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695188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140223 班 魏义明 14021068 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射极跟随器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一、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1)通过使用 Multisim 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 2 所示的射随器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并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 (2)学习设计电流源负载射随器,并研究其性能。 (3)观察失真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4)了解运算发大器电压跟随器的特性。 图 2 参考电路图 二、二、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 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管子的工作

2、状态。 (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 (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 (4) 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 相频特 性曲线。 (5)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提示: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建议使用普通的(提示: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建议使用普通的 2N2222A2N2222A 三极管三极管, 并请注意信号源幅度和频率的选取,否则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并请注意信号源幅度和频率的选取,否则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图中只是参考值图中只是参考值,建议进行交流分析后再确定信号源的幅度和频建议进行交流分析后再确定信号源的幅

3、度和频 率率。 ) 三、数据处理 (1) 、实验原理图及简述电路功能和工作原理 (2) 、1、直流工作点分析结果(结果如下图) 各点电压 V1=17.75727V,V2=24V,V3=17.11667V。 Vbe=V1-V3=0.6406V,Vce=V2-V3=24-17.11667V, 故可知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因此电路处于放大状态。 2、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为,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电路图如下图 其中 xum1 为电流表,xum2 为电压表。 输入电压 U=99.996mV,输入电流为 I=240.471nA。计算可得输入电阻 R=415.8k。 (3) 、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为:从输出端看

4、进去,电源短路,负载断 开,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电路图如下图, 其中 xum1 为电流表。此时 V=99.996mV,I=2.929 mA。计算可得输出 电阻 R=34.14。 4、 (1)利用测量仪器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2)利用交流分析功能测出其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五加电流源的射级跟随器 2.计算输入电阻 由上图知,V=99.996mV,I=202.064nA, Ri=V/I=494.9k, 3.计算输出电阻 Ro=V/I=39.629/1.245=31.8 4波特图 六设计一使用运放搭建的电压跟随器 七实验相关问题 1.总结电路一与电路的异同,比较输入输出电阻值和幅频特性曲线, 说明原因。 答:由实验数据可得,两个电阻的输入电阻近似相等,幅频相频特性 几乎一样。 这是由于, 电流源只是提供静态工作点, 其输入电阻稍大, 对于电路的影响可以等效为大电阻。电路一是 10 千欧的电阻负载, 而电流源负载射随器是电流源负载, 电流源的输入电阻为电路的输出 电阻,这个电阻大于 10 千欧。 2. 对于电路一,随着 RL 的增加,放大倍数增加,逐渐接近输入电压。 而对于理想放大器来说, 跟随器的作用就是使得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 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