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管理某某某年毕市教育工作会议讲义汇编精品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678925 上传时间:2020-07-17 格式:DOC 页数:156 大小:34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管理某某某年毕市教育工作会议讲义汇编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会议管理某某某年毕市教育工作会议讲义汇编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会议管理某某某年毕市教育工作会议讲义汇编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会议管理某某某年毕市教育工作会议讲义汇编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会议管理某某某年毕市教育工作会议讲义汇编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议管理某某某年毕市教育工作会议讲义汇编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管理某某某年毕市教育工作会议讲义汇编精品(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资料汇编求真务实奋力拼搏推进毕节教育事业增比进位在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冉 霞(2013年2月26日)同志们:大家上午好!我们把这次教育工作会议放到金沙县召开,目的就是交流经验、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制定措施,奋力推进全市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昨天下午我们参观了金沙县几所学校,今天上午召开大会,下午市教育局还要组织一个培训会议,大家要集中精力开好。刚才,昌伦局长全面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教育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对2013年的教育工作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金沙、黔西、威宁三个县作了交流发言,讲得很好,我都同意。下面,讲四点意见。一、正确认识

2、当前教育事业的成绩和差距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教育发展能否紧跟发展、超前发展,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目标和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发展的成绩和差距,找准主攻方向。2012年,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一是各学段普及程度提高很大。特别是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了81.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4%;二是办学条件改善明显。中小学校舍面积在2010年的基础上新增114万平方米,去年启动实施教育项目966个,总投资近16亿元,市委、市

3、政府在省的项目之外安排新建、改扩建学生食堂2565个,总投资达6.3亿元,市级财政安排4300多万元补助各县(区);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新招“特岗”教师4532人,市级落实教师培训经费400万元,培训校长教师达1.6万人;四是控辍保学常态机制基本形成。建立了“双线承包”责任制、“七长”负责制、控辍保学排位制和责任追究制等系列制度;五是学校安全维稳工作得到加强。学生意外伤亡事故数与2011年同比下降4.2%,学生意外伤亡人数下降12.6%;六是教育改革试验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形成了“多元的开放式教育”、“三个践行”系统育人等模式;七是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落实营养餐项目资金8.3亿元,解决了

4、3141所义务教育学校近120万名中小学生中午“吃饭难”问题。在毕节人口基数大、教育基础薄弱的前提下,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辛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教育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全市中小学生均校舍尚不达标,学生宿舍、食堂面积缺口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总数仍差近2万人;二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择校问题、大班额问题仍很突出;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距大,农村办学条件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四是教育发展不协调,学前和

5、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压力大;五是教育改革仍未取得有效成果;六是控辍保学难度大,在最近全省的排名靠后;七是教育乱收费等热点问题仍未完全杜绝。今年的工作,就要立足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将“十二”期间我市教育项目提前实施好,有效充实教育资源,夯实教育改革和发展基础。二、科学确定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今年我市教育改革发展,要紧紧围绕全省统一部署的“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根据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大会确定的总体目标,规划今年的年度目标任务,即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达到6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小学、初中辍学率分

6、别控制在2%、3%以内。要实现这些目标,学前教育需招生14.2万人,高中阶段教育需招生10.95万人,全市需补充各级各类教师1万多人。各县区要及时按照本县区“9+3”规划和全市计划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研究,科学制定本县区的教育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关于今年招生、项目建设、教师招聘等系列发展目标任务,市教育局已将任务分解到了各个县区,制作成小册子发给大家,希望各县区根据具体目标,把握好工作的进度,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今年威宁、赫章两县政府暨党政主要领导履职教育工作和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作将迎接省的验收,教育各项指标要求更高,要实现85

7、%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发展任务更加艰巨;金沙县教育事业发展初步均衡将迎接省的验收,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三个县要尽快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工作节奏,精心组织安排,对照各项任务指标,列出工作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扎实推进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三、牢牢抓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一)深入推进改革试点,破解穷地方办好教育的难题。毕节是唯一同时承担国家三项改革试点项目的地区,同时也是部省共建的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但是,从试点的情况看,我市的教育改革和试点工作仍停留在表面上,不深入,不具体,成效不明显,经验不突出,穷财政办大教育、穷地方办好教育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教育事业的发展很

8、大程度还处在“还欠账”阶段,创新不多。因此,深入推进我市教育的改革试点,全面落实部省共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七项工作任务,既要抓住承担改革试验和部省共建的机遇,大力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同时也要全面铺开三项改革和试点工作,探索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提高质量的新路子,破解义务教育均衡难、学前教育发展慢、中等职业教育困难大等系列难题,形成具有典型性的、富有推广价值的发展经验。(二)扎实抓好项目工程,破解教育资源不足的难题。将“十二五”期间教育项目工程提前实施,是市委、市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我市教育资源不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需加快完成营养餐食堂

9、建设、思源实验学校建设、中职学校新建、寄宿制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双山职教城一期工程等教育项目的建设,全市需建成学生宿舍110万平方米、教师公租房24496套、高中突破工程26个、大班额项目16个、乡镇中心幼儿园100个。这些工程的实施,总投入将达到25亿元,地方配套、垫支等将达到13亿元,工程浩大,工期紧迫。特别是教师公租房和学生宿舍建设,资金筹措方式、建筑设计风格等都已基本确定,实施方案马上就要下发了。要确保这些项目工程的如期完成,各县区必须统一思想,不犹豫、不折腾,不等待、不观望,早规划、早启动、早落实。在近期教育工作督查中,全市2181个教育项目工程,落实土地的仅1

10、438个,完成规划设计的仅387个,而2月份即将结束。各县区务必加大力度,一要尽早落实建设用地,超前规划设计,按照项目工程计划日程,及时启动建设;二要千方百筹措建设经费,保障工程正常施工;三要加大工程过程督导,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推进。(三)大力做好控辍保学,破解义务教育巩固的难题。过去一年,我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问题突出,在全省排名中接近挂末。因此,市里接连组织开展了多次过程督导,把控辍保学作为督导的重要内容。从前两天的督查情况来看,各县区均开展了积极的辍学生劝返复学工作,进行了大范围的、频繁的家访活动。但效果仍不明显,全市秋季学生辍学12116人,目前仅劝导复学3727人,各县均存在巨

11、大的差距,其中赫章、威宁、纳雍、织金较为突出。因此,各县(区)务必抓好开学的关键时期,扎实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控辍保学五项制度、七长责任制等制度和教育惠民行动各项措施,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关爱农民工子女入学,制定扎实措施,确保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已入学的一个不能走,适龄少年儿童入学情况人人有记录,个个有着落,力争在3月全省的统一排名上打一个翻身仗,确保我市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控制在2%和3%以内,各县区和全市在全省排名中实现靠前升位。通过有效的控辍保学,为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82%的目标。(四)全面夯实师资队伍,破解优质师资不足的难题。有好的教师

12、才有好的教育,离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县区一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编制的动态管理,按国家和省的规定配齐配足教师编制;二要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考、人才引进等多渠道及时补充各级各类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结构,确保各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高各中小学艺体学科的教学质量;三要加强教师队伍培训,今年市委、市政府落实教师校长培训专项经费500万元,用于市级教师校长培训,各县区在确保按国家和省的规定足额保障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同时,也要积极落实教师校长建设专项资金,切实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使教师校长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四要加强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培

13、养,全市今后三年将培养300名市级名师,加大优质师资培养力度,引领优质师资资源的培养和均衡配置。(五)大力完善管理机制,破解教育质量提高的难题。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生命线,事关千万家庭幸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我市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教育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全省仍处在中下水平。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今后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内容。各县区要结合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加强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探索出有效的管理制度,确保在学校管理上有突出贡献者有待遇,碌碌无为者受批评,消极颓废者受惩罚;各学校要在教师绩效考核、评先选优、学校常规管理等方面积极创新,

14、建立完善教师奖惩激励机制,探索实施教师绩效与待遇对称的管理制度,改变把职称作为教师职务聘任和待遇兑现的唯一依据,建立完善重工作业绩、重贡献的全面的教师激励考评制度,解决教师职称“到点”、待遇“到位”后出现的职业疲软问题。(六)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破解教育均衡发展难题。各县区、学校要按照经过充分论证的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按照先建后撤、适当保留或恢复教学点,小学向村民聚居地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和城区学校小进高退的原则,在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把握调整步伐,在今年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上有较大举措,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同时,要通过加大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建成一

15、批小学寄宿制学校,着力解决边远乡村孩子“上学苦”的问题。要科学规划新建城镇、园区、新区的教育发展工作,立足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并留足教育用地,把教育项目工程融入新建城镇和新区建设,确保新建城镇、园区和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留下矛盾隐患。四、大力夯实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支持(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空前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教育工作,特别是教育工程建设、职教城建设,春节前后就连续召开了若干次会议进行研究,落实了很多重要的政策和措施。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形成对等的重视,不能上热下冷,要切实履行发展教育事业的职责,要把教育这个重大的民生事业

16、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教育发展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的充分保障,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二)加大教育投入。没有投入,要发展教育事业就是空话。除了国家和省要求的政策性投入,我们还应该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安排必要的资金,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跨越发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就在财力特别困难的情况下,安排了2500万元设立义务教育规范化(示范性)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民办教育发展资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校长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各县区必须拿出实际行动,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的发展,要解放思想,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努力解决教育工程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下一步,由于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市级财政会更困难,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了,国家和省安排的建设项目,需要的配套资金由县级政府承担。因此,各县区不加大投入显然不行。(三)加强教育督导考核。2013年教育工作的目标已经明确,刚才已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