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865814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9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3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3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3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3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3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3(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 ,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年 4 月朱立元、杨明试论接受美学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启示 , 复旦学报 ,1989 年第 2 期1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研究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湴塘人,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关于杨万里的研究,发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始兴盛,并逐渐成为宋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但就接受史而言,目前出现的论文只有胡传志的论诚斋体在金代的接受与邱美琼的杨万里诗歌接受史及其诗法意义两篇论文,作为南宋中兴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杨万里诗文的传播与接受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中兴四大家”之一,自宋起,杨万里就以诗坛巨擘的姿态出现,周必大颂其:“学

2、问文章独步斯世” ,可见其在当时诗坛的影响,元代方回且称尤杨范陆四人为“诗巨擘” ,自明起,对杨万里的接受开始有褒有贬,一方面肯定其诗歌成就,另一方面也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发展至清代,杨万里的诗歌影响日渐薄弱,之前其与陆游不分轩轾的文学地位,在清代开始分化,陆游逐渐成为清人眼中的“南宋第一家” ,而杨万里则失去了先前的文学地位。造成这种地位升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后代读者在一定的审美判断标准的指导下,对前代作品自觉的选择与接受。本文拟从杨万里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接受史这一角度出发,分别对诚斋及其作品在清代的“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效果史和以诗评家为主体的阐释史 1”进行探讨。第一

3、章 诚斋及其作品在清代的效果史研究在接受史理论中,效果史是接受史研究的基础。所谓效果史研究,是指对以普通读者为主体的审美分析的研究, “效果史主要历史地描述读者群体对作家作品反应批评 2”。本文对杨万里在清代的效果史研究,拟从其诚斋集在清代的版本流播和清诗选收入杨万里作品集的情况,两方面进行探讨。第一节 诚斋集在清代流播一清以前诚斋集版本简述 杨万里一生著述甚丰, 宋史艺文志载其诗集共九种: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 西归集八卷、 南海集八卷、 朝天集十一卷、 江西道院集三卷、 朝天续集八卷、 江东集十卷、 退休集 十四卷,共八十六卷。杨万里生前就曾自编其诗,方回在瀛奎律髓称:“杨诚斋诗一官一

4、集,每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 ,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年 4 月朱立元、杨明试论接受美学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启示 , 复旦学报 ,1989 年第 2 期2一湛之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 ,中华书局,2004 年 1 月,41 页诚斋南海集序 ,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 ,中华书局,2007 年 8 月,3263 页诚斋荆溪集序 ,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 ,中华书局,2007 年 8 月,3260 页诚斋江湖集序 ,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 ,中华书局,2007 年 8 月,3257 页诚斋江西道院集序 ,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 ,中华书局,2007 年 8 月,3269 页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 ,中华书局

5、,1991 年 11 月,992 页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 ,中华书局,1983 年 9 月,第四册集部(上) 卷十四 ,1241 页3集必一变 1”,淳熙丙午(十三)年杨万里自序南海集 ,此集为其官于广东提举及提刑期间所作诗集,序曰:“自庚子至壬寅,有诗四百首 2。 ”淳熙十四年四月自序荆溪集 ,此集是杨万里诗风转变的关键,其序曰:“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所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试令儿辈操笔,予口占数首,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 3”,是集共收入诗歌四百九十二首,为官荆溪时所作。同年六月作西归集序称西归集收任广东常平使者至善印绶西归

6、时所作诗歌两百多首。同月作朝天集序 ,是集收其在京时所作诗歌四百余首 ,名曰朝天集 。淳熙戊申(十五)年九月,作江湖集序 ,称:“予少作有诗千余首,至绍兴壬午七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今所存曰江湖集者,盖学后山及半山及唐人者也 4”, “旧所有者五百八十首,大儿长孺再得一百五十八首,于是倂录而序之云 4”。淳熙十六年辑江西道院集 ,其序曰:“奉计旨北阙道中得诗可百许首,乃并取归途及在郡时诗录之 5”,其后又有朝天续集 ,收入杨万里淳熙十六年冬再入朝任秘书监,迄绍熙元年十一月出为江东运副其间诗,共三百五十余首。绍熙壬子(三年) ,杨万里序江东集 ,称是集收入其绍熙元年十一月出为江东运副,迄绍熙三

7、年秋奉祠西归其间所作诗歌。杨万里逝世之后又有退休集 ,收其晚年之作。这九本诗集分单行本出版, 南海集最先刻成,其上有门生承事郎、新权通判肇庆军府兼管内勤农事刘炜叔跋,其跋曰“今得南海一集,不敢掩为家藏,刊而传之,以为骚人之规范。余四集将续以请,则又当与学者共之 6”。其余诸单行本“皆为刘氏家刻本,每半页十行,行十八字,注文双行,白口,左右双边 6”。(宋人别集叙录 )现存单行刻本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为宋淳熙绍熙递刻本,现存于北京,余六十卷,除西归集卷一至卷三、 退休集卷一至卷三,卷六至卷十阙外,其余尚全。宋淳熙间刻本诚斋先生南

8、海集八卷现存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据藏园群书经眼录载,其版本:“版宽高五寸七分,宽三寸九分,半夜十行,白口,左右双阑,版心双鱼尾,上记字数,下鱼尾下记页数。后有淳熙丙午通判肇庆军府兼管内勤农事刘焕跋 7”。此外,尚有诚斋易传 、 诚斋诗话等宋明单行刊刻本作贾贵荣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三册 373 页贾贵荣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七册 638 页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 ,中华书局,1983 年 9 月,第四册集部(上) 卷十四,1243 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3 月,卷一六

9、零九4品存世,目前这些刊刻本在日本等国尚能见到。诚斋集全集最早由其长子长孺于嘉定元年春编订,端平元年夏由其门人罗茂良校正,刘炜叔作序,其后附历代官告词、谥议,共计一百三十三卷。其序曰:“东山先生囊帅东广,炜叔贰令南海,辱寘门墙,益深敬慕。迺令假守通德之乡,诚斋文集独阙未传。尊先生之道义,以倡儒学;表先生之志节,以激士习;发先生之 ,以振文气。冒兹承乏,政敦先此?东山首从所请,且获手为是正,以卷计一百三十有二,以字计八十万七千一百有八 1”。一百三十三卷本诚斋集所收杨万里作品较为齐全,但也颇有缺失。此外还有淳佑七年刻本,上有李茂山跋,这一刻本增加了端平刻本中所缺失的赠李厚之诗歌一首及北窗集序共计

10、两篇,其后由顾麐士校跋的明汲古阁本和四库全书本都是其传本。除了全集之外, 诚斋集还以选集的方式流传,如批点分类诚斋先生文脍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 ,据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载,此集为李诚父编,上有方逢辰序,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每页二十四行,每行十二字,大黑口,其序云:“建安李诚父,取先生片言只字之有助于举子者,门分条析,为前后集则是李诚父所编。盖诚父其字,而其名未详,四库本阙前集,因不着编辑者名氏耳相其板式,乃麻沙旧刻,盖宋末书坊陋本也 2。 ”又如曾为明末藏书大家毛晋所藏的宋闽刻本诚斋先生四六发遣膏馥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周公恕类编。以及明万历刊本新刊庐陵诚斋杨万里先生锦绣策

11、二卷 ,题曰:“宛陵跂岩李廷楫济卿校正” ,上有万历甲戌新安詹雅序等。清代之前,杨万里作品以单行本、全集、选本等诸形式流播,但由于杨万里作品数量众多,卷帙浩繁,全集的刊刻与编订难度较高,故而诚斋全集的刊刻较少,且基本以端平本及淳佑本为底本,稍有辑佚或增加,大致内容无多变化。而传抄本往往也因为篇幅的问题,而讹误众多。另一方面,从选本的角度来说,后世选本的质量大多良莠不齐,且多是“坊贾射利所为 3”,从利益和实用性出发,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这也局限了读者对于杨万里作品的接受。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零九就有提及这一问题:“其(杨万里)集卷帙重大,久无刻板,故传写往往讹脱4。 ”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 ,中华

12、书局,1999 年 11 页,994 页同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湾: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年,1480 册 725 页贾贵荣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十册 247 页5明内阁书目卷三载:“诚斋文集三十八册,不全。凡一百三十三卷,阙一百二至一百五并末三卷。 退休集二册,全。 西归集一册,全 1。 ”文渊阁书目也称:“杨诚斋文集一部四十册,残阙 2。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历代流传的过程中, 诚斋集存在着缺失和讹误的情况。(2) 诚斋集 在清代的版本 与前代一样, 诚斋集的版本传播形式也可分为单行本、全集、选本,以下将分点阐述,其中选本的情况较为

13、复杂,既有包括只对杨万里一家诗歌进行整理筛选而成册的集子,也有集诸家诗歌为一体的诗歌选集。(1)单行本 就单行本而言,有康熙年间从宋诗抄初集中辑出来的江湖集一卷, 荆溪集抄一卷, 西归集抄一卷, 南海集抄一卷, 朝天集抄一卷, 江西道院集抄一卷, 退休集抄一卷,合而为诚斋集 ,与宋绍熙年间刘炜叔刊刻的九本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 、 荆溪集十卷、 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 江西道院集五卷、 朝天续集八卷、 退休集十四卷的单行本相比,此康熙本,不仅减少了每本诗集的诗歌数量,也缺失了朝天续集 、江东集两本。其后又有影印本,扩大此康熙本的传播范围及影响范围。此外,杨万里特以诗名擅长,其论诗也往往恳切中理

14、,而颇有可观者者,案四库全书之万里见经部诚斋易传云:“此编题曰诗话,而论文之语乃多于诗,又颇及谐谑杂事,盖宋人所著,往往如斯,不但万里也。万里本以诗名,故所论往往中理 3”,故诚斋诗话在清代也出现了单行本,如乾隆时期浙江藏书大家鲍渌饮手抄本。据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载,此书题曰“宋庐陵杨万里廷秀撰 4”,抄一本,一卷,鲍渌饮手抄并序,劳巽轩手校,其序曰:“乾隆四十年岁次,乙未三月二日,借鹤年先生藏本,校于桐花馆,是日北风扬沙,尘埃满室,扃鐍窗户,无少隙漏,如闭车箱中作新妇也 5。 ” (2) 诚斋集 全集 就诚斋集全集而言,现有清抄本诚斋集一百三十五卷目录三卷 ,丁丙在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十载:

15、集乃其子长孺于嘉定元年所编,端平元年门人罗茂良校正。次年刘炜叔为序,称以卷计者一百三十有三。宋刻 绝迹,即抄本亦罕,宋蔚如宾王屡经勘正,冠以宋史本传。吴绣 谷、欧亭父子从而抄校,益 见完善。此本前有柳斋识云:“诚斋集或八十卷,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 ,中华书局,1999 年 11 页,994 页同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湾: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年,1480 册 725 页贾贵荣日本藏汉籍善本书志书目集成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十册 247 页6或一百二十卷,皆非全书。至百三十又三,可称全璧。癸卯春,予于他处忽得诚斋集二卷,附于卷末,真至宝也 1”。由此可见,与淳佑本及端平本一百三十三卷诚斋集相比,此诚斋集多了两卷附编。缪荃孙于艺风堂藏书记续集卷六云:“诚斋外集二卷,传钞本, 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已属罕觏,集外文二卷钞自钱塘丁氏,尤属不传之秘籍也 2”,可知此二卷收入的当为杨万里散文。此清抄本为朱文懋校,上有丁丙跋。此外在跋中,丁丙亦有提到“(诚斋集 )宋刻绝迹,即抄本亦罕 1”,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