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六册教案.pdf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38663612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24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六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六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六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河北版_第六册教案.pdf(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彩的魔术师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红、橙、蓝、绿、青、靛、紫美丽的大自然就 像是一首色彩的交响乐,优美动人。在大自然中,光就象是一个魔术师,是它使我们 的世界变得如此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画家离不开色彩,因为色彩是最美、最富有表 现力的美术语言,他们在创作时,就像魔术师一样,用画笔调和出丰富变幻的色彩, 创作出动人的美术作品。 了解和认识色彩在我们的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感受色彩变幻的动人魅力,是 这节色彩课的主要意义之一。在本课中, 要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用眼睛, 用心灵去充分感受色彩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色彩感觉,并学 习基本的色彩知识,

2、大胆尝试涂抹调配色彩,做一个能够调控色彩的魔术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色彩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3.喜欢进行色彩的各种探索实验,愿意探索色彩的魅力。 教学准备:水粉色、水粉纸、水粉笔、调色盘、笔洗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 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 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

3、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 调出的第三个颜色,然后进行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 原色 ” 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 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 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 在画面的空白处。 3. 收拾与整理 留出时间让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 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反思: 这

4、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有意识地认识与感受色彩,也是学生系列学习色彩知识的开端。 课堂上,欣赏、感受色彩之美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动用各种手段,充分调 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地感受色彩。 有趣的点彩画 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色彩,以及混合后产生的神奇的变化,对儿童而言,可能是最能够引起他 们兴趣的美术语言之一了。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色彩也是最先打动他们的,当他 们对物体的形状还不具备分辨能力的时候,对色彩就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感知力。 教学目标: 1、明白点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够使用点彩的方法创作相对完整的作品。 3、愿意用点彩的方法探索奇妙的色彩世界,丰富表现手段。 教学准备:水

5、粉色、水粉纸、棉签、调色盘、笔洗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范画一张,提问:“ 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2 、拿出几幅 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 一画。 4、学生尝试绘画。 二、新授 1 、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 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 、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3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4 、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5 、 同学们懂动足了脑筋,那让我们再来按照刚才所说的方法再来试试,还是两人

6、 合作。 6 、 学生再次尝试绘画。 7 、 看来第二次的作品比前一次的有了进步,但好像还缺了些什么,下面来看看我 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 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 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 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 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8、 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9

7、 、 学生回答讲解。 10 、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棉签,点出你胸中最美的点彩画。 11、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小结 1、展示作业。 2 、讲评作业。 3、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展示了法国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及其 局部放大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点彩画的主要特征,提高研究点彩画的兴趣。但是在 实际的教学中似乎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再精彩的作品欣赏都比上 实际的动手操作来得容易感悟和接受。 学生通过使用卫生棉签沾取颜色来点画颜色,画面效果会很快展现出来,非常有利于 学

8、生把握画面的色彩和造型,趣味性也很强。 美丽的染纸 教材分析: “ 染纸 ” 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美术,由于其艳丽、 随意, 操作简单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 染纸 ” 是将吸水性纸张用折叠、绞夹、卷曲、搓揉、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 染、浸、罩、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操作方便,色彩鲜艳,纹 样千变万化,可以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发展,染纸 也逐步扩大了应用范围,过去民间多把染纸剪成窗花喜笺,或将染纸撕帖、剪贴加工 成各种装饰画。现在则进一步将它制作成书签、贺卡或应用到时装画等,染纸正从各 方面丰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染纸,因其变化无穷,最能激

9、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是一种适合少儿特点,富 于游戏性的美术课。通过对图案设计、色彩配置和多种技法的学习及具体制作过程, 可以形成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的兴 趣。 本课就是借助意趣横生的染纸练习,使孩子们进一步体会色彩的美妙,了解染纸的基 本技法。染纸能给学生的创作活动带来许多意外和惊喜,使之对染纸产生浓厚的兴趣, 增强对色彩的敏感性,增进对民间美术中对称、均衡等形式美要素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教

10、学重点、难点: 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启发学生表现、创造。 教学准备 :生宣纸、彩色墨水、毛笔、水、调色盘、报纸、各种染纸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知道这种 别致的纹样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扎染出来的。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工 艺。 说起扎染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衣服的一部分弄 上了颜色,开始他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色方 法的试验,终于在试验中发明了扎染。往往不经意的一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和研究, 你就有可能成为发

11、明者。 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生:衣服、围巾等。(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 运用很广泛, 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 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人们用它来打扮自己,美化生活,就连外国人也十分喜欢它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手法 染纸。 三、新授 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打开书自学一分钟。 欣赏了染纸,你认为制作步骤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知道了步骤,你想不想动手 试一试?那就赶快用你手中的材料先折成米字折,再染一染,看谁染的既快又好。 欣赏别人的作品,思考没染透怎么办,染得好的学生上台介绍方法。 刚才,我们是折成米字折来染的,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

12、不同,让我们来欣赏 一些折法示意图和染纸作品,你还有不同的折法吗? 四、自主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师巡回辅导 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五、深入研究,发散性思维: 同学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有什么用 途?干什么用?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作 出更加独特的作品来。 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教学反思: “ 染纸 ” 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卷、揉皱等方法

13、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浸、擦、接等方 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操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 化,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看着洁白的纸张在自己的手中产生神奇的变化, 激发了他们心中无限的创作欲望,实在是非常精彩的一课! 巧穿编 教材分析: 编织是人类最原始的手工艺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在生活中常见的编 织作品,有竹编或藤编筐、篓,藤编家具,草编帽蓆,绳编挂毯和结艺装饰等等,应 用的题材与范围相当广泛。就技法的概念而言,“ 编织 ” 是指包括各种编、织、结等技 法。“ 编” 是将较寬長的纤维材料,透过交叉排列组合的方式而成,例如籐竹编及草编; “ 织” 则是将更精

14、細的纤维材料,以经纬线穿梭、缔结组织而成幅的织品,如各种丝、 绢、棉麻质料的织布;“ 结” 是利用纤维材料或绳辫,以手工或棒针钩编相结的手段制 作而成,例如地毯和中国结。就材料而言,编织工艺的主要原料,多为纤维质材,因 此目前又有人将编织工艺,称为“ 纤维艺术 ” ,并超越传统编织工具的限制,而成为新 兴的艺术创作。纤维的来源有很多,可分为天然纤维及人造纤维:天然纤维又可分为 植物纤维与动物纤维,其中植物纤维的利用比较多,常见的材料有草本类的兰草、杆 茎类的籐竹,以及纫皮类的胡麻、亚麻等;动物纤维多以兽皮上的兽毛、昆虫类的蚕 丝蛹为主。现代人造纤维的发明,丰富了编织工艺或纤维艺术创作的材料选择

15、。 本课就是从 “ 穿编 ” 入手,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个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应 用到美术创作和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创造和美化生活,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和感受 编织的乐趣。 教学目的: 1.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练习,学会基本的编织技巧。 2.学生能够认识传统编织之美,并能激发对编织的兴趣。 3.喜欢编织,并愿意用编织的手段创造和美化生活。 教学准备 :编织工艺品、彩色纸条等 教学过程 : 一、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实物与电教结合) 1、编织的材料 :藤.竹.纸.塑料 .铁.草.木片 .毛 2、编织工艺应用:实用 .装饰 .摆设 二、欣赏少数民族.编织的工艺品 三、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 1、

16、平面 2、立体 四、介绍方法 纸条经纬穿插一上一下,不同颜色彩条的搭配形成不同图案,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图案 的组织。 五、自主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带材料,编织成各种物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学 生练习 ,教师巡视辅导 (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 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穿编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通过认真分析和实践,大多 数学生都可以了解穿编的基本原理和手段,对于个别存在疑问的学生在进行个别示范 就可以了。 在进行穿编练习时,最好强调学生准备适当大小的纸条,如:宽度在1-2 厘米之间。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后,就具备了自由创作的能力,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穿编出 不同的图案和造型,穿编时还要注意不同颜色纸条的搭配。同时,还要不断提示学生 编插的紧密程度,以保证作品的结实和美观程度。 画文具 教材分析: 文具是学生了解和熟悉的,如:英语课用的录音机、音乐课用的电子琴、书法课用的 毛笔和墨盒、信息技术课用的电脑等,除此以外还有天天都在使用的书、本、笔、铅 笔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