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20200710131520)

上传人:q45****455 文档编号:138640144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25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20200710131520)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20200710131520)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20200710131520)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20200710131520)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20200710131520)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202007101315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20200710131520)(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 上册) 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父亲的碗 宗崇茂 白底镶着蓝花,沿口已豁了牙;孤单地立在家中的冰箱上。这是父亲用的碗。 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 特殊 ” 起来。确诊为癌症晚期的那天下午,把父亲从医院扶 回我的家中。兄妹几个悄悄商定:精心伺候父亲,千万不能对父亲泄露真实的病情。晚 上,妻子特意为父亲做了一碗汤;母亲说,给你父亲专门备一个碗吧。妻子表示赞同,不 知从哪个旮旯,她找出了那只碗。 我觉得不妥,因为此前父亲一向都是与我们同桌吃饭,同碗喝汤的。我想说:癌症是 不会传染的。但看看妻的眼神,又

2、加上母亲的坚持,我终于未开口。 此后每次吃饭,父亲都是用这只碗。母亲和妻子总是把菜夹到碗里端给父亲,然后他 就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地,一点一点地吃;而从前,一向威严有加的父亲,每次从乡下来, 吃饭时我们总要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 首席 ” 就座。 我有些黯然。想起童年的时候,为了全家生计长年漂泊在外的父亲,有一次带回一件 让我特别兴奋的礼物一只涂着花油彩的“ 小洋碗 ! ” 那碗既好看又摔不破,我视若宝物。有 亲戚家的小孩来到,吃饭时也抢着要,我死活不依,因为这是父亲买给我专用的,大人们 只好无奈地哑然失笑。又想起小时候因为太穷,腊月农闲时差不多每天三顿都在喝粥;只 是到了过节才煮点干饭,炒几样小菜

3、。这一顿,我吃得特别快,而父亲似乎又吃得特别 慢,待锅里见了底,父亲这时就会把他碗里的饭菜分到我的碗中,并叮嘱:“ 不要再这么快 了,慢慢吃吧。” 而现在,父亲却象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份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长了老高, 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 那天,我回乡下看望父亲。我悄悄地问母亲:“ 父亲发觉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 母亲 说: “ 早晓得了。 ”“他怎么晓得的?”“从你家的碗。” 我心头一紧:“ 我家的碗 ?” 母亲说: “ 是 的。他说,你们每天都特地为他做那么好的菜,又总是用同一只碗端给他,那碗上恰好有 个小豁口。他能不猜疑吗?你父亲可是个细心人。” 我感到震惊和难过! 我们在深深

4、爱着父亲的同时,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了他! 父亲又一次从乡下来的时候,更显虚弱不堪。吃饭时,我给他换了一只新碗,他很快 发觉,并固执地坚持要用以前的那只碗。我请他到桌上和我们一起吃饭,他就是不肯把筷 子伸到盘中夹菜。这一次,父亲住了较长时间;他说:“ 你们这样孝顺,为父的心满意足, 死也闭眼了;只怕是以后来的机会少了。” 我的鼻子猛然一酸,赶紧借故跑到别处。 ?现在,那只碗放在冰箱上已一月有余。仿佛被人遗忘,又仿佛在静静等着父亲的再 来。我时常感到刺痛和愧疚:忙碌而粗心的我们,究竟回报了父亲多少爱?瓷白瓷白的碗壁 上,已罩落了一层细微的尘埃,倘若不是亲眼所见,我还一直以为密封性很好的环境里, 向来

5、是一尘不染的。碗上那豁了牙的口,象是努力要对我说些什么,却又始终没有说出 来 (1)面对父亲的病,“ 我” 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 的文字。 觉得不妥 -_-_-心里感到刺痛和愧疚。 (2)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 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 特殊 起来 ” 中的 “ 特殊 ” 表现在哪些方面? (4)“ 我” 给父亲换了一只新碗,但他为什么坚持要用以前的那只碗且不肯把筷子伸到盘中 夹菜?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却像一枚叶子,一枚失却了水份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长了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 在了一边。 【答案】 (1)有些黯然;感

6、到震惊和难过 (2)点题 ,引出下文与碗有关的事;与结尾相照应 ,使文章结构和谐、统一。 (3)把父亲接回“ 我” 家精心伺候 ;妻子特意为他做了一碗汤;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碗;把菜夹 到碗里端给他 ,让他一个人在旁边吃。(意思对即可) (4)父亲怕自己的病传染给家人,表现出父亲在病重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意思 对即可)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了儿女们已经耗尽自己的一生,儿女们 长大了、他却已孤独地老去。(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 1)通读文章,本文以“ 父亲的碗 ” 为明线,以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暗 线。从第 段我觉得不妥,到第 段我有些黯然。想起童

7、年的时候,再到从母亲口里了 解父亲因为用专碗,受到特殊对待而知道自己病情后心理产生巨大变化,第 段我感到震 惊和难过 !突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省,第 段我们在深深爱着父亲的同时,却又在无 意中伤害了他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2)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上两方面来分析。“ 白底镶着蓝花,沿口已豁了牙;孤单地 立在家中的冰箱上。这是父亲用的碗。” 这是对父亲生病所用碗的描写,文下文引出父亲从 乡下来,母亲与媳妇为父亲选用专碗,收到特殊照顾做铺垫;在文章结尾“ 瓷白瓷白的碗壁 上,已罩落了一层细微的尘埃,倘若不是亲眼所见,我还一直以为密封性很好的环境里, 向来是一尘不染的。碗上那豁了牙

8、的口,象是努力要对我说些什么,却又始终没有说出 来”又一次对父亲所用碗细致深情的描写,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照应。 (3)文章第 段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 特殊 ” 起来。从这句话的下文是写父亲生病后 所受到的特殊照顾,晚上,妻子特意为父亲做了一碗汤;母亲说,给你父亲专门备一个碗 吧。妻子表示赞同,第 段母亲和妻子总是把菜夹到碗里端给父亲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旁边 默默地,一点一点地吃。 (4)解答此题需通读文章,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第 段我悄悄地问母亲: “ 父亲发觉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 母亲说: “ 早晓得了。 ”“他怎么晓得的?”“从你家的碗。” 我 心头一紧: “ 我家的碗 ?”

9、母亲说: “ 是的。他说,你们每天都特地为他做那么好的菜,又总 是用同一只碗端给他,那碗上恰好有个小豁口。他能不猜疑吗?你父亲可是个细心人。” 这 段我与母亲的对话写出了父亲知道自己病情;第 段他说: “ 你们这样孝顺,为父的心满 意足,死也闭眼了;只怕是以后来的机会少了。” 我的鼻子猛然一酸,赶紧借故跑到别处。 写出了父亲在得知病情后时顾虑我们怕传染给自己的孩子,不顾自己的安危,体现父亲对 家人的爱。 ( 5)“ 父亲却像一枚叶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作“ 失却了水分和绿意的叶 子” ,形象写出父亲生病后憔悴的状态,“ 大树茂密地长了老高” 把子女比作大树,意昧着儿 女已经长大成人

10、,父亲却孤单地老去,体现了我对父亲的心疼和后悔。 故答案为: 有些黯然;感到震惊和难过; 点题 ,引出下文与碗有关的事;与结尾相照应,使文章结构和谐、统一; 把父亲接回 “ 我” 家精心伺候 ;妻子特意为他做了一碗汤;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碗;把菜夹到 碗里端给他 ,让他一个人在旁边吃。(意思对即可); 父亲怕自己的病传染给家人,表现出父亲在病重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家人。(意思对 即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了儿女们已经耗尽自己的一生,儿女们长 大了、他却已孤独地老去。(意思对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的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 的事件

11、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 家乡的年味 “ 这一主题线索来概括,当然,在概括 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这类题一般分为在内容或结构上两方面的作用来回 答。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 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 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 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 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入手。联系语境可知,画线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具 体

12、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 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 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 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 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 的,散在草丛里

13、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 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 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 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 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 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

14、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 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 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拦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 于春 ”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请简要概括。 (2)任选一句,品味语言,说说句子的妙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

15、手抚摸着你。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给人带 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 B.本文引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 选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这句诗的意思是吹到脸上 的风,使杨树、柳树不感到寒冷。 C.第四段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春花的生机和美丽。 D.文章最后三个段落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形象地点明了春天成长的过程。 【答案】 (1)文章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迎春等方面来描写春天的。 (2) 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桃树、杏树、梨树人格化,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春花 的数量之多,表达了对

16、春花的喜爱之情。 本句运用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 成母亲的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柔和、温暖的特点,表达了对春风喜爱之情。 (3)B 【解析】 【分析】( 1)通过阅读文章可知,这篇文章从第三段到第七段从几个方面描写春 天,第三段描写春花,第四段描写春草,第五段写春风,第六段写春雨,第七段写人迎 春。据此答题即可。 (2) 从“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桃树、 杏树、梨树人格化,从而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表达了对春花的喜爱之 情。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是选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 像母 亲的手 ” 是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结合语境分析,这里运用引用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 风柔和、温暖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对春风喜爱之情。 (3)ACD理解正确。 B“ 杨柳风 ” 指春风,这句话的意思是春风吹到人的脸上不觉得寒冷。 故答案为: 文章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迎春等方面来描写春天的。 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