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略培训}某某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8633063 上传时间:2020-07-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销策略培训}某某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营销策略培训}某某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营销策略培训}某某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营销策略培训}某某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营销策略培训}某某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销策略培训}某某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销策略培训}某某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简介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是根据国务院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关于江西地矿局属地化管理会商纪要等文件精神,于1998年7月组建的一支精干的地质工作专业队伍。一、基本情况1998年7月14日,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称“省地矿局”)在所属原“地质调查研究大队”和“赣西地质调查大队”单位重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江西地质调查院”(赣地局字1998132号文)。同年9月经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定编80人,主要职责和服务范围为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国土资源调查和规划等,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隶属于省地矿局,为县(处)级事业单位。1999年9月30

2、日,经原江西省地质矿产厅同意(赣地厅字1999147号文)和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赣编办发199951号文),“江西地质调查院”更名为“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2003年8月19日经省地矿局决定(赣地矿字200395号文)并报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赣编办发2003122号文),“江西省地质调查院”更名为“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座落在南昌县向塘镇内,属事业法人单位,具有事业法人营业执照和独立的组织机构。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具有覆盖国土资源大调查区调、矿产、水工环、物化遥、信息技术等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能力,同时还具备了为政府职能和省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能力。20

3、03年9月,省地矿局对我院队伍进行了调整,增设了6个地域地调分院和4个专业分院,地域(专业)分院业务上由我院指导,经济上独立,人员定编为560人。截止到2004年10月底,我院现有职工121人,其中退休职工3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党员57名,专业技术干部108人,大专以上学历64人(在读博士后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人;硕士及在读硕士14人)。中高级技术职称86人(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41人)。专业覆盖了地学领域的大部分学科,专业人员比例92.4%。二、院领导班子及成员简介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现有7人,分别是:院长余忠珍、党委书记谢国刚(兼副院长)、副院长尹国胜、总工程

4、师楼法生、总会计师赖晓华、纪委书记林伟平、工会主席郭英杰。平均年龄43岁。现将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余忠珍,男,1965年8月出生,1988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程硕士班,现有最高学历为研究生。1998年9月被评为地矿高级工程师,先后曾任赣西北地质大队综合研究室主任、总工办主任、地调部副主任、副总工程师,1997年10月至2001年12月借调江西省地矿局地矿处从事矿产勘查管理工作,2001年12月起任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副院长,2004年9月任院长。1997年获地矿部勘查成果三等奖。谢国刚,男,1962年10月出生。1981年8月从赣州地

5、质学校毕业参加工作,1993年7月函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土地利用与管理专业,2004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硕士班,现有最高学历为研究生。1997年被原地矿部审批为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2002年评审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省局调研大队先后任区调分队主任工程师、党支部书记、分队长,2000年开始担任西藏区调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2001年12月任地调院副院长,2004年9月任地调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1997年荣获全国地矿系统“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新形象楷模等荣誉称号。尹国胜,男,1959年6月出生

6、,1981年1月由赣州地质学校毕业分配到省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工作,1999年7月函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取得大专学历,1998年评为地矿高级工程师。先后任总工办主任、队长助理、开发部主任等职,2002年10月提任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后任地调院副院长。先后获地矿部勘查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次。楼法生,男,1965年1月出生,1987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1999年取得中国地大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现在读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石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评为地矿高级工程师,2003年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区域大队

7、副分队长、分队技术负责、分队长,江西省地矿局调研大队图幅队队长,地调院基础部主任,院副总工程师,2001年12月任地调院总工程师。赖晓华,男,1962年10月出生,1979年1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毕业于江西电大工业企业经营专业,取得大专学历,1992年经全国统考审批为会计师,2002年评审为高级会计师。先后任调研大队会计、主办会计、计财科副科长、副总会计师,地调院财务中心主任、副总会计师,2001年12月开始担任地调院总会计师兼财务中心主任。林伟平,男,1961年7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岩矿专业,1996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得第二学士学位。1997年评审

8、为地矿高级工程师。曾任赣西地质大队团委副书记、非金属公司副总经理、地勘院副院长、经理,1998年起任地调院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2001年12月担任地调院纪委书记。郭英杰,男,1948年6月出生。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毕业于北京地院综合找矿专业,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先后任调研大队二室书记、主任,开发部党支部书记,1997年担任调研大队纪委书记,1998年任地调院副院长,2001年12年开始担任地调院工会主席。三、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管理制度1、机构设置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本部内设办公室、财务资产部、综合技术部、市场开发部、物业管理中心五个管理部门和基础调查部、综合评价部、西藏区

9、调队、数字国土中心等四个业务部门。2、主要职责:根据国家和江西省社会发展需要,承担国家与省财政出资的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业务基础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服务。3、管理制度六年来,我院从组建之初就十分重视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工作。制定和完善了财务、资产、人事用工、技术等29项规章制度,规范了管理的行为,管理工作基本做到有章可循、依章办事。财务管理:根据中国地调局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专项经费管理暂行要求,制定和完善了地质调查项目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资金管理办法、技术经济责任制暂行办法、医疗费管理办法等,规范了资金的使用行为,完善了费用开支逐级审

10、查、监督机制。全院实行一级财务核算制,项目经费实行了“集中管理、预算控制、合理使用、专款专用”管理,较好地发挥财务监控功能,确保了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对全院经济运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事用工制度:制定了劳动人事管理暂行规定、聘用临时工规定等,加大了劳动、分配、人事制度的三项改革。一是推行了岗位公开招聘制,按照“公开、公正、平等”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公开答辩,组织考核,党委决定”的形式,公开选聘项目负责人。二是建立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人事制度,加大了二级单位聘用职工的自主权,调动了职工自我加压、参与竞争的主动性。三是建立了以岗位、任务、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

11、了职工奋发敬业的积极性。技术管理:根据中国地调局有关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的规定,制定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区调工作质量监控及考核办法等,规范了技术、质量管理的行为,完善了项目实施全过程逐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机制。严格管理,确保了工作质量优良率达100%。政务管理:一是建立和健全会议、非生产性费用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章办事、违章必究,照章处罚。二是加强了对中层以上干部的遵章守纪、自尊自强自律的教育。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制订和完善了规章制度,坚持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综治工作责任制,做到“资金、人

12、员、经费”三到位。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六年多来,我院共送各类培训学习人数达300多人次,累计投入46余万元的职工教育经费。其中选送了4名优秀年轻的技术骨干攻读博士学位,22名攻读硕士学位,11名攻读大专升本科学位,17名攻读中专升大专学位。激励了技术人员敬业爱岗的精神。据统计,共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4篇,共有52人次获得过省、部级地质勘查科技成果奖,在江西省地质学会第九届地质工作者学术研究讨论会上,院提交了13篇论文,其中9篇获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共20篇)。极大的提升了我院科研能力,拓展了我院科研水平的外部影响力。四、工作业绩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成立六年来,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与

13、时俱进,立足于地质科学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服务,加强科技成果的社会化,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地质科技创新,在继续做好基础性地质工作的同时,重点致力于公益性地质环境调查与研究工作,服务领域向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热勘查、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治理、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国土资源规划、矿山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拓展。并且积极响应党中央“开发西部”的伟大号召,进军西藏、新疆自治区开展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作。六年来,共组织实施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40余项,取得了显著的地质工作业绩。在已结题的18项项目中,均为良好以上级,被评为优秀的就有9项。六年来,我院共组织实施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47项,其中区调类

14、项目共完成1:5万区调图幅34幅(九五期间32幅,十五为2幅),1:25万区调片区修测图幅4幅(十五期间完成),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调5幅(完成2幅);矿产类项目16项,已完成11项;环境评价类项目6项,已完成5项;化探类项目6项,已完成5项目(2003年已启动江西省鄱阳湖周边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物探类项目1项(03年新开);信息工程类项目9项(完成7项)。主要成果:区调类项目:九五期间提交的1/5万井冈山区调9个图组(32幅)区调中,成果为5优4良。十五期间2幅为优秀级。矿产类项目:十五期间我院在西藏措勤新发现一个超亿吨的铁矿点,成果显著,受到西藏自治区政府、中国地调局高度赞誉。

15、在省内矿产评价方面有新的突破:2002年3月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终审的江西于都银坑矿田贵多金属矿评价、江西会昌锡坑迳矿田及周边地区锡铜多金属矿评价项目皆为优良级,其中于都银坑项目新发现桥子坑矿区(333+3341)资源量铅+锌196.97万吨,银1044.89吨,金21.60吨,达超大型规模,计算桥背坑矿区(333+3341)资源量金26.94吨,银257.66吨,达大型规模。会昌锡坑迳项目对淘锡坝矿区(333+3341)锡资源量21.36万吨,其中(333)资源量6.23万吨,达超大型矿床规模。2003年获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化探类项目:在赣东南地区1/5万化探,共圈定综合异常87处。划分找矿远

16、景区共计15个。其中级找矿远景区4个,级找矿远景区10个。赣东北地区化探中共圈出地球化学综合异常25处,其中B类异常7处,C类异常18处;划分出找金远景区3处(类1处,类2处),锡远景区1处(级),找银远景区1处(级)以及Pb、Sn多金属2处(类1处,类12处)。明确了找矿方向。环境评价类项目:首次对鄱阳湖和长江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化有了认识。将距今8000年以来古气候划分为四个旋回。了解了长江江西段形成及演化发展的地质背景,基本总结出长江河道的迁移演化规律。获取了鄱阳湖区第四系底界年龄为1.93-2.15Ma。完成了“长江中游江西段及鄱阳湖地区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鄱阳湖周边地区区域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方法研究”等项目。对全省地质遗迹进行了概查,初步查明全省地质遗迹有25种类型、共528处,经初步评估,其中有世界级13处、国家级32处、省级77处,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