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8657702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激素调节教学设计湖北襄阳第四十七中学刘国清一、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图体现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分析几种激素的作用为教学活动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1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着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规律,精心设计学习提纲,分为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拓展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努力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方法上,着重突出“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让

2、学生分析、思考、归纳,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生物学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此外顾及个别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3在情感上,重视教材所蕴含的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同时,教师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规范者、评价者,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上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真

3、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学习!形成和谐、平等、民主以及积极互动的现代师生关系。 二、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下第六章第四节,安排在神经调节的后面。通过自学、分析图形和资料、设计对照实验进而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而让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此外,激素已被应用在医药等领域造福人类,但也被滥用,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大多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性激素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也初步具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但

4、对什么是内分泌腺,以及激素调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故学生对激素如何参与调节人体生理活动以及如何设计对照实验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说出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2)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3)举例说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4)尝试设计对照实验 2过程与方法 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设计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2)通过调查糖尿病患者情况,引导学生关爱和帮助激素分泌异常的患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3)通过我国首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2教学难点: (1)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2)设计对照实验 三、教学策略 1、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例如让学生说出人体的主要激素及作用,辨析幻灯片上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引导学生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

6、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或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评价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呈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健康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大家这两年身体有什么新感觉?大家是否观察体验到了身体发现了异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原因主要是什么? (二)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什么是激素? 2人体内分

7、泌系统中主要内分泌腺有哪些? 3男女的内分泌腺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4人体的腺体分哪两类? 【合作探究】 1分析胰脏解剖图,比较内、外分泌腺区别腺体类别 有无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实例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2通过分析,胰脏不仅包括内分泌部,也包括外分泌部。故胰脏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若将狗的胰脏切除,会出现什么症状?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 学习目标二: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探究一: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合作探究】学习“胰岛素的发现史”完成 1一百多年前,Mering为了研究胰脏的消化作用切除狗的胰脏实验及结果:“尿量大增且招引蚂蚁(即糖尿病)”。假如你是科

8、学家,你认为患糖尿病与什么有关? 2胰脏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你认为糖尿病与胰脏那一部分有关?请你作出假设,并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3 综合以上科学家的实验,你认为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4胰岛素分泌异常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 【自主学习】阅读P99第1-2段完成 1糖尿病病因是什么?有什么临床表现?采取什么措施治疗? 【合作探究】 1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制剂为什么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为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可能。每日注射量一般不能体重公斤数的一半

9、。 探究二: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 【自主学习】分析98“资料1”完成 1侏儒症、巨人症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 1生长激素有什么功能?由什么内分泌腺分泌的? 2侏儒症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对于侏儒症患儿,你认为采用什么措施治疗?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 生活小常识:在睡眠时人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青少年应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保证8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更健康的生活。 探究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合作探究】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实验步骤 甲组 乙组 2000ml池塘水,分别加入同期孵化的蝌蚪各15只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

10、,每隔2天换1000ml的池塘水,水温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换水后加5g的甲状腺激素 换水后不加5g的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如下: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d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d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d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甲组 4 5 26 07 乙组 5 9 37 13 1在甲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乙中不加的目的是什么? 2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3你认为甲状腺激素有哪些作用? 4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 【自主学习】阅读一组医院里发生的故事。 故事1:某患者34岁,自感怕热汗多,心慌、烦躁、多食、消瘦、双手颤抖、颈部出

11、现疱块、人渐消瘦、月经不调,还伴有眼球外突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甲亢病。 故事2:某患者11岁了身高却只有93厘米,长相、智商像个3岁小孩。孩子每天只能看电视打发时间。经医生诊断患呆小症 故事3:某患者自幼生活在缺碘地区,10岁时脖子开始肿大,40多年来不断膨胀,如今肿大的直径足有40厘米,医生经检查后确认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合作探究】1我诊断 (1)病人甲:24岁,身高083米,智力低下;则甲患_病,病因是_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_。 (2)病人乙:新陈代谢过于旺盛,患者食量大,却身体消瘦。则乙患_病,病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_。 (3)病人丙:55岁,脖子大,呼吸困难,劳动

12、时,心跳加快,气短。则丙患_病,病因是食物中_摄入不足,甲状腺激素分泌_。 2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区别 呆小症 侏儒症 身高 智力 病因 幼年时 激素分泌 幼年时 激素分泌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 学习目标三: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学生描述】生活中可能遇到这种情况:过马路时,突然有一辆汽车从自己旁边擦肩而过。 1、请你描述自己当时的做法和心理感受 2、总结人体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三)归纳总结 1比较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激素类别 主要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疾病 生长激素 幼年时分泌过少 幼年时分泌过多 甲状腺激素 成年时分泌过多 幼年时分泌过少 成年时合成过少(缺碘) 胰岛素 分泌过少 2在本节学习,我存在的疑惑有_ 我还想知道的知识有_ 五、课后练习 1某人将尿排在路旁后,引来许多蚂蚁,这说明此人可能患( ) A侏儒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