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6东南亚地区村落公社(约前5000)公元前5000年之前的某一时候,几支从事狩猎和采集的丛林部落建立了小型的村落公社,这种村落公社遍布整个东南亚地区有些部落沿海岸居住,在那里捕鱼捞蟹,采摘椰子,烧制陶器还有一些部落则迁入高地森林中的石灰岩洞穴里居住丰富的野生动物和大量可食用的植物,为东南亚地区的居民提供了稳定多样的食物他们还嚼食槟榔,这使得他们的牙齿变黑,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喜食酸涩辛辣的口味早在公元前7000年,东南亚地区的居民就已开始种植他们自己的农作物 “灵窟”中贮藏的豆类是经过培育的品种,水稻也是如此从今缅甸三角洲向东远至中国长江流域都有野生形态的水稻生长华夏民族的起源(约4500年前)大约在距今4500多年以前,在中国黄河上游的陕西岐山一带,居住着一支具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氏族部落,其首领为炎帝,姓姜相传炎帝教导人们种植五谷,在他的领导下,人们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粮食连年丰收,因而他深受人们的爱戴,被尊为“神农” ,故炎帝又有“神农氏”之称炎帝部落逐步顺黄河向东迁移,最后定居在中原地区以黄帝为首领的氏族部落发生战争黄帝打败了炎帝以后,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此,中原各民族得到进下一步的融合。
P37商朝(前1600~前1046)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族,其势力发展到黄河中游,渗入夏的统治地区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大量的考古资料,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商代,国家机器不断强化,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活动地域的影响远远超过夏代,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殷到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被周武王所灭商朝共传17世,31王,统治历时约537年商代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商代出现的高岭土制作的青釉器,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点一些商代青铜器的表面,常黏附有丝织物的痕迹,其中菱形纹的暗花绸,表明当时已有了具提花装置的织机髹漆工艺在商代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雕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商代的商业行为发生得比较早,车辆成为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商代音乐已经有了半音,标准音的概念商代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字《夏小正》《夏小正》是中国的第一部历书它虽然不是夏人写的,但其中却包含着夏代已经积累起来的天象和物候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夏代的历法,依据北斗星的旋转确定月份,并把斗柄的正月定为岁首,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 《夏小正》将1年分为12个月,并依次记载了每月的星象,动植物的生息变化以及应该从事的农业活动甲骨文与文化殷商甲骨文真实地记录了殷商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内容绝大部分与商王室有关也有一部分是非王室卜辞,其中有些可能是与商王室关系密切的强大宗族的卜辞,有些可能是有封地的贵族的卜辞甲骨文的发现,为历史学家研究殷商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材料到目前为止,研究甲骨文的论著已达3000多种商人创造的甲骨文,不仅为研究殷商历史和汉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使甲骨文学的研究成为考古学分支学科之一P38*** 大事年表 ***=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罗马尼亚开始出现发达的麦尔尼查文化=公元前4500年左右,在原南斯拉夫出现了并查文化,对铜进行精炼和加工=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法国西北部卡尔那克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带墓道的在石室墓=公元前3300年左右,在西班牙的劳斯·米力米斯出现了共同埋葬的带墓道的石室墓=公元前3200年左右,在爱尔兰的新格兰斯出现了带墓道的石室墓=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克里特岛开始出现青铜器。
=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奥克尼诸岛的斯卡罗布莱出现了石制房屋的部落=公元前2800年左右,在英国的索尔兹伯里平原开始出现环状巨石柱群=公元前2200年左右,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普及了广口陶器=公元前2200年左右,爱尔兰开始了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200年左右,讲最早形式的希腊语的印欧语系民族侵入希腊半岛=公元前1450年左右,希腊半岛都处于克诺索斯国的控制下************ 公元前5000~前1200年的欧洲公元前2800年左右,人们在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开始建造石室墓和巨石群,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公元前2800年左右,在克里特岛,青铜器开始普遍使用不久,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就经由西欧传到不列颠群岛克里特文明持续了数百年,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被当地不断壮大的希腊本土的迈锡尼文明所代替克里特文明(前2000)克里特岛的首批居民到达的时间是公元前7000年克里特人是从欧洲的尾端——希腊大陆登船启航的最初的克里特人是地中海东岸(即今天以色列,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沿海地区) ,或非洲的埃及,利比亚的海上民族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进入青铜器时代,产生了由农村公社结合而成的最早的国家从1900年3月开始,伊文思使这个被遗忘的文明重见天日。
在克里特小镇克诺索斯,在那里的一座小山岗上,他发掘了一个大废墟最后证明这是一座巨大王宫的废墟伊文思挖出了壁画的残片,这幅壁画描绘了一群手持精美瓶,罐的人这些恬静安详的现象,在被埋葬了几千年后重见天日,令伊文思心醉神迷伊文思坚信他已步履蹒跚地置身于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也许是欧洲最早文明的遗迹之上了爱琴海上的米诺斯爱琴海上的米诺斯(前2000~前1450)伊文思将这些青铜时代的岛民,用希腊神话中爱琴海地区杰出的统治者米诺斯王的名字命名为“米诺人” 根据传说,众神之王宙斯曾爱上一位美丽的凡人——巴勒斯坦的公主欧罗巴他先以公牛,后以鹰隼的形象出现在她面前欧罗巴为他生了几个儿子,其中之一就是米诺斯米诺斯建立了一个令人惊诧的王国米诺人成了他们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海上商人将几个重要的贸易中心联系起来船只从克里特北,东,南三面海岸的港口,装载上木材,橄榄油,葡萄酒,釉陶和手工作坊里打制出来的青铜器,银器就启航了岛民们用这些货物,从塞浦路斯换来铜,从埃及换来黄金和象牙,从希腊换来白银,从爱琴海诸岛换来黑曜岩在叙利亚,他们换到商队从中亚带回的天青石米诺人建立的殖民地遍布于基克拉迪群岛,包括米洛斯和凯欧斯,在希腊大陆也扎下了根。
公元前1450年,那些居住在装饰典雅的建筑中的地方诸侯们,都处于克诺索斯国的控制之下该王的名字也叫做米诺斯,这也可能是所有克里特统治者的共同称谓P39迈锡尼文明的兴衰(前1500~前1200)就在米诺斯文明在克里特兴盛之时,阿卡亚人正在希腊大陆积聚力量公元前2200年左右,他们侵入希腊半岛,并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开始组建小型城市最初是由于贸易联系,文化发展逐渐受到米诺斯人的影响希腊因素与米诺斯的交融产生了“迈锡尼文明” ,它得名于约公元前1600~前1200年希腊居主导地位的城市迈锡尼公元前1500年以后,在爱琴海世界(爱琴海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处于希腊和小亚细亚之间)居主导地位的正是这一文明,它甚至在克里特也占居优势地位迈锡尼人曾生活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部的阿尔哥斯平原他们势力的扩大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在提令斯派罗湖,迈锡尼建造带有屏障的城市其中,在迈锡尼的城市,由山丘上巨大的城堡守护在城堡的入口处,由将前足搭在祭坛上的两头狮子监视,也就是有名的“狮子门” 他们的文化除了这个壮观的城堡外,还因大规模的竖穴式坟墓和金属工艺品而闻名迈锡尼人在劳得斯岛和塞浦路斯岛建设殖民城市,并进入到西地中海,与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半岛的人作交易。
迈锡尼在公元前12世纪数次受到多立亚人的侵略,终于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它的文化覆灭了拼音文字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的氏族社会,曾产生几种较为复杂的表意和拼音文字这些书写系统之间关系密切克里特人形文字A和亚该亚人的线形文字B,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种这当中,线形文字B又是从线形文字A发展而来——克里特人为了把希腊语所表述的内容记录下来,对线形文字A作了适当改进在近500年的使用中,线形文字B变化不大,显示了相当的稳定性在米诺,曾相继出现三种书写系统前两种为“象形文字” ,后一种为线形文字(即线形文字A) 三种文字皆未能破译,人们甚至无法得知,这些文字分别记录何种语言对于三种书写系统的了解,一度仅止于假设:会不会是闪族的语言?早期印欧语系?或更古老的语言?线形文字B,可能是公元前17世纪形文字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宫殿文字最先在迈锡尼使用,亚该亚人征服克里特岛后,继续沿用此种文字有88个符号,其中大部分来自线形文字AP40希腊部落大迁移(前2000~前1200)公元前2000纪末~前1000纪初,希腊发生了一次部落大迁移多利斯人是北方的希腊人,受当地人的压迫向南迁入希腊内陆,并直接占领了迈锡尼王国的中心,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阿尔哥斯地区,在这些地方建立起多利亚诸邦。
在多利斯人入侵的同时,特萨利亚人(大概是西北希腊人)占领了特萨利亚(奥林匹斯山以南,吕都斯山以东,以拉里萨为中心的一片广阔草原) ,打破了北部和中部迈锡尼时代诸国的政治地理格局,成立了爱奥利斯诸国由于受多利斯南迁的影响,爱奥利斯人也向外移民,迁往爱琴海北部的列斯堡岛和小亚西岸北部一带阿提卡(雅典)和优卑亚(这两地区以后称为伊奥尼亚)也向外移民于昔加拉第群岛和小亚西岸中部地带经过长时间的部落大迁移,到公元前2000纪初,希腊逐渐形成爱奥利斯,伊奥尼亚和多利期三个人种语系集团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特洛伊战争的始末,在荷马的史诗中有详细的叙述但这场爱琴海两岸之间的冲突确有其事考古学家在古战场遗址发掘的城市废墟,从年代来看,正是相传特洛伊战争的年代(前1230~前1220)的建筑海伦乃是关键人物年轻俊美的阿奇里斯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女俘虏,虽然他战功赫,但国王拒绝把海伦许配给他阿奇里斯悲愤交加,痛不欲生著名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就是以这对年轻人的缠绵爱情作为故事的开头阿卡亚人组织起远征军,围困特洛伊城,一战便是10年历史学家认为,由于特洛伊城地处交通要道,货物经此转运可避免海上航行的风险,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特洛伊城遗址发掘出来的金银器,充分说明此地区与北安纳托利亚的内陆国家(即西台帝国)及地中海各港口间的交往甚密可以想象,此地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阿卡亚人攻打特洛伊城,是为了掠夺城中的财富特洛伊城在历史上从未被异族长期占领过阿卡亚各君主结成联盟,推举势力最大,被称为“王中之王”的阿伽门农为盟主他们觊觎地中海沿岸的富有,极欲占有那里的财富,是特洛伊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在西台帝国的大门口打仗,而没有引起西台人的抗议和干预,这也说明了阿卡亚人当时仍然相当强大这正是荷马史诗《奥德赛》所要告诉人们的阿卡亚人远离家乡,在异域浴血奋战当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回到祖国时,却没有受到国人隆重的欢迎P41公元前5000~前1200年的非洲公元前3600年,在肥沃的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埃及文明是非洲最早的文明埃及文明的特色,包括巨大的石砌的金字塔和神殿的建造,还有象形文字的出现,青铜器制造技术的发明,以及为测知尼罗河泛滥期的太阳历,为重新测量泛滥后土地的测量术的发明等在埃及文明的同一时期,撒哈拉地区出现以农耕和饲养家畜为生的村落另外,到了公元前1200年左右,在西非,金属加工的技术也得到了发展*** 大事年表 ***=公元前5000年埃及的村庄种植小麦,大麦,饲养家畜。
=公元前4500年,奴力亚人制作陶器=公元前4000年,撒哈拉的农民饲养家畜=公元前4000年在尼罗河上首次使用了帆船=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加纳制造了陶器=公元前3200年左右,在埃及出现了最初的神圣文字=公元前3100年左右,美尼斯王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公元前3100年,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 埃及王朝开始=公元前3000年,在肥沃的尼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