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用药误区请您牢记.docx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8636003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这些用药误区请您牢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这些用药误区请您牢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这些用药误区请您牢记.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些用药误区,请您牢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去年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显示,2012年,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比例占总体的17.8%,已连续4年呈小幅升高态势。而北京市属21家医院的用药咨询中心调查也显示,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多病,往往轻信广告,自我治疗,让本用来治病的药反而成“健康隐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别提醒,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比例上升明显,大众应重视老年人用药安全性问题。此外,中药合并用药现象突出,患者应警惕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增加了药品安全风险,建议患者加强安全用药意识,防范用药风险。输液滴速有讲究,随意乱

2、调有风险如果我们平常细心点就会注意到,护士每次在给病人输液时,都会看着手表调整药物的滴速。但不少人在打点滴的过程中,总是嫌慢,自行调快药液的滴速。专家指出,这一小小的举动也许就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药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陈吉生表示,很多中药注射剂在输液过程中对浓度、滴速都有要求,像老年人常用的痰热清、参麦注射液等,前者要求滴速不超过60滴/分钟,后者要求不超过40滴/分钟;而像同样是抗菌药物,阿奇霉素要求滴速不超过60滴/分钟,但青霉素则要求快速静脉滴注。对于不同的药物,滴速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患者切不可随意贪快。中国药学会专家指出,如果输液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

3、或肺水肿等后果。如果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遇到了心悸、心慌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向护士和医生报告,切不可自行调整滴速或隐瞒症状,导致身体受到损害。小小止血贴,并非万用万灵皮肤受到外伤后,第一时间选择使用止血贴,这可能是很多人的习惯性动作。但是陈吉生指出,对于不同的创伤,使用止血贴方式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对于出血较多的伤口不宜用止血贴,而应及时去医院治疗;其次,小而深的伤口也不宜用止血贴,因为其不易清洗干净,容易遗留异物和被细菌污染;对于动物咬伤、蜇伤造成的伤口,切忌使用止血贴,以免毒汁和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此外,其他污染较重的或已发生感染的伤口,较重或创面较宽的皮肤擦伤、烧伤和烫伤的创面、皮肤病创

4、面等,均不宜使用。陈吉生表示,只有面积不大、表浅整齐,并非由动物叮咬造成的伤口,才适合使用止血贴。另外,有些带有药物成分的止血贴,过敏体质的患者要小心过敏。使用止血贴前,患者应检查创伤面是否遗留玻璃碴、泥土等污物,需先用水冲干净。此外,止血贴要每日更换,特别是湿水之后,以防细菌感染。滥用解热镇痛药,容易掩盖病根发烧、疼痛,都是机体受到伤害而作出的应急警告,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但如果出现发烧或疼痛,只是一味地吃解热镇痛类药物,却可能会掩盖疾病本身的症状,延误了针对病因的治疗。专家指出,遇到某些不明原因的发烧、疼痛时,患者要积极就医查找病因,切不可盲目依赖药物。陈吉生强调,如果需要使用解热

5、镇痛药物,每次服用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3天;服用时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同时,长期服用阿片类镇痛药还可能导致药物依赖。专家提醒,过量服用镇痛药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功能造成损害。特别是老年人,在服用镇痛药时最好在遵循医嘱的情况下,把握适度原则,不能盲目服用。同理,有的人在出现腹泻伴有发烧时,也会首先服用止泻药,但事实上,这些症状说明了人体内存在感染,要尽快就医。吞的不能嚼,服药方式需遵守不少患者对嚼服、吞服这些基本服药方式不太了解。专家指出,服药方法不正确会直接影响药效发挥。一般的药片除了含有主药外,还含有崩解剂等辅料,所以药片在胃中会逐渐崩解、溶解、吸收。因此,服

6、用一般药片可整片吞咽,不需嚼碎。当然,有一些特殊药物嚼碎后才能更好地发挥效能。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执业药师梅清华还提醒,心绞痛患者服硝酸甘油片需舌下含服,嚼碎反而不能快速起效。除了片剂外,常见的胶囊也要注意服用方式。有些老年人嫌胶囊不易吞服,干脆将药粉倒出来服用。但是,有些胶囊具有肠溶性质,胶囊能保护药物免遭胃酸的破坏。另外,有些刺激性药物浓度太高,还会灼伤口腔与食道,或是引起恶心呕吐。对于有吞咽困难的人,陈吉生提醒,如药粒太大,不妨替换相同疗效、不同剂型的药物,以便更方便服药。喝水还是不喝,药效可能大不同服药应用白开水送服,不要用茶、饮料、牛奶等,这已成为公众常识。然而,在服用药

7、品过程中,对于哪些药物服用后应多喝水,哪些应该少喝甚至不喝,却不是很了解。陈吉生指出,一般的口服剂型,例如大部分片剂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吸收。但对一些特殊药物,为减弱其毒性,避免对器官特别是对肾脏的损伤,会要求服用药物后每日必须饮水2000毫升以上。而某些药在服用后,则需要少饮水甚至暂时不饮水。如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等镇咳药,患者服用后,药品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便于快速控制咳嗽,缓解症状,因此服药后不宜马上进水。此外,需要舌下含服的药品,也不能吞咽,不要饮水,需任其自然溶解。有人喜欢用5060的热水服药,但是专家指出,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以下这些药物最好不要用热水送服:助消化类,如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不稳定,遇热后易被还原、破坏失效;清热类中成药,中医认为,对燥热之症,如发烧、上火等,应采用清热之剂治疗,此时不宜用热水送服,用凉开水则可增加清热药的效力。 (摘自老人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