环境的概念、物质成

8、分、生理过程1、正确理解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1)“细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2)正常细胞外液中必定有活细胞生活。(3)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直接与外界接触,所以这些液体一般不称为体液,而称为外界溶液。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即,凡是能够与外界直接相通的液体都认为是外界溶液。2、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以分为三类。(1)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等

9、。(2)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3)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3、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1)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2)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3)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之中。4、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1)细胞内的呼吸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2)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5、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1)乳

10、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例3】(2006年广东高考,2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 B. C. D.答案 A解析 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机制1、内环境稳态与

11、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5)细胞的

12、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例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答案 C解析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的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但是,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只是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儿童患佝偻病是体内缺钙引起的,成年人患肌无力病是由于体内血液中钙浓度过高引起的,这些都不是稳态遭到破坏的必然结果。常见的错误是选A项。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和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并不是所有的酶促反应速率都加快,有的会减慢,甚至停止。 【例5】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C.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答案 D基础闯关1.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